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冉
(福州大學,福建 福州 350000)
淺談福州地區智能配電網“三遙”遠程終端電源優化
陳冉
(福州大學,福建福州350000)
文章通過分析當前福州地區智能配電網背景下,“三遙”遠程終端的電源在實際電網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對比現行配電“三遙”遠程終端電源技術類型,提出了優化配置的方案。
智能電網;“三遙”終端;電源模塊
調控一體化系統作為建設智能電網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在福州地區智能配電網中深入應用。作為調控一體化的基礎,“三遙”(遙測、遙信、遙控)遠程終端的可靠性直接影響到整個智能配電網運行狀況。為了保證“三遙”遠程終端有良好的工作狀態,置備高穩定性、高可靠性的“三遙”遠程終端電源尤為重要。
1.1現狀概述
目前,福州地區配電網中高壓開關配套的操作機構有電磁操作機構、彈簧操作機構和永磁操作機構。針對不同的操作機構,“三遙”遠程終端的電源設置也不同。
彈簧操作機構:輸入電源取自智能配電站所10kV母線電壓互感器二次側為電源(AC100V),經“三遙”遠程終端電源模塊或10kV開關柜內電源轉換為DC48V電源。
永磁操作機構:輸入電源取自智能配電站所10kV開關柜線路電壓互感器二次側為電源(AC100V),經電源模塊轉換為DC220V或DC110V電源。
電磁操作機構:輸入電源取自智能配電站所10kV開關柜線路電壓互感器二次側為電源(AC100V),經電源模塊升壓為AC220V電源。
1.2存在的問題
倒閘操作:日常倒閘操作過程,如先將智能配電站所電源點斷電,“三遙”遠程終端即失電,該智能配電站所后續“三遙”操作均無法進行。
運行方式調整:為了提高供電可靠性,福州地區智能配電網以多聯絡環網為主,電網運行方式靈活多變。對于電源取自智能配電站所進線PT的“三遙”遠程終端,若運行方式調整將環路開斷點設置在該進線開關時,“三遙”遠程終端也面臨失電的情況。
故障處理:智能電網要求調控一體系統在故障情況下,實現故障快速定位、隔離并恢復非故障區域供電。然而當一次設備故障失電時,電源同時失電,使“三遙”遠程終端失去作用。
(1)蓄電池[1—2]。蓄電池電源主要包括鉛酸蓄電池、膠體電池和硅能電池。
(2)鉛酸蓄電池是傳統的儲能裝置。主要由正極板、負極板、硫酸、隔板、槽、蓋組成,正負極分別焊成集群,被廣泛用于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優點:能量密度高、技術成熟、通用性好、成本低等;根據需要,單體電池相互串、并聯,構成具有一定拓撲的電池組。缺點:受溫度影響大,造成環境污染等。
(3)膠體電池。其出現于1890年,它以乳白色半透明的凝膠狀電解質代替硫酸液體電解質。實驗和工業實踐證明,硫酸液膠體化后能呈現許多跟溶液狀態不同的性質,運用得當可改善蓄電池的性能。優點:具有較強的深放電性能,溫度適應性較好;比普通鉛酸蓄電池更安全環保。缺點:成本高,內阻相對較大。
(4)硅能電池使用一種稱之為“液態低鈉硅鹽化成液”的,全新概念電解質,這種電解質經科學配備,且在1萬高斯的磁場中進行磁化,將這種電解質加入由生極板組裝的電池內進行電池化成,制造出硅能蓄電池。優點:大電流放電能力極強,使用壽命長,電解質環保。缺點:造價高維護工作量大。
2. 2 超級電容
超級電容器包括雙電層電容器(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EDLC)和法拉第準電容器2大類。其容量可達到法拉級甚至數千法拉。是一種介于蓄電池和常規電容器之間的新型儲能元件。EDLC超級電容器是一種高能量密度的無源儲能元件。其多孔化電極采用活性炭粉和活性炭纖維,電解液采用有機電解質。工作時在可極化電極和電解質溶液之間界面上形成了雙電層中聚集的電容量。其多孔化電極是使用多孔性的活性炭,有極大的表面積在電解液中吸附著電荷,因而將具有極大的電容量并可以存儲很大的靜電能量[3]。是一種儲能巨大、充放電速度快、工作溫度范圍寬、使用壽命長、免維護、經濟環保的儲能系統。
3.1優化方案設計原則
針對目前福州地區配電網中電磁操作機構、彈簧操作機構和永磁操作機構,3種高壓開關配套的操作機構的特性,文章對“三遙”遠程終端電源有不同的要求。
在選擇“三遙”遠程終端電源配置方案時,首要考慮以下3方面問題:輸入電源功率容量是否足夠;瞬時大功率輸出時輸入電源工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若后備電源采用電池或電容的容量或者儲存的能量是否足夠。
另外,當主供電源供電不足或消失時,電源模塊應能自動無縫切換到后備電源供電并給出告警信號,當使用蓄電池作為后備電源時,應具有遠程/定期活化功能切換至后備電源供電,定期活化周期和活化時間可設,并可上傳相關信息。
3.2后備電源選型對比
如表1所示,結合福州地區氣候,綜合環境特點和后備電源性價比,對于“三遙”遠程終端的后備電源優先考慮采用閥控式鉛酸蓄電池和高壓超級電容。

表1 幾種蓄電池與超級電容特性比較
3.3優化方案模型
依據優化方案設計原則和后備電源選型對比,如圖2所示,在目前福州地區智能配電網“三遙”遠程終端電源的原有配置上進行改造。
綜上所述,通過對福州地區智能配電網“三遙”遠程終端電源新增電源管理模塊,增加了主供電源選擇,以及引入后備電源保障,大大提高了系“三遙”遠程終端電源的安全性、有效性、供電可靠性等重要的技術和質量指標。而且,可以針對不同等級供電區域,不同等級的智能配電站所,選擇引入電源管理模塊的主供、后備電源,使資源更加合理化。若后期實踐中在電源管理模塊中加入相應監測及傳輸模塊,實現遠方監控,將使“三遙”遠程終端電源也形成智能化閉環管理,助益福州地區智能配電網建設。

圖2 三遙遠程終端改造結構示意
[1]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固定型閥控密封式鉛酸蓄電池:GB/T 19638.2—200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5.
[2]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電力系統用蓄電池直流電源裝置運行與維護技術規程:DL/T 724—2000[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
[3]陳永真.超級電容器原理及應用—中國電源學會第15屆全國技術論文集[C].上海:中國電源學會,2004.
[4]朱毅勇. 配電自動化中的電源問題[J].電氣時代,2007(1):105-106.
Discussion on power optimization of“three remotes”remote terminal of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Fuzhou area
Chen Ran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000,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of“three remotes”remote terminal in Fuzhou are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grid, and compared current technology type, the optimization allocation program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telligent grid; "three remotes" terminal; power supply module
陳冉(1987— ),女,福建福州,本科;研究方向:通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