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義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成都 610031)
?
IMU輔助空三在川藏線制圖中的應用
王義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
通過自由網平差驗證川藏線IMU數據精度較高,隨引入IMU輔助空三技術,利用少量像控點對整個測區進行控制,并通過外業檢查點及散點驗證IMU輔助空三加密精度,其精度滿足大比例尺測圖規范要求,可減少外業像控點數量,提高航空攝影測量工作效率,并總結出IMU輔助空三制圖流程及外業像控點最優布設方案。
IMU空三自由網像控點
空三加密的最終目的是求解航空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即攝影光束在攝影瞬間的空間位置和姿態參數。常規的做法是:全測區量測連接點及控制點,通過共線方程解算其外方位元素。而IMU為固定在航攝儀上面的慣性導航系統,可以直接獲取航片曝光時刻外方位元素數據,如果檢校精度較好,無需外控和空三加密即可完成1∶10 000地形圖測制,加少量控制點即可符合1∶2 000圖精度。
近階段,川藏線正在開展工作的是成康及拉林段。拉林段環境情況復雜,測區位于西藏境內,西起拉薩,東至林芝,所經區域崇山峻嶺,植被覆蓋茂密,中間橫跨難以逾越的雅魯藏布江,氣候條件極其惡劣,外業像控測量非常困難。為了減少外業工作量,研究利用IMU/DGPS輔助空三技術開展航測工作。
1.1IMU數據內業計算整理
IMU原始數據格式平面為經緯度,高程為大地高,與制圖坐標系不一致,需進行投影轉化和高程改正。平面投影到國家標準3°分帶,并將大地高做高程異常改正,轉化為正常高,角元素不做變換。
1.2IMU數據精度驗證
IMU數據的精度必須經內業驗證,精度符合要求,方可用于內業測圖及外控點布設方案。IMU的精度驗證方法有兩種,一是利用JX4測圖工作站完成,隨機抽取測區任意兩張相鄰影像,建立像對,完成自動內定向、相對定向及核線重采樣步驟。IMU數據輸入時做安置試驗,角元素“Φ”設置為“-Φ”,由于影像飛行方向的變換,定向時“K”需作加減“180°”試驗,直至誤差較小。該驗證方法簡單實用,速度較快,生產中使用較多。圖1為拉林測區某像對IMU數據定向截圖。

圖1 拉林測區某像對IMU數據定向
從圖1可見,模型內符合精度較好,像對之間的接邊最大誤差在5 m以內。
方法二是利用Inpho加密軟件,通過自由網平差驗算IMU數據的精度,該方法可對全測區的IMU數據做檢查,無遺漏,精度普遍可靠,但用時較多,工期要求不太緊的項目可使用。用該方法對拉林測區多張影像的IMU數據做了精度統計(如表1)。

表1 拉林測區部分影像IMU數據精度統計 m

圖2 拉林某測區6點法布設方案
拉林測區IMU數據精度較可靠,在無像控、不做空三加密的情況下,利用IMU外方位元素直接參與定向的方法,測制全測區1∶10 000地形圖。定向過程中,通過對“K”角作試驗,利用EXCEL表格加減常數,“Φ”角反向等手段建立全區EO外方位元素文件,為后續自動定向導入外方位元素做準備。同時,全測區逐像對完成相對定向自動匹配及核線影像重采樣工作,之后,自動導入外方位元素。通過定向批量處理,加快了定向速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定向完成后,測圖與常規方法方法一致。后續利用1∶2 000像控點及檢查點,對拉林測區用該方法測制的1∶10 000圖進行了精度統計,結果如表2。

表2 拉林測區1∶10 000圖精度統計 m
由表2可見,平面高程中誤差均滿足1∶10 000航測制圖規范要求。
INPHO攝影測量工作站影像匹配技術非常強大,拉林測區1∶2 000空三加密工作,主要選用INPHO進行自動匹配,IMU數據自動引入,平差解算。實驗了多種控制點布設方案,下面以6點法和9點法為例進行闡述。
3.1全測區6點法
拉林某測區,地形等級為高山地,測區起始和結束各布設1對點,測區中間布設1對點。布點方案如圖2。
用多余控制點做檢查點,其殘差統計如表3。

表3 拉林某測區6點法布點方案 m
3.2全測區9點法
相同測區,地形等級仍為高山地,測區起始和結束各布設3個點,測區中間布設3個點。布點方案如圖3。

圖3 拉林某測區9點法布設方案
用多余控制點做檢查點,其殘差統計如表4。

表4 殘差統計 m
兩種方案中誤差均滿足《鐵路工程攝影測量規范》1∶2 000制圖規定,其中全測區9點法精度優于全測區6點法,布設方案更加穩妥可靠,實際生產中推薦使用。
川藏線拉林測區利用IMU數據,采用無像控、不做空三、直接定向測圖的方法,測制了1∶10 000地形圖;并采取全測區9點法布設像控點,完成了空三加密工作,測制了1∶2 000地形圖。采用像控點對兩種地形圖做檢查,其精度都符合規范要求。川藏線應用IMU輔助空三制圖技術,減少了外業像控點測繪工作量,加快了作業進度,具有廣泛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值得推廣應用。
[1]王道煒.IMU/DGPS輔助空三地面測量[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7(4)
[2]周利利.POS輔助空三測量在地形圖更新項目中的應用研究[J].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2013(4)
[3]榮幸.IMU/DGPS輔助空三下幾種布點方案的精度比較[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4(5)
[4]湯麗,劉繼寶.DGPS/IMU輔助空三在大面積森林覆蓋區域的應用[J].礦山測量,2011(4)
[5]郭大海,吳立新,王建超,等.IMU/DGPS輔助航空攝影新技術的應用[J].國土資源遙感,2006(3)
[6]王鐵軍,鄭福海,王俊杰.IMU/DGPS輔助空中三角測量精度分析[J].地理信息世界,2009(4)
[7]黃悅康.地面控制點布設對IMU/DGPS輔助空中三測量精度的影響[J].地理空間信息,2010(6)
Application of IMU aided aerial triangulation in Tibet Sichuan railway mapping
WANG Yi
2016-05-17
王義(1975—),男,2000年畢業于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工學學士,高級工程師。
1672-7479(2016)04-0004-03
P237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