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搖
2016年7月13日,英國首都倫敦唐寧街10號迎來新主人——特蕾莎·梅。59歲的她接替首相卡梅倫,成為繼撒切爾夫人之后英國歷史上第二位女首相。此時的英國,正處于“脫歐”帶來的巨大風波之中,而新首相的閃電到來給了英國民眾極大的安慰。
“特雷莎”式旋風
2016年7月13日下午,特蕾莎在白金漢宮接受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任命之后,帶著丈夫入主唐寧街10號。同時,她發(fā)表就職演講,簡短而言之有物:“我們會與迫在眉睫的社會不公作斗爭,我所領導的政府不會為擁有特權的少數(shù)人的利益所牽制,而是服務于你的利益。我們將竭盡所能,賦予你更多掌控自己生活的權利。當我們需做出重大決定時,我們不會服從權力,而是考慮你。當我們通過新的法案時,我們不會聽從權勢,而是傾聽你。在稅收方面,我們不會優(yōu)先考慮富人,而是關心你。在機會方面,我們不會鞏固少數(shù)幸運兒的優(yōu)勢,而是不遺余力地幫助每一個人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才能,不論其背景如何。”
此時此刻,英國部分公民正在游行請愿,要求對英國“脫歐”重新投票。世界各地都在關注這一事件,而特蕾莎又曾經(jīng)是“留歐派”,因此,輿論壓倒性地認為,“脫歐”的結果或許會改變,特蕾莎的上臺就是信號之一。然而,三天過后,面對公眾,特蕾莎給出了明確的答復:請求失敗。盡管她本人是“留歐派”,但同時她也反復表示:“6月23日的公投不能被無視,52%的選民支持脫歐已成事實,不會再有第二次公投。”與個人意志相比,她覺得公投的神圣不可更改更為重要。盡管辦公室的窗外,她甫一上臺,就有人打出“下課”“不同意二次公投就滾蛋”的條幅。她稱贊了這些人的勇氣,感謝了他們對這個國家的責任感,但依然維持最初的決定。她說,現(xiàn)在唯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帶著脫歐后的英國,成為一個更優(yōu)秀更為民服務的國家。
強硬、有決心、有韌性,英國民眾在短短幾日內就感覺到了這股撒切爾夫人般的“特雷莎”式旋風。
曾被稱為“留學生殺手”
從政一直是特蕾莎的理想,早在牛津大學讀書時,她就想要成為第一個女首相,總是拉著同學去參加政治講座。在撒切爾當選的時候她甚至有些生氣——因為撒切爾成為了第一個女首相而不是她。
大學畢業(yè)后,特蕾莎如愿從政,于1997年開始成為議會下院議員。保守黨在2010年大選中獲勝后,她在卡梅倫內閣擔任內政大臣。要知道,內政大臣可謂是英國政府中“最難干的職務”,而特蕾莎在這個職位連續(xù)干了六年,成為該國1892年以來任職時間最長的內政大臣。
擔任內政大臣期間,特蕾莎一直致力于運用各種方法減少英國的移民人數(shù),態(tài)度嚴苛,被稱作“留學生殺手”。2010年11月,她上任內政大臣發(fā)表關于移民政策的演講:“英國將取消留學生和短期工作者有可能獲得永久居留權的政策,并將大幅度消減赴英就讀低于學位課程的國際學生數(shù)量。”2014年2月,特蕾莎再出新規(guī):英國移民部門不再認可ETS(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提供的所有英語考試的成績。這使得本就需要搶名額的雅思考試變得一號難求。2014年12月,根據(jù)英國當時的法規(guī),非歐盟國際學生在學業(yè)結束后,被允許逗留英國四個月。期間若能找到工作,可把留學簽證轉成工作簽證,繼續(xù)留在英國。但特蕾莎忍不住宣布新法案:留英的非歐盟國際學生的身份證,將在他們完成學業(yè)后立即失效。她還提議自2017年1月1日起,取消Tier1(高技術工作者、企業(yè)家、投資者、高等學歷畢業(yè)生)投資移民簽證等……
