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之
他18歲時懷揣夢想從農村老家到廣東中山闖蕩。經過8年的打拼,他擁有了億萬財富。199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萌生了種植櫻花的想法,櫻花試種成功后,他卻不按常理出牌,只送不賣。經過19年的發展,現在的他在全國擁有四萬多畝的櫻花基地,他的天適集團一年營業額超過7億元。那么,這個名叫何宗儒的怪人,是靠什么賺到巨額財富的?

為改變命運,農家小子外出闖世界
1970年,何宗儒出生在廣東省雷州市的一個普通農家。1988年,正讀高三的他,成績優異,父母盼著他能考個好學校,端上“鐵飯碗”。當時市場經濟的熱潮正席卷南粵大地,在街上擺攤的小販都比當時的“鐵飯碗”掙得多。這讓何宗儒羨慕之余也萌生了外出闖蕩的念頭。
于是,高考前兩個月,何宗儒作出了一個讓家人一致反對的決定:輟學外出“闖蕩”。他的這個決定讓父母呆了,幾經努力無法說服他,父母只好妥協。至此,年僅18歲的他,懷揣著夢想走出家門,踏上了為改變命運打拼的征程,他投靠中山的親友,應聘到當地一家糖果廠打工。
在糖果廠做了半個月后,何宗儒遇到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這家糖果公司想在工人里物色一個人去廣州做推銷員。幾經考察,公司將這個指標給了何宗儒。他雖然只是高中文化,但他為人誠懇、干活勤快,給領導留下了好印象。4個月過后,他憑借驕人的業績,成了公司的銷售冠軍。
1990年,靠著做推銷員積攢下的銷售經驗,不甘于被命運擺布的他,租下了一個門店經銷食品,開始了他的個人創業之旅。創業之初,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盈利10萬元的目標。那個時候是萬元戶年代,10萬元就等于10個萬元戶的總和。因為他認為,夢想大了,困難就小了。為了夢想拼盡全力,沒有干不好的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3個月的打拼,何宗儒竟然賺到了14萬元。之后,憑借著勤奮、聰明和正直的秉性,這個年輕人的事業越做越大。
1992年,西裝革履的何宗儒出現在了江蘇揚州的國際糖果訂貨會上,這個操著一口蹩腳英語的年輕人,竟然靠著一份數據嚴謹而科學的計劃書打動了國外糖果巨頭,成為雀巢等十幾個世界500強品牌的中國代理。隨著事業的拓展,他的公司在全國32個城市設立了辦事處,之后,創業漸入佳境的他,又涉足建筑、金融投資等行業。到1996年,年僅26歲的他,資產已經過億元。
美麗櫻花,迷了億萬富豪的眼
1996年4月,何宗儒去了一趟日本。當時正是東京櫻花盛開的時節,日本全民賞櫻的盛況,給何宗儒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國后,何宗儒查閱了很多有關櫻花的資料后發現,全世界櫻花品種超過三百種,野生櫻花有一百五十多種,而中國就有五十多種野生櫻花。在中國種櫻花還有一個優勢,因為地域廣,不同緯度櫻花綻放有時間差。最早的在云南,11月就能看到櫻花;最晚的西部地區,6月也有櫻花盛開。如果全國布局,有可能達到一年7個月的賞花期,這是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一個櫻花構筑的大夢想,在何宗儒心中升騰。
何宗儒想種出最美、最與眾不同的櫻花,他打算用中國的野生櫻花作母本,培育出新的櫻花品種。那個時候,正是他事業做得順風順水的時候,忽然想到去種櫻花實在很冒險。再說櫻花怕熱怕水,廣東這個地方氣候這么濕熱,種櫻花能成活嗎?
