侗芷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作為代步工具已進入尋常百姓家。與之相伴的是,停車位也變得緊張起來。鄰里之間為爭停車位引發沖突,甚至釀成極端事件也時有發生。江蘇徐州一對老夫婦,為了給女兒預占停車位,與鄰居發生矛盾,沖突中老漢猝然離世。經過尸檢,“兇手”最后被警方免于刑事處罰。受害人家屬追究“兇手”的民事責任,法院認定被告不承擔民事責任,卻仍需賠償。這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2015年11月10日下午,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區居民王旭東突然接到轄區派出所電話。警方說,他所在的小區中午有人死亡,這個案子與他有關,讓他到派出所一趟。王旭東心里咯噔一下,沒有多想,立即趕到了派出所。警察告訴他,去世的那個姓陳的老人雖然王旭東不認識,但老人去世之前與他有過接觸,陳老漢去世的原因和那次接觸有著直接的聯系。經過民警的提醒,王旭東記起來了,說他確實見過這位大爺,還和他發生過不愉快。
當天中午,王旭東像往常一樣開車回到所住小區,小區里車位比較緊張,他巡視了一圈,看到一幢樓的前面有個停車位,停車位內放著一輛自行車。王旭東下車,準備將自行車挪個地方。正當王旭東準備挪自行車時,一位大媽出現在他面前,大媽擺著手對王旭東說:“這兒不能停!”王旭東正想問個清楚,一位大爺從樓道里走出來對著他喊:“這個車位是我畫的線,你不能停在這里!”
王旭東覺得莫名其妙,小區的停車位都是公用的,哪有誰畫了線就歸誰的道理啊!這時,那位大爺突然推著自行車,把車子橫在王旭東的汽車前面,就是不讓他把車開進來。
王旭東一看這位大爺脾氣這么大,也很生氣,他覺得這是公共資源,老先生說不讓停就不讓停,也太霸道了。但他看到眼前這兩位老人年紀大了,也不想跟他們發生沖突,就忍氣吞聲做出讓步,另找別的車位停。王旭東說,因為生氣,他看都沒看那兩位老人一眼。
王旭東回憶,他把車挪走之后,根本不清楚兩位老人又發生了什么,沒想到下午警察的電話就來了,說老人去世了,還說這事可能與他有關。王旭東委屈地說,他實在鬧不明白,自己什么都沒做,老先生的去世跟他能有什么關系呢?
按王旭東的說法,他停車時的確與兩位老人有過接觸,但雙方沒有吵架,也沒發生肢體沖突,所以老人去世,怎么看都不是王旭東的責任。既然如此,警察為什么會找到王旭東呢?
據警方講,那位去世老人的老伴李愛琴,也就是出現在沖突現場的那位大媽,對于沖突當天所作的筆錄,跟王旭東所講的完全不一樣。按她的說法,老伴的猝然離世,就是因為與王旭東發生沖突引起的。
那天中午,李愛琴在家做飯,突然看到王旭東在挪自己廚房窗戶外面的自行車,她有些急了,擱平時挪車也就挪了,可那天她女兒要開車回來,她想給女兒預占個停車位。
當李愛琴看到王旭東在挪她放的那輛自行車時,就趕緊出來阻止。她心平氣和地說:“師傅,今天你能不能把汽車放別的位置,因為我女兒回來想在這里洗車。”李愛琴這樣說,是因為小區里別的地方還有空位,王旭東完全可以把車停到別的地方,那天她確實有特殊情況,認為王旭東應該體諒一下。可讓她沒想到的是,王旭東態度很不友好,而且氣勢洶洶地說:“怎么了,這車位是你們家的嗎?”李愛琴盡量溫和地說:“我沒說這個地方是我們家的,我不是正和你商量嗎?”沒想到王旭東梗著脖子說:“不是你家的地方憑啥不讓我停,今兒我非停這兒不可!”
就在這時,李愛琴的老伴出來了,他幫著妻子跟王旭東理論。但王旭東認準了這個車位,就是不肯挪。雙方爭執了一段時間,王旭東也許是煩了,突然就做出了一個讓李愛琴吃驚的舉動:他發動汽車,踩下油門,硬是往前開。李愛琴的老伴把自行車橫在汽車前面,并用身體擋著,堅決阻止王旭東往前開,還大聲吼道:“我看你還敢往前開!”王旭東氣急敗壞地說:“我就要往前開!”
