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莉麗 李洪霞 趙玉鳳
?
·基礎護理·
健康教育檢核表在PICC日常生活護理中的應用
何莉麗李洪霞趙玉鳳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檢核表應用于血液科腫瘤患者PICC日常生活護理中的效果。方法:以使用PICC置管相關健康教育檢核表進行健康教育的68例患者作為試驗組;以接受傳統健康教育的68例PICC置管患者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對健康教育滿意度、留置PICC問卷測試調查評分結果合格率、帶管期間并發癥發生率,并調查臨床護士對使用健康檢核表的評價。結果:對照組患者滿意度達到69.21%,試驗組滿意度達到83.8%,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化療間歇期留置PICC問卷測試調查評分結果合格率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帶管期間發生并發癥試驗組低于對照組;72.22%和16.67%的臨床護士認為檢核表是非常有效或有效的健康教育工具。結論:完善的、針對性強的健康教育對PICC帶管患者并發癥的預防以及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健康教育;檢核表;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17.059
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因其安全、方便、導管留置時間長,被廣泛應用于腫瘤化療患者[1]。特別是以聯合用藥化療為主的血液病腫瘤患者,化療周期長、多療程的定期化療、輸血對癥支持治療、靜脈輸液支持治療,對于靜脈導管的依賴顯得尤為突出。但是患者對PICC置管后的日常認知較差,對護理知識的欠缺是患者帶管期間并發癥發生的主要原因[2]。因此減少導管留置期間相關并發癥,充分發揮PICC長期留置的優越性,增加患者的依從性,保證患者置管后安全最為關鍵。自2015年1月起針對患者健康教育認知注重自身生活、活動的影響及定時維護[3]3項重點進行完善后的健康教育,制作了PICC置管患者日常生活健康教育檢核表,減少了置管期間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1~10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留置PICC導管接受化學輔助治療的患者136例,其中男71例,女65例。平均年齡37.9歲。急性白血病79例,慢性白血病2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6例,淋巴瘤29例,多發性骨髓瘤5例,再生障礙性貧血13例,粒細胞肉瘤2例。排除有其他癌癥病史患者。患者均在我科PICC置管室置管,導管均采用美國巴德公司的PICC,在超聲引導下行改良賽丁格PICC穿刺術,均選擇肘上置管。將2015年1~5月68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將2015年6~10月68例患者作為試驗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PICC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由專業護士向患者詳細介紹PICC置管的目的、優點、適應證、價格、可能發生的并發癥等,使患者了解PICC在其療程中的意義。介紹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維護信息,利用宣傳材料、已經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等更直觀的方式,使患者易于理解,消除顧慮。在有醫囑和患者及家屬充分知情的情況下,充分告知患者穿刺中可能發生的并發癥,簽訂書面知情同意書后置管。(1)對照組置管前充分告知患者置管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及導管維護方法。對患者關注的并發癥處理方法做詳細解答。護士根據患者的情況適時做好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帶管期間的注意事項,解除患者顧慮,提高患者置管的依從性。(2)試驗組采用PICC置管后日常生活及自我觀察要點健康教育檢核表進行護理。參考相關文獻內容[4]制作檢核表內容見表1。患者在接受PICC置管后,床位責任護士按檢核表內容,逐項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并在完成健康教育后將檢核表交由患者保管。患者有特殊要求或不能理解的內容可以反復講解,多次評價。根據患者居住地域,提供就近醫院PICC置管維護和24 h應急服務信息。
1.3評價指標(1)患者滿意度調查。PICC置管患者首次出院前進行滿意度調查,共10項內容,每項評分10分,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分別計10,8,5,3分。總分≥95分,可以評價為對健康教育效果滿意,總分<95分評價為對健康教育效果不滿意。該調查表信效度經檢驗信、效度均大于0.8,符合要求。(2)患者留置PICC問卷測試調查,共10題內容,每題10分,總分≥80分,可以評價為對健康教育知識掌握合格;總分<80分評價為對健康教育知識掌握不合格。(3)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導管并發癥發生情況。(4)調查床位責任護士使用健康教育檢核表的效果評價情況。