2015年,歐洲爆發(fā)難民危機,特蕾莎發(fā)表犀利演講,拒絕接受歐盟提出的難民攤派計劃,并揚言動用特殊手段將跑到英國的非法移民遣送回國。
長達三十年的政治生涯中,特蕾莎留給公眾的印象始終是這般凌厲。盡管她也有鼓勵慈善、免費辦學等溫柔的一面,可不管在反對者還是支持者眼里,她都是一個鐵腕人物。
特蕾莎的鞋子
關于英國首相,有三件東西名氣很大:一是丘吉爾的雪茄,二是張伯倫的雨傘,再就是撒切爾夫人的手提包。而關于特蕾莎的搜索引擎里的關鍵詞則是“特蕾莎的鞋子”。 自特蕾莎將接任首相一職,英國《太陽報》就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標題為《看鞋跟,伙計們!》一文,并配上特蕾莎穿著豹紋高跟鞋的特大照片。
英國《鏡報》同樣很關注特蕾莎的穿著打扮,文章標題要么是《特蕾莎·梅對時尚的熱情將給政壇帶來一抹迷人的魅力》,要么是《特蕾莎·梅:穿豹紋高跟鞋的牧師女兒將成為我們的新首相》。
根據(jù)谷歌趨勢顯示,在特蕾莎任職首相后的七天里,諸如“特蕾莎·梅的鞋子”以及“特蕾莎·梅的時尚品味”這類話題的熱度上升超過了100%。
的確,特蕾莎有著自己的獨特審美,雖然已年近花甲,但她熱愛時尚,常以超模著裝為范本,還曾穿著低胸裝、豹紋高跟鞋出席議會活動。這樣的時尚態(tài)度為她在女性群體中贏得了不少支持,也間接打消了外界對其缺乏活力、難以帶領英國扭轉困局的質疑。
特蕾莎曾穿著低胸模特裝參加內閣會議,由此引起軒然大波。“政治已經(jīng)很沉重了,只有穿上不同的鞋子,才會時刻提醒自己要關注底層的生活,努力讓民眾的生活變得生動起來。”她如此回應質疑。
早在英國公投期間,在特蕾莎全身心投身政治時,丈夫菲利普就給予了妻子堅定不移的支持。菲利普與特蕾莎相識于在牛津大學舉辦的保守黨舞會,當時兩人還在上學,都是板球迷。介紹他們認識的是后來的巴基斯坦總理“鐵蝴蝶”貝·布托。兩人結婚三十五年,一直十分恩愛。他們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孩子,特蕾莎曾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對這件事十分傷心。不過人得接受現(xiàn)實。有時你期望的事沒有發(fā)生,有時你想做的事沒有能力去做。像我們這樣的夫婦還有不少。”競選首相期間,沒有孩子的事實一度令特蕾莎非常被動。
彼時,特雷莎和競爭對手利德索姆分別贏得199票和84票,淘汰其他競選者,進入黨魁競選最終對決。有記者向利德索姆提問:“你覺得自己在政壇里像一個母親么?”已經(jīng)有三個孩子的利德索姆就此延伸,她說:“成為一名母親,意味著對我們國家有非常真實的貢獻、可觀的貢獻。”當天,《泰晤士報》以《利德索姆:成為一名母親讓我比梅更具優(yōu)勢》為醒目標題刊登專訪內容。但最終,輿論的大多數(shù)還是站在了特蕾莎的這一邊:不論是否有自己的孩子,都不影響一個人對這個國家的貢獻。
履新步入唐寧街10號的第一天,特蕾莎不知是由于緊張還是特意搞怪,居然當眾走錯了方向。然后,這位“鐵娘子”走了回來,對著無數(shù)鏡頭聳肩攤手,盡顯萌態(tài)。這一幕,再一次成為許多報紙的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