雙方正在對峙時,驚人的一幕發生了:只見李愛琴的老伴向后一仰,躺在了地上。照李愛琴的說法,她老伴是被王旭東當場氣昏,并導致冠心病發作的。
李愛琴說,看到老伴躺在地上、人事不省,她頓時慌了神:老伴有冠心病,這一摔后果可能很嚴重。李愛琴嚇壞了,好久才想起來回屋里拿藥。她急惶惶地跑回家,好不容易才找到速效救心丸,出來后喂給老伴吃,卻怎么也喂不進去。
看到老伴雙眼緊閉,臉色發青,李愛琴情急之下大呼救命。鄰居們聽到喊聲都圍了過來,幫她撥打了120。然而,等急救人員趕到時,一切都晚了。醫院給李愛琴的老伴所出的死亡證明上寫的是:呼吸心跳驟停。
李愛琴與老伴感情甚篤,轉眼間卻陰陽相隔,悲痛之余,一股怒氣從她胸中升起。李愛琴認定是王旭東導致了他們家的悲劇,如果不是王旭東不肯讓出車位,還開車沖撞老伴,老伴是不會心臟病發作的。
回想起當時老伴倒地的情景,李愛琴說,讓她氣憤的是,老伴昏迷之后,王旭東非常冷漠,看著她一個人在那里慌亂地哭泣,連幫忙打個急救電話的舉動都沒有,更別說幫著救人了。
李愛琴認為,王旭東看到因自己引發的嚴重后果,不但沒有悔意,甚至連正常人的一點善意都沒有。這種見死不救的行為,是多么讓人寒心啊!因此,老伴猝然離世之后,李愛琴就報了警。
李愛琴的回憶到此結束了,她跟王旭東所說的情況究竟哪個是真實的呢?警方介入后,首先要查明老人的死亡跟王旭東到底有沒有關系。為了協助警方查明老伴的死因,李愛琴和家人向徐州市公安局提出尸檢的請求。很快,徐州市公安局尸檢結果出來了,結論是:冠心病發作導致死亡。冠心病的一個常見誘因就是情緒激動。李愛琴的老伴倒地之前,確實跟王旭東發生了矛盾,導致情緒激動。那是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老人的死,王旭東確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呢?
對此,徐州市公安局認為,在誘因導致死亡不占主要因素的情況下,公安機關是沒有辦法追究王旭東刑事責任的。因此,這個案件屬于民事賠償的范疇,公安機關在這件事情上沒有強制的權力。
王旭東被警方免予刑事責任。李愛琴認為,王旭東雖不承擔刑事責任,但民事責任難逃。于是,2016年元旦前,她聘請律師,將王旭東告上了徐州市云龍區人民法院,要求被告賠償喪葬費、死亡賠償金、搶救費、尸檢費共計21萬余元。
成為被告的王旭東滿腹委屈。照他的說法,小區停車位本就是公用的,自己在那兒停車錯了嗎?老人不讓他停,他就走了,對老人他沒動一根手指頭,如今讓他賠21萬元,他才是天底下最冤的人呢!
李愛琴和王旭東都覺得委屈,那王旭東到底該不該對老人的死負責呢?主審法官認為,本案的關鍵在于雙方當時的沖突達到什么程度,這也決定了王旭東到底要不要負責任以及該承擔多大的責任。
為此,承辦此案的法官及助手專門來到李愛琴所在的小區,想要調取事發時的監控錄像,以還原當時的情況。然而,小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主審法官,小區監控最近幾天才裝上,李愛琴夫婦和王旭東發生沖突時,根本沒有監控設備。
事發的時候沒有監控錄像,辦案法官只能去找目擊證人。據李愛琴說,事發的時候周圍聚集了不少鄰居。然而,當主審法官向小區里的居民打聽2015年11月10日發生的事情時,這些居民都說自己不清楚。法官在小區轉了一圈,愣是沒找到一個目擊證人。
這時,一位大爺對法官說了實話,說就算有人看見了,也不見得有人愿意站出來。因為在鄰居看來,這件事情誰是誰非,本來就有些說不清楚,再加上原告、被告都是鄰居,哪句話說錯了都會得罪人,因此,大家都不愿意出來作證。
鄰居的顧慮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有的時候,人還是需要有說出真相的勇氣的。這樣的人小區里并不是沒有。李愛琴說,事發的時候,有個老太太就坐在附近,她親眼目睹了事情的全部經過。事發之后,這位老人說,她愿意上法庭把事情的真相說出來。
這位老人有這樣的勇氣,的確讓人敬佩。但在法院開庭的前幾天,李愛琴說老人不能來作證了,因為老人在李愛琴的老伴去世一個月后就撒手人寰。唯一一個愿意出來作證的人,竟然還去世了,這該怎么辦呢?
