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海南島東南部吊羅山地區(qū)中深變質巖鋯石U-Pb定年及其地質意義

2016-10-13 03:13:45李孫雄魏昌欣汪焰華胡在龍陳方穎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6年4期

李孫雄, 魏昌欣, 汪焰華, 胡在龍, 陳方穎

(海南省地質調查院, 海南 海口 570206)

海南島東南部吊羅山地區(qū)中深變質巖鋯石U-Pb定年及其地質意義

李孫雄, 魏昌欣, 汪焰華, 胡在龍, 陳方穎

(海南省地質調查院, 海南 海口 570206)

海南吊羅山地區(qū)中深變質巖由變粒巖、二長片麻巖、斜長片麻巖、黑云母麻粒巖等組成, 呈孤島狀產于二疊紀花崗巖中。以往根據(jù)巖石對比, 把它歸屬為中元古界抱板群。本次研究利用激光剝蝕等離子體質譜(LA-ICP-MS)技術對巖田南部吊羅山地區(qū)的變質巖體進行了鋯石U-Pb 定年, 在片麻巖和變粒巖中分別獲得了255±9 Ma和247±8 Ma的峰期變質年齡, 表明該類巖石變質作用發(fā)生于晚二疊世-早三疊世交界之際, 而不是以往所認為的中元古代。這一新發(fā)現(xiàn)為深入研究海南島海西-印支期造山運動及其變質作用具有重要的地質意義。

中深變質巖; 鋯石U-Pb年齡; 吊羅山; 海南

0 引 言

海南島東南部吊羅山地區(qū), 位于中元古代上安混合巖田的南側部分(馬大銓等, 1998)。該地區(qū)發(fā)育一套由麻粒巖、變粒巖、片麻巖等組成的中深變質巖, 呈“孤島狀”零星產出于吊羅山林場、太平農場等地的二疊紀花崗巖中(圖1)。以往工作中對上安混合巖田變質巖體的地質學、年代學和成因方面的研究都很薄弱, 從而限制了對海南島地質演化的深入理解和大地構造單元的劃分。最近, 從巖石地層角度,認為混合巖田南部吊羅山地區(qū)出露的中深變質巖與海南島抱板群巖石組合特征相似, 把它歸入抱板群,時代為中元古代(云平等, 2010)。然而, 基于上安混合巖田北部瓊中長征地區(qū)的混合巖中鉀長石 Pb同位素組成特征與該區(qū)海西-印支期花崗巖相一致,而與元古宙花崗巖以及樂東沖卒嶺地區(qū)的元古宙混合巖不同, 認為瓊中地區(qū)混合巖可能形成于海西-印支期(謝才富等, 2004)。這種認識暗示所謂的中元古代上安混合巖田的其他部分也可能具有相同的時代歸屬。

本次研究利用激光剝蝕等離子體質譜(LA-ICPMS)技術對巖田南部吊羅山地區(qū)的變質巖體進行了鋯石 U-Pb 定年, 并結合前人的研究資料, 對新年代學數(shù)據(jù)的地質意義進行了探討。研究表明, 以前所認為的中元古代上安混合巖田中深變質巖變質作用發(fā)生于晚二疊世-早三疊世, 其形成背景可能與海南島海西-印支造山運動密切相關。因此, 以往把海南島出露的中深變質巖全部歸為中元古代抱板群的做法并不妥當, 今后有必要對這些巖石進行更廣泛的高精度地質年代學研究, 進一步厘清海南抱板群巖石和海西-印支期中深變質巖的年代學格架及其空間分布規(guī)律。

