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然
[摘 要]本文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分析了如何通過豐富企業的文化內涵,進而促進企業長遠健康地發展,包括正面導引、追求精益、深化內涵等內容,為企業提升軟實力。
[關鍵詞]企業;文化;正能量;發展
企業的文化內涵,指的是企業長期運行以來養成的精神文化氛圍和風貌,它不僅僅是企業歷史和底蘊的體現,也能深入地感染企業員工的精神氛圍,增強員工的使命感、榮譽感,成為企業良好運行的潤滑劑,提升社會的和諧程度。企業的文化內涵促成了員工本身和企業更良好的結合,只有最優秀的文化,才會誕生出最好的企業。那么,如何才能豐富企業的文化內涵?
一個企業的文化內涵,關鍵在于三個字——“正”、“精”與“豐”?!罢贝淼氖恰罢芰俊保虻摹⒄x的文化才會帶來正面的精神風貌;“精”代表精益求精的取向選擇,從而誕生出優秀的、有感染力和強大推動力的企業精神;“豐”代表的不僅是豐富的內容,更是豐滿深刻的內涵,只有沉積出最豐厚深湛的底蘊,才能讓整個企業健康長久地發展。
一、正向導引,提升正能
什么是“正能量”?正能量原本是一個物理學名詞,以真空能量為零,能量高于真空的物質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質為負。最早利用“正能量”一詞來描述人們心理狀態的是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他在著作《正能量》中,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從本質上,“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就今天來說,“正能量”所代指的范圍也變得越加廣泛,一切能使人健康向上、符合社會群體道德和價值觀的,能夠推動國家和社會健康有序發展的概念、思想、精神和力量,都可以被稱之為“正能量”。
企業的文化雖是以推動企業發展為目的,但只有能長期健康有序的推動進步,并維護個人的權益的“正能量”文化才應當是企業文化的硬性標準。如果單單是金錢和物質的刺激就會像興奮劑,固然能夠讓企業一時間爆發出驚人的力量,但長期依賴只會損傷企業的健康與活力;只顧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的價值觀,就會偏離社會主義方向,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還會影響企業形象;而只顧眼前利益的價值觀,就會急功近利,使企業失去后勁。只有把“正能量”這個元素作為核心,才能像健康的食物與合理的運動對人體的作用那樣,讓企業越來越健康,越來越有活力,平穩有力地發展下去。
作為國有企業,以有益于國家和社會為基本宗旨,始終將堅持國家利益和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文化理念,才是最優秀的文化內涵,即最核心的正能量。以此為基礎的健康的思想、凝聚的信念、符合道德觀念的行為都是健全員工心態,推動企業發展、社會和諧的正能量的一部分。
“正能量”是企業員工所喜聞樂見的,只有讓每個企業員工都真心認可并喜歡企業的文化,并在其中收獲更多的開心與活力,才能讓企業這個員工的“大家庭”走得更高、更遠、更有力量。
二、以人為本,追求精益
企業文化是一個大的概念,它普遍存在于每一個企業集體之中,哪怕不專門引導和發展也是一樣,因為只要人的群體存在,文化就存在。事實上,任何一個有點歷史的企業,文化本身就是豐富的,但是這些文化的生成大多是自然而然的,其中部分自然發展出或是某些錯誤決定下形成的企業文化并不可取,因而這些東西都需要后來者去篩選、導正和去除,我們應該培養、宣揚和保留的,是其中最精華、最能提升積極性的部分,即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追求更加精益的文化內涵。
企業文化受到“人”的因素的影響,是多方向的、各種思想的結合,它成就于人,也影響著人。總的來說,以人為本是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石,企業中所有的管理活動都必須以員工為主體,一切脫離員工為主體的管理將都是空洞的。企業文化與員工的思想狀況息息相關,在以人為本為基礎的出發點來說,寧缺而毋濫。
