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
上周末并無太多實質性的利空,無非就是索羅斯唱空中國、逆回購到期資金面趨緊等消息的泛濫。關于資金面,筆者做了一個大體的統計,進場的資金包括養老金、產業基金等,離場的資金包括套現離場的資金、交易費用等,得出來的結論是:2016年資金面大體是均衡的,進出基本打了一個平手。除非后期貨幣政策出現明顯的轉向,從寬松到收緊,否則認為資金面不充裕的理由是靠不住的。但是,唱空經濟的聲音也絕非今天才有,而筆者認為,2016年很有可能就是經濟觸底的一年,許多實體的回報率已經具備較好的吸引力,后期肯定會吸引資金脫虛向實,帶動基本面的回暖。
筆者并沒有跟風唱空,反而是較為樂觀,為什么?首先經過幾輪股災可以看到,大跌之后遍地都是黃金,沒有一次例外;其次,市場并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相反,機會有很多,例如鋰電池、充電樁等明顯處于業績爆發期的板塊表現可以說并未受到大盤的太大影響,不少優質個股屢破新高。熊市很多人選擇空倉觀望,不可否認這是一種策略,不過筆者更傾向于找到處于爆發期的板塊及個股,并且相信這些品種可以穿越牛熊。
就市場本身而言,這一周并沒有特別的看點,大盤縮量嚴重,指數連續數天橫盤波動,盤面給人的感覺是異常的沉悶。前期走強的無人駕駛,虛擬現實等板塊由于已經漲幅過高,近期也都偃旗息鼓。只有鋰電池、充電樁等確實有業績的支撐的板塊能夠喚起一點資金的認同,盤中走勢稍微活躍一點點。
從消息面上看,本周確實有不利的一些消息,比如8000億逆回購到期、債市風暴等等,但是我們同時可以看到,針對這些問題,管理層還是不斷出手,細心地呵護整個環境,比如針對本周逆回購到期資金面趨緊的問題央行再次維穩資金面,開展2670億元MLF操作,這也體現了2016年管理層的核心思路是就是確保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周大盤連續縮量是之前沒有的現象,很多人說這個地方會繼續殺跌,筆者認為這種概率微乎其微,原因包括;第一,國家隊手上籌碼有2萬億,現在絕對是市場中最大的主力,因此完全可以通過控制銀行、保險等藍籌板塊來調控市場的節奏,要大跌的時候托住,要猛漲的時候打住,讓指數保持在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范圍內波動。第二,量能的萎縮說明多空雙方都沒有繼續廝殺的斗志了,市場逐步進入一個相對低迷的時期。有心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每次股災之后出現的嚴重縮量是不是都是變盤的信號,如果之前都是,那·么這一次也不會例外,這就是所謂的地量見地價。
綜上,筆者認為5月的機會應該是比較確定的,關注的重點放在新能源汽車、次新股中一些盤子較小業績處于爆發期的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