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鳳華
每當秋風颯颯、菊黃蟹肥時,走在城市的街頭,看到路邊小攤上叫賣烤紅薯,我就想起母親栽種的紅薯。買一個嘗一口,香甜糯燙瞬間在全身蔓延開來。

在家鄉,紅薯無需精心耕作和管理,只須插一節枝蔓,便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紅薯長相潑辣,爭著陽光,爭著雨露。紅薯葉如一顆顆純潔而善良的心。初始嫩綠,繼而墨綠,最后綠成一片海。莖絳紅色,如小鳥的喙,有筋,極韌。
剛挖出來的紅薯,像初生的嬰兒,彌漫著生命的氣息。細小的紅薯,洗凈后,倒進鍋里烀。一起鍋,熱氣騰騰。揎去皮,往嘴里一擠,不用嚼就滑進肚了。曬好的紅薯,母親就填在里屋的地窖里,塞進稻草,等來年青黃不接的時候扒出來吃。
紅薯生食脆甜,熟食甘軟,既可作主食,又可當蔬菜。一經巧手烹飪,還能成為席上佳肴。在鄉間,紅薯的吃法很多,烀紅薯、山芋茶、紅薯飯、紅薯粥、煮薯干、炒薯絲,花樣百出。
青嫩的紅薯藤可清炒、可熬湯、可做餡。紅薯藤配紅椒絲用旺火清炒,倒入生抽,加點碘鹽,起鍋,紅綠相襯,色彩明麗。搛一筷輕輕咀嚼,咯吱咯吱的,像冬夜踏雪的清音。紅薯特有的芬芳瞬間在齒舌間彌漫開來。
母親擅做紅薯茶。把紅薯斜角切成段兒,倒進鐵鍋里,放點水,加點細鹽,拈點紅糖,旺火燒煮。母親周身映襯著灶膛里的火光,如古希臘的雕像。紅薯茶,湯極甜,清清涼涼的。咖啡色的湯里還能看到桔紅色內囊。吃上一塊,燙在嘴里,甜在心里。月光小院里,大家一人一碗,吃到打飽嗝為止。
巧婦們喜歡把紅薯切成片,擺放在竹箔上暴曬,制成紅薯干,裝進袋子里密封保存。孩子們可以拿它當零食,口袋里裝著,不時拿一片出來咬咬,仿佛咬著暖暖的太陽。想吃紅薯干粥或是爊紅薯干時,就取出紅薯干下鍋加水熬煮,那一鍋粥,便透了香。盛上一碗,放點紅糖,喝著甜湯,嚼著薯干,汗珠涔涔,滿臉春色。
有時,燒晚飯時,母親會在灶膛里煨幾個紅薯,像極街頭老漢叫賣的炕山芋。熟了,一股濃香瞬間把我們淹沒。用火鉗搛出來,我們連連吹著熱氣,急急地剝去焦黃的外皮,那黃燦燦的內囊如蜜餞一樣香甜??型炅耍槄s成了包黑炭。
紅薯粥黏稠香濃,口味甘甜。粥碗里隱現著黃澄澄的紅薯段,米粥晶瑩綿軟有谷香。吸溜吸溜地喝粥,咯吱咯吱地嚼紅薯,聲音甜美如小夜曲。清爽的早晨,捧著一碗紅薯粥,若是就著蘿卜響或莧菜馉來喝,清淡淳樸,爽脆香甜。
炸紅薯餅可是清甜點心。將紅薯煮熟煮軟,搗成糊狀,摻進雞蛋、糯米粉,拌勻,和事先已經用搟面杖搟成粉末的白糖。黏度不夠的話稍微加一點點水,方便和面。揉成面團之后搓成條,揪成劑子,壓成小餅子。舀進素油鍋里煎炸,待餅的兩面烘焙到金黃色即可。吃起來糯軟脆刮,那種細膩柔滑的感覺真是難以言說。
紅薯絲和蔥段、肉絲或腰花爆炒,濃香撲鼻,佐飯下酒,味道絕佳。黃爽爽的紅薯絲,佐上綠滴滴的香蔥葉、紅鮮鮮的秋辣椒,尋常生活被咀嚼得有滋有味。
而今,街頭排檔亦或高檔飯店里,用紅薯做原料飪制的精美菜肴讓人耳目一新,頗有一種吃久了膏腴肥甘也想嘗一嘗黍稷稻粱的味道。油煎紅薯,甜潤爽口,輕滑經唇,余香不絕。一些小芋頭、幾段黃玉米、幾個小紅薯點綴在竹盤里,讓人品咂之余,頓覺一種田園生活的清蒼疏曠、一種與鄉土糧食相交融的踏實清明。
偶翻典籍,發現紅薯藥用價值極高?!侗静菥V目》說:“紅薯蒸、切、曬、收,充作糧食,稱做薯糧,使人長壽少疾?!薄峨S息居飲食譜》稱紅薯“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背3约t薯有助于維持人體的正常葉酸水平,紅薯中高含量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紅薯葉中還含有一種獨特的膠黏蛋白,富含各種維生素,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食用紅薯過量,會引起腹脹、燒心、泛酸、胃疼,中醫診斷中的濕阻脾胃、氣滯食積者應慎食。
而今,佇立在蕭瑟的秋風中,我想母親此刻又躬著腰,在她的紅薯地里挖紅薯。她身后的紅薯,堆成一座小山,凝聚著母親所有的辛勞和期冀。秋風陣陣,紅薯的清香伴隨著母親的恩德穿越我年輕而璀璨的生命。
責編/沫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