1 地質概況

吊羅山地區(qū)位于海南島東南部吊羅山-太平農場一帶。區(qū)內出露的巖石包括中二疊世中粒巨斑狀角閃黑云二長花崗巖、白堊紀粗中粒(含斑)黑云母正長花崗巖以及少量中深變質巖(圖1)。中二疊世花崗巖LA-ICP-MS鋯石U-Pb年齡為259~264 Ma(云平等, 2010), 主要分布在研究區(qū)的南部和北部, 被北東向韌性剪切帶和東西向、北西向、北東向脆性斷裂所切割。早白堊世花崗巖則僅在研究區(qū)西南角有小面積出露, 而晚白堊世侵位的花崗巖則大面積分布于研究區(qū)的中部地帶, 其 LA-ICP-MS鋯石 U-Pb年齡為96 Ma(云平等, 2010)。中深變質巖則呈孤島狀分布于吊羅山及太平農場附近的二疊紀花崗巖中,由于浮土掩蓋, 兩者之間的接觸關系并不清楚。研究區(qū)北部太平農場以北 2 km所出露的變質巖體面積最大(約 0.34 km2), 自下而上總體為斜長片麻巖(局部出現(xiàn)黑云母麻粒巖)→二長變粒巖(局部夾二長片麻巖), 顯示出巖石組成和結構上的漸變關系。吊羅山林業(yè)局南側(圖 1地質觀測點 D1294)所出露的變質巖體多呈殘塊狀分布, 總面積約 50 m×100 m,巖石類型為斜長片麻巖和變粒巖。

變質巖石主要變質礦物組合有: 鉀長石+斜長石+石英+透輝石±普通角閃石、黑云母+斜長石+石英±普通角閃石, 局部出現(xiàn)鉀長石+斜長石+石英+黑云母+紫蘇輝石+石榴石, 與戈枕村組角閃巖相-麻粒巖相變質礦物組合一致(馬大銓等, 1998; 謝才富等, 2004)。

2 樣品及其分析方法

本文對采自吊羅山林業(yè)局南面(D1294; GPS坐標為 18°39'14″N/1093°55'59″E)的兩個高角閃巖相-近麻粒巖相變質巖樣品(輝石變粒巖和黑云斜長片麻巖)分別進行了鋯石年代學研究(圖 1)。由于兩類巖石均以殘塊狀產出, 輝石變粒巖與位于其北側的斜長片麻巖未直接接觸, 地質關系不明確。

圖1 吊羅山地區(qū)地質簡圖Fig.1 Simplified geologic map of the Diaoluoshan area

黑云斜長片麻巖樣品(編號 D1294-7)為鱗片粒狀變晶結構, 片麻狀構造, 主要組成礦物為石英(30%)、斜長石(45%)、黑云母(20%)及少量鉀長石和角閃石; 副礦物有磷灰石(1%)、磁鐵礦(2%)。石英不規(guī)則粒狀, 粒度不等, 多數(shù)為0.4 mm, 極少數(shù)0.6 mm× 1.8 mm。斜長石不規(guī)則粒狀, 粒度0.4~0.5 mm, 強烈絹云母化。黑云母不規(guī)則片狀, 粒度0.07~0.27 mm,呈條帶狀在巖石中不連續(xù)定向分布(圖2a)。

輝石變粒巖樣品(編號 D1294-9)為中細粒粒狀變晶結構, 塊狀構造, 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30%)、微斜長石(40%)、斜長石(3%)、普通輝石+透輝石(20%)、普通角閃石(3%); 副礦物有榍石、褐簾石、磷灰石、磁鐵礦等, 含量約3%。透輝石變斑晶中包裹有少量石英包裹體, 構成嵌狀變晶結構(圖2b)。普通輝石淺綠色, 多色性極弱, 多為不規(guī)則粒狀, 少數(shù)為半自形柱狀, 見輝石式解理, 粒度多為0.2~1.0 mm;角閃石呈淡黃綠-墨綠色, 不規(guī)則粒狀, 見角閃石解理, 粒度與輝石相近。基質中石英為不規(guī)則粒狀, 顆粒緊密鑲嵌狀, 變質重結晶特征明顯, 粒度一般小于0.2 mm; 微斜長石多為不規(guī)則粒狀、板狀, 粒度不等, 大者2 mm×3.2 mm, 常見格子雙晶。

兩個樣品各重約 3 kg, 從其中經(jīng)人工重砂方法分離出鋯石晶體, 在雙目鏡下進行挑純, 獲取晶形較完好、裂紋較少、純凈透明的顆粒用于制靶。隨后, 將鋯石顆粒鑲嵌在環(huán)氧樹脂圓盤內, 等樹脂固結后拋光至約鋯石中心部位暴露。分析前, 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掃描電子顯微鏡上獲取鋯石顆粒的陰極發(fā)光(CL)圖像, 根據(jù) CL 圖像以及顯微鏡下的透射光和反射光圖像, 選取U-Pb 定年同位素分析點的位置。