但何宗儒是一個認準了方向就會一條道走到黑的人。之后的他力排眾議,開始了對櫻花的研究與培育。1997年,何宗儒在廣東省英德市建立基地,后來又網羅人才成立櫻花研究院。建筑、金融等生意被何宗儒交給員工打理,他則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櫻花行業,研究、培育適宜在廣東等南方熱帶地區生長的櫻花種苗。到2007年,通過不斷引進、馴化,何宗儒的“旺地櫻花”在廣東從化、花都、韶關等地相繼試種成功。
新品種成型后,很多苗木商找他,想購買櫻花樹,可他都一一拒絕了,還說他要賣的并不是櫻花。他在靜靜等待一個時機,一個讓他的商業模式得以爆發的時機。
何宗儒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看到了櫻花與旅游之間相依相存的商機。他打算以櫻花為載體,在全面發展旅游。在做大櫻花旅游、推動城鎮化建設的基礎上,使得越來越多景區、商家與之合作,共同發展櫻花旅游,推廣櫻花文化,將櫻花的蛋糕做大。
四川省青白江區,是成都市有名的工業區。2010年初,當地政府想打造一個千畝濕地公園,并且希望當年就見成效。在一片沼澤地上施工,難度很大,很多公司不敢接這單業務。聽到消息的何宗儒找當地政府接洽,并承諾由他來為青白江做城市整體營銷,不光讓櫻花進駐公園,還要打造一個櫻花旅游節,引爆人潮,拉動投資,通過旅游營銷提升城市形象。而且,不需要一年,三個半月就能完工。
然而,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何宗儒還真創造了奇跡。2010年1月,兩萬多株櫻花樹陸續運到四川青白江,何宗儒親自在現場指揮,帶領七十多名工人日夜奮戰。2010年3月27日,青白江鳳凰湖生態濕地公園竣工,首屆櫻花旅游節也在這里如期開幕,園區內兩萬多株櫻花絢爛開放,當天吸引了超過二十萬名游客。旅游節期間,何宗儒策劃舉辦了二十多場活動,有櫻花相親、動漫展覽等,他還打造了一條美食街,通過攤位招商匯集各地美食,吸引游客消費。何宗儒還為青白江拍攝制作了城市宣傳片,通過新聞發布會等多種方式為其做城市營銷。
歷時16天的櫻花旅游節,共吸引游客超過200萬人,為青白江區吸引投資440億元,也帶火了景區周邊房地產的銷售。
哥種的是櫻花,但賣的是創意
青白江城市形象營銷案例的成功操作,更加堅定了何宗儒借助旅游產業,將櫻花蛋糕做大的信念。他說:“我種的是櫻花,但賣的是一種綜合的服務包。櫻花是引爆人潮的核武器,新型城鎮化的助推器。那么我們就提出一種概念叫‘櫻花新城,把櫻花跟新城的建設結合起來,幫政府從方案策劃,到規劃設計,到櫻花樹的種植和養護,到櫻花節的舉辦,再到整個城市的營銷,整體幫他們去打造。”
櫻花新城打造成功后,何宗儒想,國家提出美麗鄉村,那我就用櫻花來裝扮美麗鄉村。這樣一來,不僅能帶動鄉村旅游,還能拉動農村經濟的發展,這是精準扶貧最有效的一種模式。說干就干,有了這個靈感之后,何宗儒采用自己投資和合資的方式,在全國選取貧困鄉村,建立了6個櫻花旅游基地,讓貧困村一下子變成了火爆的賞櫻景點。打造櫻花小鎮和櫻花鄉村,成了他新的商業版塊。
2012年,何宗儒又做了件讓人不解的事情——送櫻花。
之后的幾年,他給多個單位、多個景點贈送櫻花。給北京大學107株櫻花樹,栽種成活后,他還把櫻花樹送到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等地方,幾年時間,僅北京地區就送出了價值五百多萬元的櫻花樹。加上全國其他地區的學校和景點,贈送的櫻花樹價值高達三千多萬元,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很簡單,他想為整個櫻花行業做宣傳,希望能用櫻花帶動更多的農戶致富。除此之外,他這樣做也是希望能觀察櫻花樹在不同氣候環境下的性狀,為在全國建基地積累數據。
說到櫻花樹未來的種植,他打算漸漸將工作重心從種樹上轉移,以后櫻花樹的種植,他打算讓農戶來做,他要把精力放到櫻花品種的研發和櫻花新產品的開發上。現在他已經開發出了櫻花糕點、櫻花飾品、櫻花酒等三十多種產品。如今,這些櫻花產品剛推出一年,已經銷售到了全國十多個省份的櫻花景區,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
落櫻繽紛,美景自來。從事櫻花行業20年,現在天適集團在全國的種植基地超過4萬畝,帶動一萬多戶農戶致富,這是最讓何宗儒自豪的事情。再過30年,也許他那個“讓中國櫻花享譽世界”的夢想,就不再是個夢想了!
責編/沫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