表1 PICC置管后日常生活及自我觀察要點健康教育檢核表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2.2兩組患者PICC問卷調查合格情況比較(表3)

表3 兩組患者PICC問卷調查合格比較 例(%)
2.3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注:對照組發生并發癥17例,其中靜脈炎2例,局部感染5例,導管相關血流感染2例,導管堵塞5例,導管脫出2例,導管異位1例;試驗組發生并發癥8例,其中靜脈炎3例,局部感染2例,導管相關血流感染1例,導管堵塞2例
2.4床位責任護士使用PICC健康教育檢核表情況調查對參與本次研究的18名床位責任護士進行調查,了解其對檢核表使用效果的評價情況,認為此檢核表非常有效占72.22%,有效占16.67%,一般占11.11%。
PICC具有留置和使用時間長的特點,這就為以聯合用藥化療為主的血液病腫瘤患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保持PICC留置的安全是患者也是醫護人員面對的必需解決的問題。因此減少導管留置期間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充分發揮PICC長期留置的優越性,增加患者的依從性,保證患者置管后安全最為關鍵。
護士對相關護理內容掌握不夠,內容覆蓋面狹窄,工作繁忙時缺乏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法,都會影響健康教育的實施,使患者得不到耐心細致的指導,不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調查顯示,改進后的健康教育方式和內容,將需要護士大段陳述的內容分項羅列,既量化護士健康教育效果的標準,防止內容遺漏,提高工作效率,又避免患者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信息,使其按條目漸進式地接受信息,促進了與患者的溝通與互動,滿足患者及家屬對健康知識的需求,密切了護患關系,增加了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增加其對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護患雙方在PICC置管健康教育項目認知差異表明,護患雙方所站立場不同,在置管的不同時期,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的需求是各有側重的,因此,護士在進行健康教育時,首先滿足患者的健康教育認知需求,同時引導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表3顯示,在置管后1周和出院前試驗組合格率和對照組合格率無統計學意義,這與兩組患者在院期間能獲得醫護人員及宣傳材料直接或間接的健康教育有必然聯系;在化療期間歇期試驗組合格率高于對照組(P<0.05)。本研究針對患者的需求制定出健康教育檢核表交由患者保管,開展跟蹤教育來激勵患者或家屬的自我照顧等各種能力,檢核表便于患者信息查詢日常生活護理及日常生活自我觀察要點知識,及時給患者提供正確的護理和指導,得到管路維護和應急處理等信息,消除了由于患者記不住或理解不完全的顧慮,規范患者日常自我護理行為,對預防及降低帶管中并發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表4顯示,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少于對照組(P<0.05)。
PICC是目前患者靜脈輸液中最人性化的措施[5]。通過這一實踐可見,護士在進行健康教育時,應不斷改善、豐富健康教育形式,從患者的實際需求出發,灌輸患者自我護理觀察的內容,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提高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降低導管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工作效率,使PICC導管真正意義上達到靜脈輸液治療護理安全留置的目的,成為血液病腫瘤患者安全可接受的生命通道。
[1]馬曉燕,高玉芳,魏麗麗,等.腫瘤患者PICC導管相關性感染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1):2290-2292.
[2]曹伯茹,祁曉娜,劉彥華,等.程序或健康教育在化療期乳腺癌患者PICC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27):3300-3302.
[3]沈玲,宗慧霞.護患雙方對經外周靜脈的中心靜脈置管帶管出院患者健康教育認知差異性的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10):15-18.
[4]聞曲,成芳,鮑愛琴.PICC臨床應用及安全管理[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210-222.
[5]唐玉梅,許寧,孫晶晶,等.血液病患者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院外自我管理的方法與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14):1311-1314.
(本文編輯陳景景)
221002徐州市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血液科
何莉麗: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6-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