鋯石樣品的 U-Pb同位素分析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的LA-ICP-MS上完成, 實驗采用的 ICP-MS為美國Aglient公司生產的 Aglient7500a, 激光剝蝕系統(tǒng)為德國MicroLas公司生產的GeoLas200M, 該系統(tǒng)由德國Lambda Physik公司的ComPex102ArF準分子激光器(波長193 nm)與MicroLas公司的光學系統(tǒng)組成。激光剝蝕斑束直徑為30 μm, 激光剝蝕樣品的深度為20~40 μm。實驗中采用He作為剝蝕物質的載氣, 用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研制的人工合成硅酸鹽玻璃標準參考物質 NIST SRM610進行儀器最佳化, 采樣方式為單點剝蝕。數(shù)據(jù)采集選用一個質量峰一點的跳峰方式, 每完成 6個待測樣品, 插入測標樣2次。在所測鋯石樣品18個點次前后各測2次NIST SRM610。鋯石年齡采用標準鋯石91500作為外部標準物質。元素含量采用NIST SRM610作為外標。由于 SiO2在鋯石中的含量較恒定, 選擇29Si作為內標來消除激光能量在點分析過程中以及分析點之間的漂移, 對于大多數(shù)元素單點分析的相對標準偏差為 5%~15%。采用 Glitter(ver40, Macquarie University)程序對鋯石的同位素比值及元素含量進行計算。并按照Andersen Tom的方法, 用LAM-ICP-MS Common Lead Correction (ver3.15)對其進行普通鉛校正。年齡計算及諧和圖采用Isoplot (ver3.0)完成。

圖2 吊羅山地區(qū)變質巖的顯微照片F(xiàn)ig.2 Microphotos of the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Diaoluoshan area

3 年代學研究結果

黑云斜長片麻巖 D1294-7和輝石變粒巖D1294-9的同位素分析結果列于表1, 表中各種同位素比值及年齡誤差均為1σ。由于本文所測定的變質巖形成于二疊紀, 而在鋯石LA-ICP-MS 定年中, 年輕或 U-Pb 含量低的樣品, 其207Pb/235U 以及207Pb/206Pb 比值精度較差(袁洪林等, 2003)。因此,本文采用206Pb/238U 年齡結果并對其進行加權平均值計算。

3.1鋯石陰極發(fā)光(CL)圖像特征

黑云斜長片麻巖和輝石變粒巖樣品中的鋯石顯現(xiàn)出相似的形態(tài)和結構特征(圖 3)。鋯石顆粒長90~215 μm, 長寬比一般在2∶1~4∶1之間。晶體形態(tài)以柱狀為主, 同時混雜有少量圓化和不規(guī)則的鋯石。CL圖像揭示, 鋯石內部結構較為復雜, 呈弱的面狀或扇形分帶, 或呈明暗不均的斑雜狀, 可能是鋯石在變質過程中固態(tài)結晶速率不同造成的, 反映出變質鋯石的特點(Mezger and Krogstad, 1997; 吳元保和鄭永飛, 2004)。鋯石變質增生邊(邊部的白色亮邊)通常很窄甚至缺失, 說明鋯石主體形成之后存在一期很弱的構造熱事件或退變質作用的疊加, 然而, 不管變質增生邊缺失與否, 兩個定年樣品中鋯石的晶棱已變得相對圓滑, 顯得并不那么鋒銳、清晰, 表明所研究鋯石的主體很可能不是巖漿鋯石而應該是變質鋯石(李長民, 2009)。某些鋯石內部含有清晰的繼承核(如D1294-7中顆粒3), 核部可能為巖漿鋯石, 邊部為變質鋯石。

