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積會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江門供電局,廣東 江門 529000)
變電站500kV均壓電容器介質損耗超標的原因分析
陳積會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江門供電局,廣東 江門 529000)
變電站500kV均壓電容器存在一定程度的介損超標問題,對此有必要以試驗的方式對均壓電容器的介質損耗進行測量,深入分析介質損耗問題,通過多重數據的分析來總結介損超標的原因。
變電站;500kV均壓電容器;介質損耗;超標;原因分析
500kV電力系統屬于高壓系統,通過介損試驗,測試tanδ-U曲線,可以更為精準、客觀地反饋出電氣設備的現實特征、絕緣程度等,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已經對均壓電容器損耗角做出了明確規定,并明確指出了變電站現場有必要進行介損試驗,同時通過測試tanδ-U曲線,從而得出電容器的絕緣水平,進而判斷整個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態。
介質損耗因數是對高壓線路中電容器絕緣度檢測、測量的關鍵指標,在測算出介損值的同時來得出絕緣體有無進水、受潮、受腐蝕等問題。長期的實踐證明,如果實驗現場出現了高強電壓、磁場等的擾動,則個別均壓電容器則可能產生Carton效應,介質損耗試驗通常只適合于高壓電力系統。
介質損耗測量中一般是將絕緣介質視作一個并聯電路,由等值電阻R、電容C并聯而成,這樣通過絕緣介質的電流I也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它們分別是流經電阻與電容的IR、IC,他們分別為有功電流與無功電流。其中介損P同損耗角δ之間存在一定關系:
P=UIR=UICtanδ=U2?Ctanδ
Tanδ-----介質損耗因數
P------介質損耗
U-----被測電容器交流電壓大小
?--------電源角頻率
具有合格絕緣度的tanδ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不會由于外部電壓的上升而對應增加,如果絕緣體中存在某種問題,例如:出現了氣體孔隙、間隙等,就意味著tanδ會受到電壓變化的影響。
2.1 介質損耗常規性實驗
主要圍繞500kV變電站的均壓電容器開展介質損耗試驗,具體選擇正接線實驗法,具體按照以圖1所示來接線。
經試驗得出:其中5012號與5013號斷路器的均壓電容器介損值有所變化,超出了正常的實驗數據,其中Α相兩端、B、C相TΑ側的介損值遠遠超出以往每年的實驗數據,此電容器采用油紙絕緣材料,所得出的tanδ值已經超出了0.5%,超出了規定數值。
2.2 高壓介質損耗試驗
實際的電容器介損實驗開展過程中,測量出的介質損耗量超出常規標準的情況屢次發生,經過綜合分析得出,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實驗現場周圍存在多種干擾性因素,例如:強電場、強電壓等,它們將釋放出大量的干擾性因子,會對電容器絕緣度的準確判斷帶來不利影響。
對此,相關實驗人員于試驗現場重新鏈接處一個介損試驗電路,配置了調壓器,并進入單頻調壓模式,將頻率設置為50Hz,經過檢測得出,介損數值小于0,從而可以得出被試驗現場有大量的干擾性因素,例如:強磁場、強電場等,而且實驗電壓不能有效抵抗這種不良干擾,才導致了介損數值較低,趨向于負值的情況。如果將頻率調高10Hz,并對應提高試驗電壓,所測出的介損數值則顯著下降。總的來看,均壓電容器是因為受到絕緣介質Garton效應的影響,才出現了高壓介損抄表現象。
對于此問題,決定開展抗干擾高壓介損實驗,根據實驗現場的具體條件,決定采用標準電容器,電壓等級:160kV,具體采用以下接線模式(見圖2)。
