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命運最不講理。
你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懶惰也是天生的,勤奮需自己努力,一放松就懶了。
——楊絳語錄
【老叔開講】聽說過錢鐘書的人都知道楊絳,她是大才子錢鐘書的夫人,但她沒有生活在錢鐘書的光環下,也沒有被他的光芒所掩蓋。楊絳的老爸是出國留學回來的律師,在父親的引導下,她從小就博覽群書,中文英文都厲害,讀大學的時候已經是學校聞名的才女。除了寫作,因為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楊絳曾先后翻譯了多部外國名著,其中,她譯的《堂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譯本,迄今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而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至今還在公演。十余年前,當所有人以為她要封筆時,93歲的楊絳為完成女兒的心愿寫了回憶一家三口數十年風雨生活的《我們仨》。此書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時,她完成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
錢鐘書去世后,楊絳以全家三人的名義,將高達八百多萬元的稿費和版稅全部捐贈給母校清華大學,設立了“好讀書”獎學金。她為人低調,心靜如水,借翻譯英國詩人蘭德那首著名的詩,寫下自己無聲的心語:“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在私塾里給大家介紹了楊絳先生,現在給大家介紹才女家的大才子錢鐘書,他不光有才,而且有趣。楊絳在《錢鐘書與〈圍城〉》這篇文章里,寫到了他許多“癡氣” 了他手舞足蹈地看《福爾摩斯探案集》,寫了他在妻子的臉上畫花臉,寫了他往女兒被窩里藏笤帚疙瘩、埋“地雷”,寫了他幫貓打架不怕天寒夜冷……卻似乎漏掉了寫他還愛看當代偵探小說(包括克里斯蒂的),漏掉了他愛看兒童動畫片,愛看電視連續劇《西游記》……錢鐘書看《西游記》與眾不同。他邊看邊學邊比劃,時而模仿孫悟空,騰云遁地,
“猴哥救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詠之歌之,不一而足,歸根到底都是源于錢鐘書的童心與童趣。
1.在錢先生八十壽辰之際,有關部門要給這位學術權威舉行盛大的慶祝典禮。對此,錢鐘書先生委婉而堅決地謝絕了。事后,有人問錢老為何拒絕舉辦這一慶典,錢鐘書先生淡淡地說:“不愿花不明不白的錢,不愿見不三不四的人,不愿聽不痛不癢的話。”
2.有權威人士年初二去錢家拜年,一番好意也是人之常情,錢家人都在做事,放下事情走去開門,來人說了句“春節好”就要跨步進門,錢先生只打開一道門縫說:“謝謝!謝謝!我很忙!我很忙!謝謝!謝謝!”
那人當然不高興,說錢鐘書不近人情。事實上,錢家夫婦真是在忙著寫東西。他們最怕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工作計劃被一些“富貴閑人”打亂了。
3.1994年10月30日,是夏衍先生的生日。當時,錢鐘書和他一樣,也因病住院了。夏衍便讓女兒給錢鐘書送去一塊蛋糕。錢先生胃口大開,興致勃勃地坐在病床上吃蛋糕。偏巧在這個時刻,一名攝影記者悄悄溜進病房,跪姿偷拍。開始拍時,錢先生背對記者,沒有理會,大嚼如初。
漸漸地,這名記者膽大起來,轉到錢先生的正面拍攝。措手不及的錢先生為了保護尊容,撩起被子,連頭帶蛋糕一起捂進去,全然不管奶油弄得滿被子都是,惹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
4.上世紀80年代以后,錢鐘書先生在國際上聲譽大振,成為了一位國際知名度很高的大學者。國內18家電視臺聯合拍攝《當代中華文化名人錄》,酬金優厚,參加者可謂名利雙收,錢鐘書卻不愿參與其中,笑著對前來
閃爍,閃爍,讓你鬼精鬼精的點子閃出來,怎么搞笑怎么答,怎么聰明怎么答。來信請寄《作文大王》“老叔私塾”收。也可以掃封面上的二維碼,告訴我們你的答案,回答出彩者有機會和四寶團來個親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