3.2鋯石LA-ICP-MS測試結果

本次研究對黑云斜長片麻巖樣品D1294-7中的21 粒鋯石進行了 22次點分析, 其中包括對 3個繼承核的分析(表 1)。鋯石的 Th/U比值變化較大(0.04~0.89), 但除顆粒16的Th/U比小于0.1外, 其余Th/U比均大于0.1。3個繼承核的分析點(點3.1、12.1、15.1)落在諧和線之上或其附近(圖4a), 其表面年齡分別為490±6 Ma、288±2 Ma、300±2 Ma。分析點14.1產生的206Pb/238U表面年齡為208±2 Ma, 明顯低于其他鋯石, 由于該數(shù)據(jù)點有些偏離諧和線,可能是部分Pb丟失所致。其他18個分析點的數(shù)據(jù)分布在諧和線附近或者向右側水平地偏離諧和線,這種線狀分布不同于發(fā)生過鉛丟失的鋯石的分布形式(Mezger and Krogstad, 1997; Connelly, 2001), 并不能說明鋯石U/Pb體系中有明顯的U或Pb的加入或丟失。這種U/Pb數(shù)據(jù)的分布形式很可能是與207Pb難以測準有關(袁洪林等, 2003), 對206Pb/238U的比值和有關年齡影響不大, 據(jù)此計算出206Pb/238U加權平均年齡為255±9 Ma(MSWD=25, 1σ)。

輝石變粒巖樣品D1294-9共分析了24 顆鋯石,獲得 24個數(shù)據(jù)點(表 1)。結果表明, 所有數(shù)據(jù)點的Th/U 比值均大于 0.1, 且整體變化相對較小(0.29~0.8)。樣品的表面年齡變化于235~283 Ma之間, 除5.1、7.1、9.1、10.1、11.1、16.1和18.1這7個分析點外, 其余17個數(shù)據(jù)點都落在諧和線之上或非常靠近諧和線(圖4b)。雖然這17個分析點的年齡在誤差范圍內并不完全一致, 但它們連續(xù)分布在240~270 Ma的狹窄范圍內, 所給出的206Pb/238U加權平均年齡為247±8 Ma(MSWD=1.6, 1σ)。

圖3 樣品鋯石陰極發(fā)光圖Fig.3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s of zircon grains from samples D1294-7 and D1294-9

3.3年齡資料的解釋

在黑云斜長片麻巖(D1294-7)和輝石變粒巖(D1294-9)樣品中, 無論是鋯石的變質/重結晶區(qū)域,抑或是原生鋯石的殘留區(qū)域(殘留核), 其Th/U比值普遍較高(> 0.1)。雖然一般地說, 具有韻律環(huán)帶和高的 Th/U比值(一般>0.4)是巖漿成因鋯石的特征, 而無環(huán)帶或弱環(huán)帶和低的Th/U比值(一般<0.1)是變質成因鋯石的特征(Rubatto, 2002; Hoskin and Schaltegger,2003; 陳道公等, 2005)。但近些年的研究表明, 鋯石的成因并不能簡單地用Th/U比值來加以限定, 如膠東棲霞地區(qū)高角閃巖相-麻粒巖相變質閃長巖鋯石的Th/U比值即> 0.1(萬渝生等, 2011)。甚至認為高Th/U值也是高級變質鋯石的一個組成特征(萬渝生等, 2011)。由于吊羅山地區(qū)原生鋯石殘留區(qū)域(殘留核)的 Th/U值較高, 而鋯石變質增生邊又通常很窄甚至缺失, 因此, 可以認為變質鋯石較高的Th/U值是部分繼承了母巖鋯石特征的緣故。形成于高級變質作用的鋯石 Th/U值高, 主要原因是高級變質作用條件下獨居石和簾石等富 Th 副礦物不穩(wěn)定而發(fā)生分解; 另一種可能是高級變質作用使流體從巖石體系向外帶出, 而 U 相對于 Th 更易進入流體相(萬渝生等, 2011)。綜合考慮鋯石的陰極發(fā)光特征及其Th/U比值特征, 可以認為本次研究所選擇的分析點位基本上對應著已(完全或部分)變質的鋯石成分域。