李愛琴說,雖然老人不在人世了,但她去老人家里請她出面作證時,已經提前錄了一段視頻。老人在視頻里回憶了當時的情況,老人的說法與李愛琴先前對警方所描述的基本一致:大意是王旭東雖然沒有動手,但是態度不太好,并有欲開車沖撞李愛琴的老伴等情節。最關鍵的是,老人證明王旭東看到李愛琴的老伴倒地后,沒有及時施救,而是扭頭就走。
對于李愛琴提供的老人作證的視頻,主審法官認為可以作為法院定案的合法證據使用。證人陳述被告是在發現受害人倒地之后才離開的,而被告王旭東卻堅稱他離開時,沒有看到受害人倒地。
法官認為,這樣的情況對案件定性其實沒有影響,王旭東見死不救屬于道德層面的問題,不涉及法律方面的爭議,也就是說,老人倒地之后,王旭東雖未予施救,但他不應為此承擔責任。那么,老人倒地之前,王旭東的言行有無不妥,他需不需要為自己的言行承擔責任呢?主審法官認為,沒有證據證明受害人與被告之間出現謾罵等現象,雙方也沒有發生肢體沖突。就本案而言,受害人與被告之間發生的矛盾只能算是日常行為,并無過激之處。因此,法官認定,被告的行為沒有過錯。
法官的這個結論似乎讓一切都平靜下來了,但法官同時認為,沒有過錯并不意味著不需要賠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24條規定: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損失。因此,最終法院判決王旭東賠償李愛琴及家人2萬元。這個判決結果雖然與李愛琴上訴時索賠的21萬元相差甚遠,但多少對她也是個安慰。
按說事情到這兒也該平息了,可李愛琴和王旭東的矛盾卻仍在繼續。法院判決生效后,王旭東遲遲沒有把賠償款付給李愛琴,不但如此,王旭東還總是把車停在李愛琴家的窗戶底下。李愛琴看到那輛車,就會想到老伴去世的情景,心里又痛又氣,她覺得王旭東是在故意挑釁和刺激她。
王旭東卻滿腹委屈,按他的話說,自己停個車怎么了?既然是公共用地,他為何不能停?反倒是李愛琴經常做出一些過激行為,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嚴重困擾。
原來,李愛琴看到王旭東仍把車停到正對著她家廚房的那個車位,認為王旭東是在蓄意挑釁和刺激她,便往王旭東的車上貼字條,寫一些辱罵的話,有時干脆什么也不寫,就往他車上貼白紙,用膠水粘得牢牢的,讓王旭東清除起來很費勁。
對于自己的這些舉動,李愛琴也有話說。她說王旭東太冷漠了,這件事出來之后,他連面都沒露過,更別說給她道歉了。她和女兒氣不過,就往他車上貼字條,寫些指責、辱罵他的話。王旭東倔勁兒上來了,他仍然把車停在那個車位上。
李愛琴與王旭東的矛盾愈演愈烈。2016年5月,李愛琴向徐州市云龍區人民法院遞交執行申請,要求王旭東支付賠償金2萬元。執行法官接到李愛琴的執行申請后,到銀行調取了王旭東的銀行卡,發現里面只有1萬多元錢,全部劃完也不夠支付李愛琴的賠償金。
于是,執行法官找到王旭東工作的地方,耐心地給他做工作,勸他盡快支付賠償金,并告知他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會導致罰款、拘留的后果。在法律威懾下,王旭東把2萬元錢打到了法院的賬戶上。
賠償金的問題算是解決了,但兩家人的矛盾仍然在繼續。王旭東的車依然停在李愛琴家的窗戶前面。按說那個車位是公共車位,不是不能停,但李愛琴剛經歷過喪夫之痛,她看到王旭東的車,感情上就接受不了。于是,她和女兒仍然用自己的方式和王旭東“較量”著。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執行法官把王旭東叫到法院,做他的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從李愛琴的角度出發,體會別人的悲痛,不要繼續把車停到那個車位刺激別人,那樣對維護好鄰里之間的關系很不利。經過法官的批評教育,王旭東答應以后盡量把車停到別處,不再做刺激李愛琴的事情。
現在汽車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停車位也顯得越發緊張。類似為爭車位鄰里發生沖突,甚至釀成極端事件的情況偶有發生。像文中的當事雙方,如果彼此能從和諧的角度出發,大家都退讓一步,也不至于鬧出一連串的麻煩。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在講求社會和諧的今天,鄰里之間,甚至人與人之間,更應該講究謙讓。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