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彥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商業銀行領域當中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進步。在商業銀行的經營發展當中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掌握與了解金融風險的形成原因,從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對策進行防范以保證商業銀行良好的金融安全,這對于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發展具有很大的益處。
【關鍵詞】國有商業銀行;金融風險;原因及防范策略
自我國加入WTO 以后,我國金融業面臨著機遇又承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加上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的逐步深化,尤其是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金融風險成為最具影響的社會風險,金融風險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何有效地防范控制金融風險,已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面對的課題。然而,要有效地防止金融風險的發生,就必須對我國現階段金融風險的種類、特征有一個準確的認識,才能找出有力的解決策略,以保障金融安全。
1、國有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的基本現狀
1.1 信用缺失。我國當前很多國有商業銀行都在對個人信貸業務進行大力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原本不符合信用卡發卡要求的人在日以寬松的信用卡發放制度之下都擁有了信用卡。如果是收入不足以支撐信用卡還款的人拿著信用卡進行消費之后卻銷聲匿跡,銀行對于這些數額并不很大的欠款往往缺乏有效的方法進行追回。
1.2 房貸車貸風險。
1.3 信貸投放過快。在銀行經濟賬戶與資本之間往往有一定的雙順差存在,國外資金能夠通過很多渠道向我國市場中流入。商業銀行為了更好的應對外幣流入所造成的影響不得不對基礎貨幣的市場投放進行增加。
1.4 金融行業與政府問題。我國的國有商業銀行在改革開放之后實現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在國有商業銀行大規模整改之后仍然會受到地區經濟發展和地方政府的影響。
2、國有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的形成原因
2.1 內部因素
(1)運行機制缺陷。我國當前國有商業銀行之所以會形成較大的金融風險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在運行機制的方面國有商業銀行也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和問題,例如國有商業銀行缺乏良好的約束機制和有效的激勵制度。基于當前這種制度使得商業銀行對剩余的索取權無法有效的進行占有并且不需要對經營風險進行承擔。
(2)體制安排缺陷。在我國當前的國有商業銀行的體制安排方面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始終沒能有效的解決商業銀行產權制度安排方面的缺陷,國有資產所有權的代表問題由于需要對國有資產的責任進行承擔因而始終使虛置了所有權的所有者。
2.2 外部因素
(1)市場環境變化。國有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使得市場環境的變化也更為巨大。我國的經濟在經濟改革之后實現了巨大的增長,而金融機構的貸款余額也實現了更為巨大的增長。在金融危機影響下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中很容易對我國的產品出口造成阻礙而使投資收益率發生下降。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國企將會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局面以至于國企依靠銀行信貸支撐卻難以對商業銀行的債務進行償還而提升了金融風險。
(2)國企改革重組不規范。我國國有企業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實行的重組和改革在改善經營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隱患和風險。企業抽空優質資產而懸空商業銀行債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行為,因此在商業銀行無處討債的情況之下也會造成社會整體信用環境的惡化,這樣在降低了國有企業和商業銀行之間信用關系的同時也會將給國有商業銀行帶來更加嚴峻的金融風險。
3、國有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的防范策略
3.1 掌握風險管理理論
在國有商業銀行當中的風險管理是在人們對風險意識的不斷提高和商業銀行業務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得到的,基于難以繼續有效發揮作用的負債風險管理和資產風險管理而產生了資產負債風險管理理論。在該理論當中對于協調與管理負債業務和資產業務十分重視,而在此基礎上我國商業銀行后來又采取了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模式。隨著商業銀行在風險管理的技術和理念等方面的金融工程學和表外風險管理理論促使了在質疑理論基礎上的一些新技術和心思現的產生,從而使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與提升。隨著金融危機認識的不斷深入人們開始認識到并不是由單一的風險所造成的損失,其中同樣包含著市場風險和信用風向等很多不同的在國有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的有效方法過程中首先需要對金融風險形成原因進行細致分析。金融風險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受到了內部原因以及銀行內部原因的影響,治安影響及金融投機及信用滑坡及社會沖擊及行政干預以及經濟震蕩等因素都是主要的社會原因,在商業銀行內部原因當中則主要包括了道德風險及管理失控及工作失誤及經營粗放以及體制連帶等因素。同時應當對金融法規進行大力的宣傳并且對應急方案制定和定期分析研究等工作進行不斷的加強,這樣才能夠使國有商業銀行具備更為良好的能力來應對與防范金融風險。
3.3 重視潛在金融風險
在對國有商業銀行金融防線進行防范的過程中必須對一些相關方面的問題加以重視,銀行資產質量的惡化與新產生的不良資產有著很大的關系,而通過分離不良資產和成立資產管理公司較大的緩解國有商業銀行承擔的風險和壓力卻無法使這些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因而近年來越來越多出現的不良資產受到了人們更高程度的重視。
3.4 建立有效的金融風險預警機制
首先,建立一套嚴密、高效的金融風險預警系統,對防范金融危機至關重要。金融機構要建立完善的貸款檔案,真實并詳細地記錄貸款的發放、管理、回收情況,建立金融風險防范分析機制,密切地關注風險早期的預警信號,來把握風險。其次,要加強金融監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逐步放松金融管制,強化監管,提高金融管理當局的管理能力,減少其有限理性,保證市場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公開;銀行內部要不斷完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機制,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組織的監督鑒證、評價作用;國際上加強金融監管的合作,處理好保持自身特色和國際協調合作發展的關系,提高影響力。監管內容要包涵所有從業的銀行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從機構的市場準入到市場退出的全過程的經營活動;要改變監管方式,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及法律手段有效結合。
4、結論
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需要一個良好穩定的金融市場環境,著對于我國整體經濟市場的發展態勢也有著直接的影響和作用。因此國有商業銀行作為金融市場中的重要主體必須對經營和發展過程中的金融風險給予更高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馬宇佳,龐文碩.淺談國有商業銀行金融風險防范[J].現代經濟信息,2014,12:
[2]許峰.我國國有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的成因及其防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07:88-89.
[3]南彥,顧文琴.淺談銀行防范操作風險產生的原因及對策[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