樣品D1294-7中, 3個繼承核的分析點(點3.1、12.1、15.1)分散落在諧和線之上或其附近(表 1、圖4a), 分別對應于(前?)加里東(490 Ma)和海西構造期的年齡(288 Ma和300 Ma), 暗示了變質巖原巖來源的復雜性(可能為沉積巖)。該樣品中有18個分析點分布在諧和線附近并向右側水平偏離諧和線, 這主要與207Pb難以測準和微量普通鉛存在有關, 它們給出了對應于晚二疊世的206Pb/238U加權平均年齡(255±9 Ma, MSWD=25, 1σ), 可以代表黑云斜長片麻巖峰期變質年齡的有效估計。分析點14.1產生了明顯低于其他鋯石的不諧和表面年齡(208 Ma, 時代上對應于晚三疊世), 表明樣品可能經(jīng)歷了至少一期放射成因Pb 的丟失。然而, 由于本次工作僅獲得一個這樣明顯偏低的表面年齡, 以及由于鋯石變質增生邊通常很窄甚至缺失, 所以即便發(fā)生過晚期變質作用或構造熱事件, 它(們)對晚二疊世已受到強烈變質作用影響的巖石的改造程度也并不強烈。

樣品D1294-9中, 有17個數(shù)據(jù)點都落在諧和線之上或非常靠近諧和線, 近乎連續(xù)地分布在 240~270 Ma的年齡范圍內(表1、圖4b), 這些分析點的年齡在誤差范圍內并不完全一致。然而, 考慮到240~270 Ma的年齡范圍較窄, 且并未分成明顯的幾群, 說明所研究的鋯石部位很可能是單一成因或者主要是在一次變質事件中所形成的, 因此, 這17個分析點所給出的加權平均年齡(247±8 Ma, MSWD=1.6,1σ)可視為輝石變粒巖的峰期變質年齡。該年齡地質年代上對應于早三疊世, 在誤差范圍內與上述黑云斜長片麻巖峰期變質年齡相一致。

圖4 鋯石LA-ICP-MS年齡諧和圖Fig.4 U-Pb concordia diagram for zircon grains from the metamorphic rocks

4 討論和結論

4.1海西-印支期變質作用特征

二疊紀末期, 海南島鄰區(qū)的武夷-云開-十萬大山-越南中部一帶產出了中高溫-超高溫變質巖(陳多福等, 1998; Carter et al., 2001; 向華等, 2008; 趙亮等, 2010), 在Song Ma縫合帶還發(fā)現(xiàn)了可能屬二疊-三疊紀的高壓麻粒巖(Nakano et al., 2008), 而位于武夷-云開-十萬大山-越南中部一線地區(qū)轉折部位的海南島是否有同時期中深變質巖分布, 一直以來是一個謎團。

本次地質年代學的研究結果表明, 上安混合巖田南部吊羅山地區(qū)變質巖體峰期變質作用的時間為247~255 Ma, 在晚二疊世-早三疊世, 其后可能受到過晚期構造熱事件或變質作用的疊加, 但這些事件對先期形成的變質巖體的改造作用并不強烈。與吊羅山地區(qū)二疊紀巖體的侵位年齡(255~258 Ma)相比較, 該地區(qū)中高級變質作用的時間大致同時或者稍晚一些。海南省地質調查院2010~2012年在開展1∶50000番陽、五指山、乘坡、營盤村幅區(qū)調時, 在上安混合巖田北面長征-上安一帶發(fā)現(xiàn)了由于花崗巖侵位而形成的混合巖化片麻巖, 脈體為淺色花崗巖(淺色體), 基體為片麻巖(暗色體), 基體和脈體同步發(fā)生了剪切褶皺變形(圖5), 所獲得的基體變質增生鋯石和脈體巖漿鋯石 LA-ICP-MS年齡分別為258.0±3.4、254±2.4 Ma。顯然, 吊羅山地區(qū)變質巖體峰期變質作用的時間與上安混合巖田北部混合巖化的時間在誤差范圍內一致。因此, 以前所認為的中元古代上安混合巖田中深變質巖實際上可能在晚二疊世-早三疊世形成, 海南島海西-印支期不僅存在低綠片巖相變質, 也存在高角閃巖相-近麻粒巖相的中深變質作用。這一新發(fā)現(xiàn)對下步開展海南島海西-印支期變質作用和區(qū)域構造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質意義。

