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楊秋意 高陽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河南小麥怎么調
——訪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所長許為鋼
本刊記者楊秋意高陽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目前正在我國的涉農領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河南作為全國農業大省,無論是從政策層面還是從實施層面,都在結合自身農業發展實際,穩步推進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步伐
河南小麥,全國著名。作為全國最大的冬小麥生產省份,河南在近年來的小麥種植與育種中,始終走在全國前列。當前,在我國新的經濟態勢下,河南小麥的種植結構與面粉企業發展也面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近日,本刊記者就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河南小麥種植怎么調、面粉企業如何發展等問題,對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所長、小麥育種專家許為鋼進行了專訪。

許為鋼提出,應該在我國糧食主產區構建現代糧食產業體系,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增加農民種糧收入
記者:很多業內人士都說目前是我國轉變農業生產組織方式的最佳時機,您怎么看?
許為鋼:我認同“目前是我國轉變農業生產組織方式的最佳時機”這個說法。為什么這么說呢?一是中國城鎮化在一直推進,因為城鎮化發展速度非???,現在大量的農村人口都往城市里面去;二是隨著農村人口大量轉變,社會福利系統也在不斷地完善;三是農民的收入主要來源已經不是依靠土地進行農產品生產,農業生產對于廣大農民來說已經由過去的主業變成副業了。因此,對于農業生產中普遍擁有“一畝二分地”的農民來說,這已經不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了,目前是土地流轉的大好時機,農業發展要向大農經濟、向規模化發展。所以說,目前是我國轉變農業生產組織方式的好時機,它也決定著我們國家農業的發展方式。
記者:請您舉例說一下目前我國農業出現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許為鋼:我在三年前曾給中央寫過一封信,主要內容是要“解決土地流轉過程中的三權分立”現象(農村集體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即土地所有權是集體的,這個現在已經名存實亡了,除非是集體留下來的地,一旦分下去的地,這個權已經不存在了;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是農民的,在土地流轉中間,它還不能完全占有收益權。所以這個“三權分立”不是一個企業的現代化發展理念。如果農民認為土地不是自己的,就像房子不是自己的而是租的一樣,他絕不會好好地裝修。因此,這個問題,是目前我國農業生產的組織方式問題沒有解決好的關鍵所在。
記者:河南作為我國小麥生產大省,您認為目前做得怎么樣?
許為鋼:河南省是我國小麥的主產區,這無論是從國家規劃層面講,還是從河南小麥產量說,都是不爭的事實。河南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河南省委、省政府和相關涉農部門始終很重視小麥的種植情況,支持小麥育種研發工作。另外,河南的農民很樸實、很勤勞,荒廢的土地很少,他們有這種對土地的熱愛、對民族和國家擔當的精神,值得敬佩。因此,河南小麥的發展從具體政策的制定到實施,做得都很好。
記者:從農業產業發展角度而言,河南小麥種植下一步應該怎樣做?
許為鋼:從農業產業發展來說,我們目前的專業化生產水平還很低,規?;a水平也不高。也就是說,現代農業生產的三大特征,即規?;?、專業化、標準化,我們都做得不夠,還要繼續提升。我國現在土地流轉的官方數字是30%多,河南的比例也不高。因此,河南小麥的種植一定要加快規?;l展步伐,因為只有實現規?;院蟛艜袑I化生產,只有進行了專業化的生產,才會進行標準化的生產,這是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
記者:河南作為我國小麥主產區,其優勢是什么,不足在哪里?
許為鋼:河南的小麥具有質量優勢、貿易優勢和加工優勢。比如,我們有鄭交所(鄭州小麥交易所),強麥品種,鄭州、濮陽等糧食批發市場,這是貿易優勢。質量優勢就是我們土地上生產的小麥品質是不錯的,特別是近些年來,許多新培育出來的小麥品種在全國引起了很大反響。另外,我們還有加工優勢,我們的面粉企業是全國最多的、量最大的。目前關鍵是怎么把這些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不足之處,一是小麥種植品種與市場需求“不對稱”,因此需要調整種植結構,在調整后還要進行規?;a;二是我們的面粉企業普遍面臨著一個利潤低、惡性競爭的問題,其原因實際上就是品牌優勢還不夠。李克強總理今年給永城的批示就是“麥強面弱”,這是對河南整體面粉產業的描述。因此,我們要想方設法把我們的品牌創起來。
記者:您認為河南的小麥種植要怎樣進行結構性調整?
許為鋼:河南的小麥種植要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進行結構性調整。一方面,從縱向上來講,就是種植小麥規?;?,要解決多種小麥混雜在一起的做法,使小麥種植實現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生產;另外,就是要推廣優質小麥。另一方面,從橫向上講,就是在品種的使用上要注意節能高效,多使用抗病蟲害的小麥品種,以此來減少農藥的使用;另外,科研部門也應該進一步加強水澆地上的節水品種和肥料高效利用品種,包括抗病品種的選育,這樣結合生產上的推廣利用,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還可以做到環境友好??傊?,無論是縱向的產業鏈條上的調整,還是橫向上的品種、栽培技術的調整,都屬于小麥種植結構性調整的范圍。
記者:現在農業界有一種說法,就是繼大豆、棉花等已經被國外進口產品主導的情況下,下一步我們的小麥也可能受到國外的沖擊和影響,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2012年5月20日,許為鋼在河南省滎陽市高村鄉的鄭麥7698示范田觀摩會現場介紹“鄭麥7698”的品種特性攝影/本刊記者李偉杰
許為鋼:我的觀察是這樣的,關于大豆和棉花的事,一方面是國際上有競爭在里面,另一方面是我國農業生產承載量的問題。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有這么多人口,我國的農業生產規?;潭染湍壳盃顩r來說,任何一個國家的農業公司都想進來,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就像我國推銷自己的優勢產品一樣,應該客觀看待,它實際上是一種生產力水平、科技水平、社會化組織水平的綜合博弈。但是,對于小麥而言,我可以保證20年內是不可能受到外國的沖擊和影響的,他們不可能在我國來唱主角戲。我之所以敢這樣說,是因為我們的小麥產量在全世界是名列前茅的,小麥品種質量和育種研發技術也是世界領先的。我國有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研究機構和團體,這支科研隊伍不停地在創造新的品種、創新種植技術。相關數據可以證明,在過去的10年,我國的小麥單產平均提高了24%。比如現在平原地區的小麥,高產的每畝七八百公斤的比比皆是。
記者:聽說您培育的“鄭麥7698”小麥品種是個“全能型”,能簡單談一下嗎?
許為鋼:我最新培育的小麥品種“鄭麥7698”就是優質小麥,現在是我們省第一大小麥品種,也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優質小麥品種。這是一種強筋小麥,強筋小麥有許多種類,有的可以跨界,有的不能跨界,“鄭麥7698”是可以跨界的。它可以做面包,也可以做面條,做饅頭也很好。而且這個品種還很高產,最高產量每畝750公斤,目前全國測試中有兩次畝產超過750公斤,超過700公斤的有七八次了。河南范圍內,“鄭麥7698”在安陽、商丘等地種得都很好。目前,中國糧食科學院正在對“鄭麥7698”進行研究,主要是研究為什么這個品種可以跨界。同時,我們把這個品種拿給了多家面粉企業去實驗。如果這個跨界問題解決了,就能滿足我國優質小麥品種跨界需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