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拉·恰帕羅++劉夢
地球就是繞著太陽轉的!
這幅畫由19世紀的意大利著名畫家克里斯蒂亞諾·班齊所作,畫中展現的是1633年伽利略在宗教裁判所面臨幾位主教的聯席審判,教廷認為其所著書中宣傳的思想嚴重違背了圣經教義,最后判處伽利略終身監禁。
科學家們無一不對學術研究事業懷揣著極大的熱情,這份熱情成就了他們,同時也可能毀掉他們,甚至把他們送上斷頭臺,以下就是歷史上比較出名的幾個例子。
2010年1月28號,安德魯·韋克菲爾德在妻子和支持者們的簇擁下,準備去接受英國綜合醫學委員會的調查。
伽利略:被羅馬教廷判處終身監禁
被譽為“現代科學之父”的伽利略,最早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并具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三大學科,擴大了人類對物質運動和宇宙的認識。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革命先驅,卻在1633年被羅馬宗教裁判所以“反對教皇、宣揚邪學”的名義判處了終身監禁。
羅馬宗教裁判所給伽利略定罪的依據,是他于1632年出版的《關于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對話》一書,由于他在書中否定了當時天文學界占據主導地位的托勒密“地球中心說”,而擁護哥白尼的“日心學說”,這與當時羅馬教廷所宣揚的基督教教義并不相符,所以當時的教皇烏爾邦八世認為,如果縱容伽利略宣傳“日心學說”這等異端思想會對羅馬教廷的統治不利,因此下令將《關于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對話》一書全部焚毀,并且禁止出版和重印他的其他著作。教皇同時下令,讓當時已經68歲高齡且疾病纏身的伽利略前往羅馬受審,在嚴刑威脅之下公開審訊了他3次,最后以“違背圣經教義”的罪名判處其終身監禁,并逼迫伽利略跪著在教廷擬好的“悔過書”上簽字。
后來由于考慮到伽利略實在年老體弱,宗教裁判所又改判為讓他在家軟禁。這位執著的科學家并沒有因此而放棄科學研究,即使他后來已經雙目失明了,也仍然堅持繼續研究物理學和撰寫相關的書稿直到去世。
地震之后,滿目瘡痍拉圭拉地震3個月之后,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時任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的陪伴下,到拉圭拉地區視察情況,并慰問當地災民。
直到一個多世紀以后,教皇本尼狄克十四世才終于承認了“日心學說”。1992年,教皇保羅二世在梵蒂岡公開承認當年對伽利略的判處是一個令人遺憾的錯誤,至此蒙冤了300多年的伽利略才終于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平反。不過,在當時那個神權至上、教會可以一手遮天的年代里,相比某些和他同時期的科學家的遭遇來說,伽利略已經算得上是比較幸運的了,比如,當時同樣也宣揚并捍衛哥白尼學說的意大利科學家喬爾丹諾·布魯諾最后被處以火刑,而意大利哲學家托馬斯·康帕內拉則因發表反宗教著作被宗教裁判所打入死牢。
黃禹錫:從國民英雄到學術騙子
2004年,時任韓國首爾大學教授的黃禹錫,和其領導的研究團隊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了兩篇論文,宣布他們已經成功克隆出人類胚胎干細胞和患者匹配型干細胞。這兩篇論文一經發表就震動了整個學術界,也讓很多癌癥患者、帕金森患者和老年癡呆癥患者看到了治愈的希望。
在當時,完全沒有人會想到這竟然會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學術造假。志得意滿的黃禹錫被韓國舉國上下奉為民族英雄、領導韓國科技未來的國寶級人物。韓國政府也授予了黃禹錫“韓國最高科學家”的榮譽,并為其提供了幾百萬美元的科研資金以供他后續的研究。直到一年之后,他的研究團隊中有人揭發他偽造多項研究成果,隨后韓國檢察機關立即開始正式調查,最后,調查委員會負責人鄭明熙教授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我們可以確定黃禹錫并未利用患者體細胞克隆出匹配的胚胎干細胞,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實黃禹錫及其科研團隊曾成功地完成了這一實驗。”此外,調查報告還指出,黃禹錫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的兩篇關于克隆出人體胚胎干細胞的論文純屬偽造,他在論文中使用的DNA圖樣本和干細胞的照片也都是假的,只是為了制造出克隆的干細胞與提供者DNA相匹配的假象。
