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軍 陳佳印/本刊記者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4年的報告顯示,中國成年人中高血壓患病率高達33.5%,但控制率僅在9.1%~9.6%之間,90%以上的高血壓患者都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心腦血管這一重大慢病中,高血壓致死、致殘率高,是最常見的危險因素,因此如何控制血壓成為我國慢病防控中的一個重大挑戰。為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史大卓針對心腦血管慢病防控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史大卓表示,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高達2.7億人左右,發病率、致殘率、致死率高,但知曉率、治療率或控制率卻十分低下。“我國心腦血管疾病呈現一個井噴的趨勢,高血壓病患者隨著血壓的增高,心血管疾病連續、直線上升,且獨立于其他致病因素。”有研究表明,血壓自115/75 mmHg 水平開始,每升高20/10 mmHg,心血管病風險增加一倍。他指出:“許多患者在沒有癥狀時,不愿長期支付高血壓藥物費用,直到出現中風、冠心病、腎功能衰竭后才就診,極大加重了醫療負擔。”
但免費提供降壓藥可以改善這一情況。史大卓舉例說:“唐山的開灤煤礦公司從2008年開始,免費向高血壓職工發放價格低廉、確實有效的降壓藥物,還進行綜合干預,包括宣傳教育和行政干預,顯著提高了職工主動控制血壓的積極性,不僅提高了高血壓的治療率和達標率,還將控制率達到了30%,接近了西方的先進水平。”他接著說,“如果我國的高血壓控制率能夠達到20%~30%,那心腦血管疾病降低一半沒有問題。”
史大卓說,以基層醫院為載體,向基層、農村、社區的高血壓患者免費提供基礎降壓藥物,看似增加了政府醫療投入開支,其實不然。他算了這樣一筆賬:“全國近2.7億高血壓患者,其中部分經濟富裕的患者大多不會用免費基礎降壓藥,可能會自己買較好的降壓藥。根據我國目前現狀,估計免費用藥人群有1億人左右,如果選用基礎降壓藥物,每年500~600元,相當于每天每人平均費用為0.3~0.5元,每年國家投入為200億左右。”他接著說,“如果高血壓患者得了冠心病、中風病等病,參照目前的診療收費標準,每人每年的醫療耗費、住院費以平均每年2~3萬元計算,這樣所節省的醫療支出至少超過投入的10倍以上,僅僅節省的醫療資源就是筆巨大的收入。”

因此,史大卓認為,根據我國國情和廣大高血壓人群的需求,結合前期流行病學研究和成本效益分析,篩選出適合普及推廣應用的價格低廉、效果肯定的基礎降壓用藥,配置在各城鄉基層醫院,無論是從國民健康考慮,還是從節省醫療費用考慮,皆是提高國民健康、節省醫療資源、利在久遠的舉措。他補充道:“只要是診斷明確的高血壓患者,即由基層醫生免費發放適宜的基礎降壓藥物,免除醫保的起始線。為避免藥物浪費,可每月發放一次降壓藥,第二次復診時,參照用藥記錄,再次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