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強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142)
?
京沈客運專線跨五環路方案研究
徐健強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天津300142)
對京沈客運專線跨北京五環路主路橋跨方案進行研究,提出既有框構接長和梁式橋兩種結構形式、4個方案。通過各方案優缺點分析對比,建議采用簡支拱方案,并結合橋址邊界條件提出了平面轉體的施工方案。
京沈客專五環路框構橋接長簡支拱平面轉體 方案
北京至沈陽客運專線(以下簡稱京沈客專)地處華北地區的北京市、河北省和東北地區遼寧省。北京市范圍內線路長度98.372km,線路自北京星火站始,并行既有東北環鐵路,于五環路環鐵橋處跨越五環路。五環路道路等級為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km/h,道路橫斷面寬35.5m。京沈客專上跨五環路處位于五環路U形槽段落與既有東北環鐵路框架橋相接處,與多條管線及規劃道路相交,依次為規劃酒仙橋北路、規劃五環路西側輔路、規劃自來水上水管線、五環路主路(U形槽段)、南水北調東干渠、規劃五環路東側輔路(如圖1)。

圖1 京沈客專跨五環路節點示意
京設客專上跨五環路附近既有鐵路、公路、管線等控制因素多,橋梁景觀要求高,考慮既有道路保通要求,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成為控制因素。
2.1既有結構接長方案
京沈客專上跨五環路段落與既有東北環鐵路最小線間距11.2m。既有鐵路采用2-17.5m框構(斜交45°)跨越五環路,預留增二線條件。京沈客專可部分利用既有結構,優先考慮采用既有結構接長方案。
(1)框構接長方案
方案一:框構接長施工需對五環路進行交通組織導改。結合地方道路規劃,利用五環雙側規劃輔路臨時導改、主路斷交施工的組織方案,雙向六車道同時導改至輔道通行,五環路全封閉施工,施工周期約4個月。該方案對五環路通行影響較小,永臨結合,可最大程度的節省工程投資。經與地方落實,規劃五環輔路無法滿足與京沈客專同期實施的時間節點要求。
方案二:結合五環路兩側構筑物及控制因素,擬在五環路南側修建臨時保通道路(三車道),采取五環路分階段半幅斷交導改,接長既有五環路框構。此方案額外拆遷多、工程投資高,需多次調整交通組織,對五環路交通通行影響較大(如圖2)。

圖3 既有框構及剛架結構內力(彎矩)及結構變形

圖2 臨時導改框構接長步驟
(2)剛架接長方案
根據五環既有路寬,擬采用2~30m鋼筋混凝土剛架跨越方案。在五環路中間隔離帶設置中墻,與既有框構中墻對齊。在U形槽結構兩側分別設置一組2排1.25m支柱樁,道路中間隔離帶設置一排1.50m鉆孔樁+混凝土中墩(墻),樁-板間采用剛性連接。中墩(墻)施工及既有框構懸臂板鑿除可選擇夜間施工。剛架采用旁位現澆、頂推就位的施工方案,施工周期3~4個月(如圖3,圖4所示)。
采用MIDAS軟件對既有框構和剛架結構進行建模計算,結構試算結果對比如表1。

表1 結構試算結果對比
剛架方案在景觀效果、施工期間對五環路的干擾、工程投資等方面較框構接長方案有較大的優勢,但存在以下問題:
①剛架本身內力較大,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難以滿足設計要求。
②較剛架頂既有框構低0.5m,需添加道砟或采用其它措施加高,引起跨中彎矩增加約140kN·m,超出既有結構承受荷載能力。

圖4 小跨徑剛架方案示意(單位:m)
③京沈右線斜穿新舊結構接縫,因老結構剛度存在一定差異,導致軌道變形不協調(活載作用下老結構變形2mm,新結構變形4mm)。
④中墻的鉆孔樁基礎需穿透U形槽底板,破壞了五環路的防水結構。
框構接長方案工序多,對道路交通干擾大,工程投資高;剛架接長方案對五環路U形槽結構產生破壞,恢復難度大。
2.2梁式橋方案
京沈客專跨過五環路600m后需下鉆進入望京隧道,線路位于平、豎曲線上。采用大跨梁橋結構跨越五環路,橋梁基礎需避讓既有U形槽、框構及南水北調管線,主跨需120m左右。受縱斷面限制,設計重點研究了簡支鋼桁梁方案、簡支拱下承式低高度結構方案。
(1)鋼桁梁方案
下承式簡支鋼桁梁跨度120m,支點至梁端0.75m,橫向支點距13.2m,梁體橫向外輪廓17.2m,梁部結構高度2.5m,桁架高度12.5m,采用旁位拼裝、頂推就位的施工方案(如圖5)。
鋼桁梁方案滿足一跨跨越五環路的要求,施工方法相對成熟。鋼桁梁主跨120m,需設置溫度調節器。但橋梁位于線路平、豎曲線上,設置溫度調節器極為困難。