有句話說得好,“小勝憑智、中勝憑德、大勝憑道”,“道”即為整個企業的文化、信念與風格?!熬媲缶背珜У氖且环N嚴細工作和處事的方法態度,“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任何工作都應力求完美,細節決定成敗,而對企業文化的建立和雕塑更應如此。
如果將以人為本和精益求精兩者結合起來,正好是企業管理和文化建設的精髓所在,前者強調的是人,而后者強調的是具體事物和文化。將兩者融入到企業中,充分發揮全體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形成企業核心價值觀和核心競爭力,使企業發展永立于不敗之地。
三、豐富內容,深化內涵
正如前面所說,正面的、精益求精的文化才是企業所需求的文化,當這樣的文化慢慢豐富起來之后,員工就能在各個方面受到它的熏陶,讓企業的步子邁得更堅實、更有力。
如果通過表層——物質文化;幔層——行為文化;中層——制度文化;核心層——理念文化這四個層次,企業文化這個大的概念就由淺入深,像剝洋蔥一樣被完整地展現剖析了出來。由此我們來談談如何推動正面的、精益求精的企業文化向著更深入的方向發展,來豐滿企業的文化內涵。
最外層的是企業物質文化,它是企業文化的外部表現形式,是由企業員工創造的產品和各種物質設施等構成的文化現象,像標語、公司名字之類。這類文化最容易被外力介入而改善或是變壞的文化結構,也是改善影響企業文化的關鍵著力點,只是除了一些如品牌這樣擁有深遠歷史積累的特殊文化,它的影響范圍很難變得足夠深遠悠長,但它卻仍然是深化企業文化內涵的重要基礎。
其次就是企業的行為文化,即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學習娛樂中產生的活動文化,包括企業經營管理、教育宣傳、文娛體育等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行為文化是企業經營作風、精神面貌、人際關系的動態體現,也是企業理念的折射。與物質文化不同,行為文化的形成是一個較長期的過程,其中有高尚也有平淡,高尚的光輝萬丈,用飽滿的形象感染著周邊的人,這就是模范形象,而平淡的,則是普通的員工行為。這些模范形象使企業的價值觀“人格化”,他們是企業員工學習的榜樣,行為常常為企業員工所仿效。但真正能體現企業文化整體水平的,又恰恰只是其中最平淡的部分,即員工的行為。要深化和豐滿這一層文化的著力點,還在于充分發揮企業模范形象的作用,讓正向的、精辟的企業文化向著能體現企業文化整體水平的員工行為轉化。
企業制度文化是得到企業廣大員工認同并自覺遵從的由企業的領導體制、組織形態和經營管理形態構成的外顯文化,是一種約束企業和員工行為的規范性文化。制度文化是物質文化以及行為文化的發展和深入,它將有正面意義的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固定下來,成為企業本身的制度和要求,讓這些正面的部分能夠長期的延續下去,將一時的影響力深化為對整個企業長期的影響力??梢哉f,制度沒法隨便建立,但只要建立了,它就會成為企業文化的中堅和核心,以強制的約束力讓這份文化發揮長期的影響力。
當然,制度文化雖然非常重要,但它仍舊不是企業文化最深層的部分,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文化觀念和精神成果,是一種深層次的文化現象,這就是企業理念文化。企業理念文化是企業文化中最深層的部分,也是最有感染力,最深刻的部分,在整個企業文化系統中,它處于核心的地位,它的本身就代表了企業文化的豐滿和深刻,這種力量甚至勝于之前三項的總和。
企業理念文化通常包括企業使命、企業愿景、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等內容,它也是企業意識形態的總和。事實上,企業的理念文化是唯一無法一蹴而就的進行干涉和影響的部分,但在前三項中確定正面的,精益求精的道路之后,時光的力量就會自動將其豐滿補完,這就是豐滿深化企業文化最王道的手段。
綜上三點所述,企業的文化內涵,即是思想和精神的不斷深化延伸,只有牢牢站穩思想的陣地,以人為本,以正向的、精益求精的精神為基礎,由表及里,不斷地深化和發展下去,直至企業文化變得豐滿,方是真正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