圖5 混合巖化片麻巖野外露頭Fig.5 Field crop of the migmatized gneiss

4.2海南島中元古界結晶基底的空間分布

長期以來, 把海南島岀露的片麻巖類、變粒巖類巖石籠統(tǒng)地歸屬為中元古界抱板群。尤其是北東向白沙構造帶以東的瓊中長征、屯昌黃竹嶺等地岀露的中深變質巖, 在缺乏年代學資料的前提下, 通過巖石劃分對比, 全部歸屬為中元古界抱板群, 進一步提出海南島具有統(tǒng)一的結晶基底組成的認識(馬大銓等, 1998)。然而, 本次研究表明上安混合巖田中深變質巖實質上應該在晚二疊世-早三疊世形成, 并不支持上述認識。因此, 今后有必要對海南島中元古界結晶基底分布及中元古代構造單元劃分進行更深入的系統(tǒng)研究。

4.3海南島海西ˉ印支期造山作用特征

海南島在現(xiàn)代的地圖上, 正好位于特提斯構造域的東延部位, 歷來被許多地學工作者所關注。學者們分別從巖石學、古生物學等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研究, 對海南島大地構造屬性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見解。汪嘯風等(1991a, 1991b)基于具有華夏-特提斯動物區(qū)或華夏植物區(qū)特色的晚古生代中的化石組合,以及與滇西臨滄巖基(或瀾滄江巖帶)最為相似的海西-印支期花崗巖, 認為海南島晚古生代屬于特提斯構造域范圍。但海南島造山作用的表現(xiàn)及其動力學背景是什么?特提斯洋東支自越南Song Ma蛇綠巖帶到了香葩島與永實島之間后, 是否東延至海南島等一系列問題依然有待深入研究。

謝才富等(2006)、謝才富(2007)認為福建和海南島地區(qū)的二疊-三疊紀幔源巖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普遍源自 EMII型富集地幔, 源區(qū)遭受過與古俯沖帶有關的交代富集), 提出了縫合帶過北部灣后, 大致經(jīng)云開大山北緣(廣西合浦-博白-廣東廣寧-英德-南雄)往武夷山北西緣再至浙江紹興, 板塊碰撞拼貼(同碰撞)發(fā)生于約 290~278 Ma。李獻華等(2000a,2000b)對出露于邦溪鎮(zhèn)-晨星農場一線的古生代變質基性-超基性火山巖(Sm-Nd同位素年齡為333±12 Ma)的研究, 認為屬于拉斑玄武巖, 高度虧損Th、Nb、Ta 和輕稀土, 具有非常一致的 Nd同位素組成,εNd(t)=6.64~7.06, 來源于強烈虧損的地幔, 與洋中脊玄武巖類似, 是地幔橄欖巖部分熔融的產物。據(jù)此, 提出邦溪鎮(zhèn)-晨星農場一線很可能是古特提斯洋的最東延伸部分, 并以東西向昌江-瓊海斷裂帶為界劃分出南面的印支塊體和北面的華南塊體。陳新躍等(2006)從構造形變和構造年代學角度認為海南島公愛地區(qū)北西向韌性剪切帶特征與印支北部北西向韌性剪切帶特征相似, 兩者生成時間基本一致,主張海南島海西-印支期屬于特提斯構造域的作用背景之下。李孫雄等(2005, 2006)根據(jù)海南島海西-印支期花崗巖演化和同期構造形跡組合特征, 認為海南島海西-印支期造山運動具有由西往東逐漸遷移的特點。龍文國等(2007)也認為儋州南豐鎮(zhèn)-屯昌晨星農場一帶的變基性火山巖賦存層位為晚古生代深海相的濁積巖夾硅質巖, 硅質巖具有明顯的Ce負異常, 屬于深海環(huán)境沉積。盡管由于海南島巖石風化強烈、露頭差, 未找到放射蟲化石。但結合海南島存在早二疊世類TTG花崗巖的事實, 筆者贊同邦溪鎮(zhèn)-晨星農場一線存在洋盆的認識。而至今依然缺乏深變質作用記錄。本次獲得海南島中深變質巖峰值變質年齡為247~255 Ma, 與在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區(qū)變質基底中得到的240~258 Ma變質鋯石U-Pb年齡基本一致(Carter et al., 2001)。因此, 該中深變質巖的發(fā)現(xiàn), 無疑為今后深入研究海南島海西-印支期造山運動特征、洋盆閉合及其大地構造屬性提供了一個窗口, 也將為古特提斯洋的東延問題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依據(jù)。