圖5 鋼桁梁方案
(2)簡支拱方案
1-113m簡支拱方案采用洛澤體系的提籃式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橋梁全長116m,計算跨徑113m,矢跨比為f/l=1∶5,拱肋平面內矢高22.6m,采用二次拋物線形,拱肋在橫橋向向內傾8°,形成提籃式樣。拱頂處兩拱肋中心距7.218m,拱腳處兩拱肋中心距13.172m(如圖6)。
主梁施工采用旁位預制、轉體就位、高位落梁的施工方案,盡量降低對道路交通的干擾。

圖6 簡支拱方案
2.3方案研究比選
方案比選如表2。

表2 橋跨結構方案對比
五環路節點規劃沒有與京沈客專同期實施可能,臨時導改方案代價太高,剛架方案對五環路U形槽結構產生破壞,鋼桁梁方案線路平縱面條件不滿足設置溫度調節器要求。經分析比較,推薦采用1-113m雙線簡支拱方案。
3.1方案簡介
為不影響五環路正常通行,上部結構采用異位支架成橋、整體平轉至設計橋位、高位落梁的施工方案。平轉系統由大噸位球形鉸支座、臨時墩和圓弧形跨路滑道梁組成。拱橋形成穩定的結構體系后,沿圓弧形滑道梁頂推約68m,以球形鉸支座為中心平轉約35°后跨越五環路上空到達設計橋位,在梁體梁端交替進行頂、落梁作業,使系桿拱橋落座于永久橋臺的支座頂(如圖7所示)。
平轉系統由沈方臺平轉系統、京方臺和頂推滑移系統3部分組成。滑道梁全長89m,按折線布置,在五環路U形槽兩側及道路中央分隔帶設置臨時支墩。經檢算,U形槽底板及地基承載力基本滿足設計要求(如圖8)。

圖7 簡支拱轉體系統平面布置

圖8 滑道梁立面布置
3.2施工防護設計
橋址距離既有鐵路、五環路U形槽及南水北調管線過近,施工過程中需采取切實可靠的防護措施。橋臺基礎施工時,采用鉆孔樁防護既有線,確保線路運營安全。梁體預制及鋼管吊裝前,在預制場地和五環路之間搭設防護墻,防止梁體傾覆影響五環路道路交通安全。南水北調東干渠工程承擔著北京市城市供水任務,需重點加強防護。根據安全評估的意見,施工考慮采用地下連續墻、土體注漿加固等措施防止土體變形引起管道損壞,確保管道運營安全。
京沈客運專線跨五環路受外部條件影響大,在保證線路技術條件的前提下,為盡可能滿足城市區域規劃、道路立交要求,對跨線結構進行了多方案比選,做到既與當地城市規劃有機結合,又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對于邊界條件復雜的立交工點,需綜合考慮各方訴求,結合施工方案合理性及施工過程中的影響,合理確定橋式結構及施工方案。
[1]TB10002.1—2005鐵路橋涵設計基本規范[S]
[2]TB10621—2014高速鐵路設計規范[S]
[3]Q/CR9603—2015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規程[S]
[4]TB10303—2009鐵路橋涵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S]
[5]陳鎖.簡支系桿拱橋施工過程分析[J].鐵道勘察,2015(3):130-134
[6]黃旺明.津秦客運專線113m簡支系桿拱橋平轉施工技術[J].橋梁建設,2012,42(3):114-120
[7]陳青.U形槽結構在五環路工程中的應用[C]∥第七次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北京:中國土木工程學會,2002:138-141
[8]原建會.城市道路上框構橋接長施工工藝[J].鐵道建筑技術,2010(增):149-154
[9]馬永強.鄭焦城際鐵路黃河大橋鋼桁梁架設施工方案研究[J].鐵道勘察,2012(3):74-77
[10]TB10012—2004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S]
[11]TB10101—2009鐵路工程測量規范[S]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Beijing-Shenyang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Cross Fifth Ring-Road
XU Jianqiang
2016-03-30
徐健強(1986—),男,2007年畢業于蘭州交通大學橋梁工程專業,工程師。
1672-7479(2016)04-0087-04
U442.5+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