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緣
格力說自己的智能家居方案可與其他廠商兼容,但是能完美接入的卻鳳毛麟角。
只聯網,不智能
智能家居其實就是一個服務于家庭的物聯網,并不限于家用電器,其他如照明、門禁、安防系統、中央空調系統等所有能通過通信模塊聯網的設備,都屬于智能家居的一部分。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家用設備接入標準。電器廠商不愿受制于人,都是自成一派,推行自己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盡管格力表示自己的智能家居方案可與其他廠商兼容,但能夠完美接入的卻鳳毛麟角。
從目前國內廠商開發的智能家居方案來看,初始一點的一般采用“終端+設備+WiFi”方案,這其實就是最初級的設備聯網,并不能形成什么消費痛點,除了價格更高玩弄一下智能概念外,別無他用。
而高級一點的智能家居方案則已經走上了“終端+設備+云”的組合,以美的為例,控制聯網電器設備的終端是手機App,設備是美的生產的各種家用電器,云用的是阿里云的數據處理解決方案。
拋開現有廠商對于數據運用挖掘能力不談,這個組合其實已是目前傳統電器廠商最優的智能化解決方案了。
這個方案保證設備聯網正常使用是沒問題的,但有兩點弊端:
1.僅供自家產品接入,扼殺智能化
現實的情況是,消費者購買的各種電器不可能是同一品牌,這就使得整個智能家居的智能化打了折扣,甚至根本稱不上是智能家居。
2.手機終端操控,這是一個錯誤的方向
真正的智能并不是由傳統的遙控器轉成手機遙控,家用電器的作用就是解放人們的雙手,那智能家居的控制處理為什么不這樣呢?無論是亞馬遜的echo還是谷歌Google Home,全部采用了語音控制,智能家居的控制方向在未來一定會是語音為主,手機為輔。
造機器的和玩數據的
即便傳統家電廠商解決了這兩大問題,它們還是無法完成智能家居的愿景,因為這只是部分問題,并不是全部,后面的障礙還多著呢!
家居的智能化不應當只停留在家庭設備的聯網協同,更應在于全方位提升人們的生活體驗,它能替你訂好機票改簽航班,叫快遞上門取件,鏡子聯網可以推薦衣物,根據床上的傳感器探測你的體溫,自動調節空調溫度。
這一切,都需要強勁的數據分析挖掘能力在后臺做保障,而這顯然是傳統家電企業完成不了的。
因此,當前所有的家電廠商對智能家居做出的所有動作,可能最后還需要一家互聯網背景的公司來收割。這家公司很有可能是谷歌或亞馬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