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
雖說許多年輕夫婦為了未來而奮斗,都需要蝸居在一線城市之中,
但是他們會想盡各種巧思來改善現有的居住環境,珍惜每一寸光照亮的幸福,這已足矣。
本期,設計師Maggy Cheung就教我們如何運用白色主調,來讓蝸居更寬敞明亮。
純白與灰 零壓迫感
廳區相對較小,為了要讓室內更光亮,除了加裝射燈及燈槽,最直接是引入天然光,設計師Maggy建議拆了廚房墻,變成開放式,令廚房的窗光引入廳區。客飯廳涂上白色乳膠漆,儲物柜、餐臺以純白色的焗漆色面,而沙發、燈、窗簾都系灰色,看似簡單,其實設計師花了不少心思在配搭上,如色彩繽粉的地毯,可制造焦點;飯廳的吊燈,剪影效果猶如走進樹木中間,令整屋看起來不會太沉重,空間增添幾分趣意。由于屋主是潮人,設計要型格,在考慮電視機后的特色墻時,Maggy用上仿水泥膠板,視覺上自然及貼近型格,而且由于連接隱藏門,膠板相對較耐用,常開關也不怕易損耗。
膠板與水泥墻的價錢相差不大,但水泥墻效果相對深色一點,會讓房子在視覺上變小,這次采用膠板相對較適合。
隱藏門后是睡房與書房,同樣是白色主調,做到采光效果。
用上多顏色的地毯,令廳區頓時多了焦點。
選了兩個高低不一的茶幾,增加趣意!
廳區面積容不下獨立鞋柜,所有鞋要收藏在飯桌旁的儲物柜內。
巧添金飾 增加貴氣
單位原有三房,戶主暫時未有小朋友,但就想要個衣帽間。于是將主人房與旁邊的客房打通,變成衣帽間,擴大空間。一邊是睡眠區,貫通廳區的簡約風格,加入一點深色元素,如灰色墻紙、藍色床頭板,金色吊燈,營造寬闊及溫暖的感覺。另外,由于廳區面積小,儲物空間要轉移房內,于是在衣帽間擺放多個落地大衣柜,柜面配上多鏡鏡面,可以方便搭配衣服之外,同時有效增加空間感,視覺上猶如大了一倍。不過,鏡多有一個缺點,就是正對著睡床,不是人人都喜愛,于是設計師在兩間房中間加了一個磨砂玻璃趟門,睡覺時可以拉起來,減低鏡面的壓迫感。
主人房設了兩層地臺,增加儲物空間。
衣帽間以鏡面裝飾,進一步擴闊空間。
窗臺較深,為它加上壁燈及射燈,云石亦選了白色,有助于減少窗臺的壓迫感。
睡房、衣帽間都用了金色吊燈、床燈,營造高貴感。
書房是暫時性,但用色貫徹廳區,而且家具不入墻,方便日后作出改動。
室內用簡約設計,為了看起來不單調,設計師在廚房墻身鋪上瓷磚,增加立體感。
廚房中島是夫婦二人享用早餐的好位置。
浴室本身較細,Maggy在重組空間時,偷了少許衣帽間位置,做了洗面盆及柜。
浴室白色磚用了灰色的掃口粉,令磚與磚之間界線明顯一點,看起來更現代。
電動卷簾可以由頂降至地面,阻隔大部分油煙。
自由伸展 節省空間
戶主喜歡下廚,對廚房設計有講究,要放烤箱、酒柜等,做開放式廚房相對合適他們,而且為了防止煮食時油煙吹出廳區,設計師為特別在廚房加了一個電動卷簾,有需要時可以拉低,阻隔油煙。物料類似膠質,容易清潔。廚房設有中島,方便戶主二人平常使用,而當有親朋到訪,設計師特別挑選一張可伸延的飯臺,由二人座變成八人座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