圍繞電容器進行介損測試,具體的測算方法為:分別對其進行升壓、降壓,然后分別對應測出不同電壓等級下的介損值,根據試驗得出的數據,對應繪制出均壓電容器的tanδ-U曲線,通過分析曲線圖總結出:試驗電壓上升時,介損tanδ下降;相反,如果試驗電壓處于平衡狀態,介損值也逐漸趨向穩定。
2.3 實驗數據與結論分析
參考上面的實驗過程、得出的數據以及所繪制出的tanδ-U曲線,綜合分析能夠得出:選擇抗干擾技術,頻率設定:50+1/-1Hz,電容器電壓調高,介損值tanδ慢慢下降,電壓值為50kV時,介損值則逐漸趨向于平穩,電壓值較高時所測出的介損值控制在0.5%以下,試驗發現即便試驗電壓的升與降,都不會對被檢測電容器的電容量帶來較大影響,這意味著被測試的電容器絕緣性能佳,這是因為油紙絕緣電容器出現了Garton效應,使得絕緣介質內的帶電雜質布局結構發生變化。
當電力系統處于常規狀態時,高壓斷路器的兩極則在相同電位,長期的運轉,由于電容器內部有大量的帶電粒子,在紙纖維的阻礙、控制下,這些帶電粒子將游動在介質內,通常來說低試驗電壓狀態下,介損值會明顯上升。相反,實驗電壓逐漸上升時,紙纖維則不會產生過大的阻礙功效,帶電粒子此時則能朝著電容器的兩極慢慢聚集,帶電粒子不會產生過大的做功作用,對應的介損值也隨之下降。當試驗性電壓持續上升時,帶電粒子則能夠聚集在電容器的兩端,對應的介損也將處于平穩狀態。
通過上述實驗能夠看出,一般狀態下的均壓電容器介損實驗,如果有介損值超標問題,就應該試著通過提升實驗電壓來開展介損測試。如果試驗電壓較高,對應的介損值較低,且達到規程值以下,此時試著提升電壓,如果介損值依然處于平衡狀態,就認定出現了Garton效應,對此能夠得出各項電氣設備絕緣性能處于正常狀態。
500kV均壓電容器,介損主要包括:內部連線損耗、介質損耗兩大部分。電容器額定電流相對較小,其中連線的電阻也相對較小,對應的線損也較小,使得介損為主體損耗,介損同時又具體包括以下幾大類:電容器紙損耗、局部放電損耗等。其中Garton效應也是影響電容器介損的一大因素,該效應的具體原理為:內含紙的絕緣介質內,介損值會受到電壓高低的影響,通常來說電壓值越低,對應的介損值變化幅度越大,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紙纖維的阻礙性作用。低電壓狀態下,介質內部存在細小的雜物、雜質,這些雜塵逐漸游動在介質空間內,導致極化損耗對應上升,相反,電壓升高時,微小雜質聚集在電極兩側,對應的介質損耗值則將下降,電容器正是因為受到Garton效應的影響,才導致其測出的介損值無法客觀地折射出設備的運行狀態,從而需進行高壓介損測試,同時,測繪出tanδ-U曲線,通過觀察曲線的變化對應得出精準結論。
介損因數是用來評判均壓電容器絕緣度的關鍵指標,介損值的高低能夠反映出絕緣體的絕緣質量,經過多重試驗以及tanδ-U曲線的繪制,最終得出結論:被檢測的均壓電容器由于受到各種內外因素的干擾,產生的Garton效應等的影響,從而導致了介質損耗超標問題。
[1]陳志勇,閻春雨,張建忠.電流互感器髙電壓介質損耗因數tanδ的測量[J].河北電力技術,2012,24(05)∶33-34。
[2]王曉輝,李合民.提高試驗電壓測試斷路器均壓電容介損真實值的探討[J].河南電力,2015(12)∶26-27.
[3]閆立秋,孔令明,李立生.SF6開關均壓電容器介損測量時的強電場干擾及消除方法[J].山東電力技術,2013(12)∶60-61.
[4]劉堅,曹俊嶺,周興飛.變壓器差動保護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的接線方法[J].電工技術,2009(07).
[5]劉駿.淺析電流互感器的準確度等級對電網設備安全的影響[J].科技資訊,2013(04).
10.16640/j.cnki.37-1222/t.2016.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