“黃禹錫造假事件”是近年來科學界最嚴重的丑聞之一,更讓整個韓國為此蒙羞。在最終調查報告公布之后,首爾大學免除了黃禹錫的教授職位,并解散了由其領導的“國際干細胞研究中心”,韓國檢察機關則立即著手立案調查黃禹錫挪用科研資金的情況,最后,以侵吞政府研究經費和非法買賣卵子罪判處其有期徒刑2年,緩期3年執行。就在這短短的一年時間內,黃禹錫從“全球克隆技術帶頭人”“大韓民國民族英雄”變為“學術騙子”和“民族的恥辱”,他的造假事件給整個學術界敲響了警鐘。對此,美聯社分析說,由黃禹錫事件折射出來的,是整個韓國社會急功近利的浮躁文化氛圍。最后,美國《科學》雜志也公開致歉并撤回了黃禹錫的兩篇論文。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誘導多功能干細胞創始人山中伸彌也表示,正是由于當前學術界對于很多實驗成果的監管力度還不是很到位,所以才會導致諸如此類的造假事件。
不過,在此事件中唯一讓韓國民眾稍感欣慰的是,經由調查委員會確認,黃禹錫主要的研究成果之一的全球首只克隆狗“斯納皮”并無造假,黃禹錫本人在造假事件之后也從未放棄過科研事業,他表示還要重新出發、努力工作,要用真實的成績來證明自己。
安德魯·韋克菲爾德:造假的疫苗專家
在2014年的時候,美國有13個州突然出現了大規模的麻疹疫情,而就在幾個月之前,西班牙一位兒童因為沒有接種白喉疫苗最后感染白喉而死,這些新聞引起了所有家長的警覺,他們都感覺自己被近年來發展得如火如荼的“反疫苗運動”給欺騙了。
反疫苗運動興起于1998年,英國消化科醫生安德魯·韋克菲爾德正是這項運動的發起人之一,當年他在英國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上發表論文稱,接種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和風疹疫苗都可能導致兒童患上自閉癥。反疫苗運動先是從英國開始,隨后發展到了歐洲和全世界,在這場運動的席卷之下,世界各地的新生兒疫苗接種率都開始持續下降,安德魯·韋克菲爾德的理論也在網絡上和反疫苗運動支持者中不斷傳播。但不久之后,就有人質疑安德魯·韋克菲爾德的論文中存在造假的情況,《柳葉刀》雜志撤回了他的論文,英國綜合醫學委員會在進行調查時還發現他非法收受了反疫苗運動支持者的資助,也因此撤銷了他的行醫資格。
盡管安德魯·韋克菲爾德在英國被取消了行醫資格,還涉及到學術造假問題,但他依然積極地在美國推廣反疫苗運動,并仍然有大批的支持者追隨。為什么一個有著不良記錄的疫苗專家說的話還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說到底還是家長們對于疫苗制造商的不信任,同時互聯網又將如疫苗自閉癥理論的種種錯誤信息不斷傳遞,讓家長們對于疫苗的不信任感越來越強。
早在20世紀初期,麻疹還是非常普遍的一種傳染病,它不但可以致死還可能導致腦炎之類的多種并發癥,因此在20世紀60年代麻疹疫苗上市之后,幾乎所有的兒童在出生后都會接種麻疹疫苗。正是由于上幾代人普遍都接種了麻疹疫苗,到現在很多家長已經沒有見過麻疹了,所以他們也并不認為給孩子接種麻疹疫苗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盡管美國法律規定了孩子上學必須注射疫苗,但也允許孩子因為健康原因豁免注射疫苗,在“反疫苗運動”的推動之下,家長為孩子申請豁免的情況也逐年增加。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甚至在十幾年前宣布,美國已經基本上消滅了麻疹,直到2014年,一場由加州開始蔓延到全美的大規模麻疹疫情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反疫苗運動”的聲音開始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流行病學家們提倡的全民疫苗行動。一位流行病學家表示:“安德魯·韋克菲爾德的論文造假和他鼓吹的‘反疫苗運動,是以人們的生命為代價的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他給世界帶來的損失是完全無法估量的。”
因預測地震失敗而獲刑的地質學家們
2009年4月6日凌晨,一場6.3級的地震降臨在了意大利中部地區拉圭拉,由于當地建筑都已經年代久遠,再加上大部分樓宇的抗震措施也不是很完善,使得這場地震最終導致了309人死亡,1500多人受傷,也讓小鎮上的6萬多人無家可歸。
在這場地震之前,當地曾經歷了為時半年左右頻繁的小震,這些小震讓當地的居民生活得提心吊膽,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突然爆發一場大地震。為此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專家委員會來評估地震風險,這些地質專家們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實地勘測后召開了新聞發布會,他們在會上告訴當地居民大地震是不會來的,讓大家不要過分擔心。在地質學家們的擔保之下,意大利環境研究與保護局的局長本納德·貝爾納迪尼斯也通過電視采訪的方式向人們表示:“科學家們已經確認近年來沒有大地震的風險,因為爆發一場大地震所要積蓄的能量已經通過不斷的小震被釋放出去了。”