致謝: 巖石薄片由呂嫦艷和曾廣策老師負責鑒定,云平、官軍、周進波等同事參與了部分野外地質調查工作,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楊東生博士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提供過指導, 東華理工大學謝才富教授和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龍文國研究員詳細審閱論文初稿并提出了建設性的修改意見, 在此一并感謝。

(References):

陳道公, Deloule E, 倪濤. 2005. 大別地體新店榴輝巖變質鋯石U-Pb年齡和氧同位素研究. 中國科學(D輯),35(8): 691-699.

陳多福, 李獻華, 潘晶銘, 董維權, 陳光謙, 陳先沛. 1998.浙江景寧鶴溪斜長角閃巖變質新生鋯石特征、離子探針(SHRIMP) U-Pb年齡及地質意義. 礦物學報, 18(4):396-400.

陳新躍, 王岳軍, 韋牧, 范蔚茗, 彭頭平. 2006. 海南公愛NW向韌性剪切帶構造特征及其40Ar-39Ar年代學約束.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30(3): 312-319.

李長民. 2009. 鋯石成因礦物學與鋯石微區(qū)定年綜述. 地質調查與研究, 33(3): 161-174.

李孫雄, 范淵, 莫位明. 2006. 海南島古生代弧狀構造帶的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礦產與地質, 20(3): 232-236.

李孫雄, 云平, 范淵, 周進波. 2005. 海南島瓊中地區(qū)瓊中巖體鋯石U-Pb年齡及其地質意義.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9(2): 227-233.

李獻華, 周漢文, 丁式江, 李寄嵎, 張仁杰, 張業(yè)明, 葛文春. 2000a. 海南島洋中脊型變質基性巖?古特提斯洋殼的殘片?科學通報, 45(1): 84-88.

李獻華, 周漢文, 丁式江, 李寄嵎, 張仁杰, 張業(yè)明, 葛文春. 2000b. 海南島“邦溪ˉ晨星蛇綠巖片”的時代及其構造意義——Sm-Nd同位素制約. 巖石學報, 16(3):425-432.

龍文國, 童金南, 朱耀河, 周進波, 李孫雄, 石春. 2007.海南儋州-屯昌地區(qū)二疊紀地層的發(fā)現(xiàn)及其意義. 華南地質與礦產, (1): 38-46.

馬大銓, 黃香定, 陳哲培, 肖志發(fā), 張旺馳, 鐘盛中. 1998.海南島結晶基底——抱板群層序與時代. 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26-28.

萬渝生, 劉敦一, 董春艷, 劉守偈, 王世進, 楊恩秀. 2011.高級變質作用對鋯石U-Pb同位素體系的影響: 膠東棲霞地區(qū)變質閃長巖鋯石定年. 地學前緣, 18(2):17-25.

汪嘯風, 馬大銓, 蔣大海等. 1991a. 海南島地質(一): 地層古生物. 北京: 地質出版社: 104-144.

汪嘯風, 馬大銓, 蔣大海等. 1991b. 海南島地質(二): 巖漿巖. 北京: 地質出版社: 157-158.

吳元保, 鄭永飛. 2004. 鋯石成因礦物學研究及其對U-Pb年齡解釋的制約. 科學通報, 49(16): 1589-1604.

向華, 張利, 周漢文, 鐘增球, 曾雯, 劉銳, 靳松. 2008.浙西南變質基底基性-超基性變質巖鋯石U-Pb年齡、Hf同位素研究: 華夏地塊變質基底對華南印支期造山的響應. 中國科學(D輯), 38(4): 401-413.

