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
【摘要】水資源是人類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是生命的源泉,飲用水的水質更是與人體健康水平息息相關。我國水資源嚴重不足,其中水質性缺水問題尤為突出。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地區,近年來雖然飲用水水質狀況得到很大改善,但是由于飲用水來源、輸水渠道、人為性因素等原因,我國農村地區飲用水水質整體狀況仍然不容樂觀。不良的飲用水水質狀況直接影響了占我國人口近半數的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狀況。因此農村飲用水水質安全問題亟待研究。
【關鍵詞】農村; 飲用水 ; 水質安全
1、研究農村飲用水水質安全問題的意義和重要性
人體中,超過90%的部分由水組成,其中除了少部分水來自于食品中的水分外,絕大部分來自于人的日常飲水,因此日常飲用水的水質狀況對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影響十分巨大。我國農村地區飲用水的水質狀況近年來雖然有所改觀,但仍舊不容樂觀。而且水資源作為一種人類的必須資源,隨地域而分布,人本身對其并不具有選擇性。中國農村人口數量占世界人口總數的一成有余,因此通過對農村飲用水水質安全狀況進行研究,以針對性舉措改善農村飲用水水質狀況刻不容緩。
2、我國農村飲用水水質安全狀況
全國愛衛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農村總人口約為6.7億,其中超過40%的農村人口面臨嚴重的飲水困難,除了我國水資源短缺和水資源地域分布不均的原因之外,水質性缺水也是造成大量農村居民飲水困難的重要原因。造成農村地區的水質惡化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下面就分別做具體分析。
2.1 農村地區飲用水水污染嚴重
我國農村地區水污染普遍比較嚴重,水污染來源主要有農村生活污水、牲畜糞便、農藥化肥、以及工業污水。許多農村地區由于缺少統一的排水系統,大量生活污水不經處理就排入地表徑流,造成農村地區地表水體大規模污染;農藥化肥也是農村地區水污染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藥化肥大量使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農田化肥的使用量已經超過每平方公頃350千克,一些化肥從土壤滲入地下進入地下水體,一部分則隨地表徑流進入地面水體,化肥中豐富的氮磷鉀元素造成湖泊水庫水體富營養化,藻類大量繁殖,水體缺氧并使水生物死亡,最終導致水體進一步惡化。近年來,隨著我國重化工廠向城郊農村地區搬遷,工業污水也成為農村水污染的一大污染源,由于工業污水中往往含有重金屬等有害元素,很難在自然條件下分解,不經處理排放往往會污染地下河地表水源,對飲用者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2.2 農村地區飲用水礦物質種類及狀況普遍不容樂觀
調查發現我國低下水普遍存在氟含量超標、砷含量超標、苦咸水比重大的問題,許多農村地區直接抽取地下水不經處理就供人畜飲用,很容易造成這些有害元素在人體內富集,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目前,我國華北、西北、和華東長江以北地區是高氟水的重災區。人長期直接飲用高氟水輕則出現氟斑牙,重則出現氟骨病,造成人體骨質疏松、變形,難以承擔高強度勞動,而且難以治療。一些高氟水源地區兒童佝僂病和癱瘓發病率遠超正常地區,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和地方發展。我國砷含量超標的水源地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北、山西及內蒙古地區,砷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砒霜,是一種劇毒物質,并具有強致癌性,長期引用高砷水,不僅容易出現砷中毒,而且會使人多種組織器官出現癌變。苦咸水就是鹽分含量超標的水體,主要分布在我國華北地區,土壤鹽堿化就是長期使用苦咸水灌溉的結果。
2.3 農村地區飲用水供水方式落后水處理設施短缺
除了水污染和先天性水體化學元素的缺陷外,我國農村地區飲用水供水方式落后和水處理設施欠缺也是造成我國農村地區飲用水水質不佳的重要原因。近年來,隨著國家重視程度的提高和相關投入的加大,一些農村地區已經實現了集中供水和低下輸水,但是許多偏遠落后地區的農村供水系統仍然十分落后。許多農村地區直接使用河湖水作為人畜的飲用水源,對于地表水源的引用等級并未做明確鑒定。輸水渠道以開放式露天水區為主,輸水過程中會混入大量污染物、有害物質。飲用前也僅僅做簡單加熱處理,雖然能殺死水中細菌和微生物,但水中有害物質卻難以祛除。華北地區,許多農村地區自建機井作為飲用水水源,對井水水質缺乏檢測,更是缺乏有效的水質凈化,無害化處理設備,導致水中有害化學元素進入人體。
3、如何改善農村地區飲用水水質狀況
對農村地區飲用水水質狀況地改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著手,進行治理。
首先治理農村地區人為性水污染,完善農村地區生活污水、養殖污水排水系統和污水處理系統,生活污水統一排放,處理達標后方可進入自然水體;減少農業化肥使用量,鼓勵合理適量使用有機肥;對于農村地區的廠礦選址,要盡量選取飲用水水源下游地區,設置工業廢水排放標準,強制工業企業引入工業廢水處理系統;最后要加強農村地區居民保護水源的意識,共同治理水污染。
其次,要加快完善農村地區供水輸水和飲水處理系統,加快農村地區集中供水建設,選取優質水源作為統一的飲用水源,采取封閉式管道輸水,對飲用水中超標元素進行凈化處理。對于實在沒有條件建立統一供水系統的農村地區,一定要加強農村地區飲用水水源水質檢測,包括對水中各種化學物質含量檢測,向農村居民告知合格的飲用水源取水點,對于不合格水源點采取生態化綜合治理,全面改善水質環境。
4、總結
改善農村地區飲用水水質狀況關系農村居民人身健康,相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多種渠道綜合治理。
參考文獻:
[1] 張嵐,陳亞妍,陳昌杰,等. 農村地區飲用水水質現狀分析[J].衛生研究,1997
[2] 張穎. 遼寧省農村飲水環境狀況研究[J].中國衛生工程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