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半年鯨吞三國家電巨頭
——今年以來,美的相繼對日本東芝白電業務、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德國庫卡、Clivet八成股權發起了三次國際收購。家電巨頭頻頻發力歐美市場,主因是中國市場遭遇瓶頸,需要對外擴大市場范圍,消化產能,并為了集團進軍機器人行業和企業轉型升級做鋪墊。業內人士表示:收購對美的而言,其產業化和規模化應用將會極具價值,加速產業化應用,有一定市場價值,但動作過于頻繁,在整合方面將面臨巨大挑戰。
國內啤酒難進高端,如何破局尋找關鍵
——近日,華潤雪花啤酒旗下高端啤酒雪花臉譜等系列產品亮相夏季達沃斯論壇,國內啤酒謀劃高端市場的迫切心態可見一斑。但由于國內啤酒布局高端的節奏過慢,導致進口啤酒山洪海嘯般沖進國內并不斷搶占市場份額。國內啤酒市場前期很多是采取以低價換市場份額的策略,消費者無法認同國內品牌的高端提價,相反能夠接受國外高端啤酒的降價。
RIO銷售下滑近八成
——2016年上半年,百潤股份預調雞尾酒業務的銷售額為3.48億元,同比下滑78%。一方面,公司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下滑了137%;另一方面,公司的存貨仍居高不下,8503萬元的庫存額度僅比去年減少2300萬元,消化庫存的速度較為緩慢。有專業人士表示,因制造方式的不同,預調酒存在“保質期”的概念,與目前火熱的白酒市場截然不同,相對更接近于快消品飲料。
班尼路品牌遭2.5億元賤賣
——上海班尼路服飾有限公司被母公司香港德永佳集團以2.5億元的價格出售,接盤方為班尼路潛在授權經銷商——上海匯業實業有限公司。班尼路的上新速度,無法和后來居上的ZARA等快時尚品牌相比,在年輕人當中漸漸失去了吸引力。開啟關店及嚴格控制存貨量的“SOS戰略”,降低了市場份額,也沒有帶來經營成效。業內人士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快時尚和電商的沖擊下,改變不大,定位在年輕人心里顯得老化。
361度海外爆款回國能否熱銷
——361度近日宣布,從今年開始將國際線的全線產品帶回國內市場,陸續上架開賣。361度國際線產品以美國及巴西專業零售商為目標客群,是定位為高端、專業的跑步產品。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海外產品和國內產品相比沒有足夠高的科技感,又無法在價格上形成優勢,在耐克、阿迪達斯霸占國內高價鞋的市場格局下,361度的海外產品線要得到國內消費者的認可,壓力較大。”
李寧蹣跚復蘇半年盈利破億元
——如果說去年1430.9萬元凈利還難以為業績復蘇正名,那么今年上半年1.13億元的凈利則可以看作是其大踏步的回歸。主要因其進行了互聯網改造傳統供應鏈,優化了門店配送配置、減少庫存,增加了直營銷售點,在站穩腳跟情況下,又積極開拓國外市場等等。上有國外品牌壟斷壓頂,下有大眾品牌低價搶市場,多渠道跨平臺提升用戶體驗,培養品牌忠誠度才是李寧的主要工作重點,打造李寧的價值之路是未來可見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