謝才富. 2007. 海南島海西期同逆沖侵入巖組合的厘定及其構造意義. 南京: 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謝才富, 丁式江, 傅太安. 2004. 1∶25萬樂東縣、陵水縣幅區(qū)調報告: 119-122.

謝才富, 朱金初, 丁式江, 張業(yè)明, 付太安, 李志宏. 2006.瓊中海西期鉀玄質侵入巖的厘定及其構造意義. 科學通報, 51(16): 1944-1954.

袁洪林, 吳福元, 高山, 柳小明, 徐平, 孫德有. 2003. 東北地區(qū)新生代侵入體的鋯石激光探針U-Pb年齡測定與稀土元素成分分析. 科學通報, 48(14): 1511-1520.

云平, 李孫雄, 周進波. 2010. 1∶5萬吊羅山、興隆、什玲市、陵水縣幅區(qū)調報告.

趙亮, 郭鋒, 范蔚茗, 李超文, 覃小鋒, 李紅霞. 2010. 廣西十萬大山地殼演化: 來自印支期花崗巖中麻粒巖包體鋯石U-Pb年代學及Hf同位素記錄. 科學通報,55(15): 1489-1498.

Carter A, Roques D, Bristow C and Kinny P. 2001. Understanding Mesozoic accretion in Southeast Asia:Significance of Triassic thermotectonism (Indosinian Orogen) in Vietnam. Geology, 29(3): 211-214.

Connelly J N. 2001. Degree of preservation of igneous zonation in zircon as a signpost for concordancy in U/Pb geochronology. Chemical Geology, 172(1-2): 25-39.

Hoskin P W O and Schaltegger U. 2003. The composition of zircon and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genesis // Hanchar J M and Hoskin P W O. Zircon: 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53: 27-62.

Mezger K and Krogstad E J. 1997. Interpretation of discordant U-Pb zircon age: An evaluation. 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 15: 127-140.

Nakano N, Osanai Y, Minh N T, Miyamoto T, Hayasaka Y and Owada M. 2008. Discovery of high-pressure granulite-facies metamorphism in northern Vietnam:Constraints on the Permo-Triassic Indochinese continental collision tectonics. Comptes Rendus Geoscience, 340(2-3):127-138.

Rubatto D. 2002. Zircon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Partitioning with garnet and the link between U-Pb ages and metamorphism. Chemical Geology, 184: 123-138.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Middle-high Grade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Diaoluoshan Area,Southeastern Hainan Island

LI Sunxiong, WEI Changxin, WANG Yanhua, HU Zailong and CHEN Fangying
(Hain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Haikou 570206, Hainan, China)

The meso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Diaoluoshan area are composed of granulite and gneiss occurring as discrete patches in the Permian granite. Based on lithological comparison, the metamorphic rocks were classified as the Mesoproterozoic Baoban Group in the previous literatures. Our LA-ICP-MS zircon U-Pb results of the granulite and gneiss yielded ages of 255±9 Ma and 247±8 Ma, respectively. The zircon U-Pb ages of the metamorphic rock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etamorphism of the rocks took place in Hercynian-Indo-Chinese Epoch rather than the previously believed Mesoproterozoic Period.

mesometamorphic rock; zircon U-Pb age; Diaoluoshan; Hainan

P597

A

1001-1552(2016)04-0798-010

2013-05-06; 改回日期: 2013-11-01

項目資助: 中國地質調查局《海南省區(qū)域地質志》成果之一(1212010610713)。

李孫雄(1968-), 男, 高級工程師, 主要從事區(qū)域地質調查研究工作。Emil: lisunxiong@163.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国产区网址|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曰AV在线无码|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亚洲有码在线播放|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亚洲不卡av中文在线| 她的性爱视频|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亚洲三级色| 国产成人精品18|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成年人国产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青草视频久久|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啪啪啪亚洲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色老头综合网| 免费a级毛片视频|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jizz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 制服丝袜一区|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日韩天堂网|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三级影院|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国产精品性|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亚洲综合18p| 精品视频福利| 亚洲欧美天堂网| 国产成人你懂的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婷婷综合色|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第页| 99视频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