在新聞發布會開完一個月后地震就突然爆發了,拉圭拉地區人民對科學家們錯誤的預言感到十分憤怒,在他們看來,如果不是因為輕信了這些專家們的保證,那些被壓死在坍塌的房屋之下的人們也許會早早地跑到屋外來避免傷害。2012年,意大利環境研究與保護局局長和其他6名專家委員會的科學家被拉圭拉法院傳訊,理由是他們7人發布的安撫性聲明誤導人們認為沒有必要采取預防措施,結果導致更多人遇難。在經歷了長達一年多的審訊之后,法官最后宣判這7名專家由于提供“不準確、不完整和自相矛盾”的信息,間接導致多人死亡,因此以“過失殺人罪”等多項罪名判處他們6年監禁。
這項判決的結果在全世界的學術界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包括美國地球物理學會和美國科學促進會在內的國際地震學界對這項判決表示公開抗議,他們表示:“目前沒有任何一種手段可以百分之百地準確預測到地震,如果這些科學家們因此而獲刑,那以后科學界就不敢公開談論何時何地將有可能發生地震了。”美國《科學》雜志上刊登了一封由5000多名科學家簽署的致意大利總統的信,信中表達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對于這7名專家的支持。
2014年,在7名專家向法院提出上訴之后,上訴法庭又宣判他們過失殺人罪不成立,推翻了對他們6年監禁的判決。這項判決結果終于讓全世界的地震學家們都松了一口氣,然而,被無罪釋放的這幾名專家的心里卻百感交集,他們表示:“雖然被判無罪了應該感到高興,但我們都沒有辦法感覺好受一點,因為拉圭拉人民內心的痛苦還在。”
阿蘭·圖靈:一位被毀掉的傳奇天才
阿蘭·圖靈擁有著傳奇般的一生,他誕生在100多年前那個文化和科技水平都和現在完全不同的時代,以驚人的數學天賦在二戰中拯救了數萬人的生命,也為當今的計算機領域奠定了不可埋沒的基礎,沒有他就沒有計算機產業騰飛的今天。
在二戰時期,圖靈為盟軍擔任破譯密碼專家,成功破解了曾被認為是“無堅不摧”的德軍密碼系統恩尼格碼(Enigma),還創造出了可以自動破譯德軍密報的機器,為盟軍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由于破譯工作的需要,圖靈開始了世界上最早的電子計算機的研制工作,并最早提出了通用計算機的概念,他提出的“算法”和“計算機”兩個核心概念一直延用至今。在戰后,圖靈繼續從事著“自動計算機”的邏輯設計和具體研制工作,并發表了論文《計算機器與智能》和《機器能思考嗎》,為后來的人工智能科學提供了開創性的構思,他提出的“圖靈測試”至今仍是測試人工智能的重要憑據。
盡管圖靈為國家和社會做出了如此杰出的貢獻,但在當時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英國社會,同性戀還是屬于備受歧視的群體。1952年的一天,圖靈的同性伴侶伙同他人闖進了圖靈家中實施盜竊,圖靈在報警之后反而被警察以“性取向和認知顛倒”的罪名逮捕,在公審之后英國當局給了他兩個選擇:坐牢或接受同性戀矯正治療,圖靈為了能繼續從事科學研究而選擇了后者。在矯正治療中圖靈需要不斷注射荷爾蒙,藥物在他身上產生了種種的副作用,在接受治療一年多之后,圖靈終于不堪其苦,選擇在家中服用氰化物自盡,享年42歲。
圖靈這樣一位傳奇般的天才卻因為性取向問題而被當時的社會譴責,只能于無奈之中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正是英國當局對同性戀的歧視和不公平的待遇才讓阿蘭·圖靈這樣一位數學天才過早地殞命。2009年,英國計算機科學家康明在網上為圖靈發起平反,獲得了無數人的支持,為此,時任英國首相布朗正式為當年對于圖靈不公正的判決表示道歉。2013年,11位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和英國皇家學會成員在內的科學家聯名致函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要求為圖靈正式平反,最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正式為圖靈頒發了皇家赦免,英國司法部長也表示:“我們認為當年對圖靈的判決是不公正的,如今在英國,對同性戀的歧視現象已經遭到了廢除。為此,女王決定赦免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以此表示對他崇高的敬意。”
[譯自西班牙《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