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力肯.托合塔生
【摘要】我國自建國以來,在水庫的管理和維護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且經過長期的經驗總結,也建立起了一套完備的安全管理體系,同時,國家對于相關技術的發展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為此,我國水庫的發展也有了質的飛躍,而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們仍需要不斷的去建設更多的水庫項目,同時還要提高水庫技術的發展和不斷的完善管理機制,做好水庫大壩的防滲加固工作,這樣才能保障水庫大壩的安全,才能夠更好的實現我們未來發展的目標,這也將是我國水庫事業發展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農田水利;建設
水庫大壩防滲加固是水利工程維護工作中一項長期的重要工作,也是水利工程除險加固的一項重要內容,其防滲加固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水庫大壩安全運行,各管理及施工單位對此必須十分重視,而在具體大壩防滲加固施工過程中,應抓好各個環節的工作,把好質量關,應對水庫大壩防滲加固工程進行專項設計、專項審查、專項驗收,確保大壩安全運行中切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本文就將針對水庫大壩的安全隱患提出防滲加固措施。
一、目前水庫壩體存在的安全隱患
從水庫大壩的滲透發生機理上來說,水庫大壩的破壞主要分為管涌、流土、接觸流土和接觸沖刷四類,水庫壩體的主要病害都是通過滲透破壞和變形破壞等形式表現出來的,其滲透破壞是由于壩基下的滲透水流造成巖土體中的顆粒成分、顆粒結構發生移動或改變;變形破壞是由于滲透水流作用于堤壩的抗剪強度降低,導致局部部位出現下滑、裂縫和不均勻的變形,最終導致堤壩的變形而受到破壞,水庫堤防的滲透通常都是指在水體向維護區以外滲流而產生的水量漏失現象,水庫大壩的滲透嚴重影響大壩的穩定性,過大的滲透造成壩基或壩體變形,造成重大破壞,滲透變形對土石壩影響較大,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已被破壞的土石壩中,約占40%-60%左右都是由于壩體土或壩基的滲透變形而造成的。
二、水庫大壩常用加固技術
1.高壓噴漿技術。高壓噴漿技術的運用對水庫大壩的穩定性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種技術的運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工程成本,而且開挖量較小、占地面積小,不會對周圍的建筑物造成影響。同時,這項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庫大壩的防滲能力,對于防洪功能也起到促進作用。基于這些特點,高壓噴漿技術受到了水利施工人員的青睞,運用較為廣泛。
2.灌漿治漏加固技術。灌漿治漏加固技術包括四項內容。壩體、壩基帷幕灌漿主要充填漏洞和縫隙,適用于漿砌石重力壩;壩上游面固結灌漿主要堵塞漏洞和縫隙,加固補強壩體和提高防滲性能,進一步提高壩體的承載能力和完整性;壩下游面追蹤固結灌漿是在下游壩面有漏水或溶蝕物出逸的地方埋注漿管進行灌漿,以堵塞漏水通道和壩體空洞、裂縫,加固壩體,增加壩面穩定性和抗沖刷能力。
三、水庫大壩常用防滲技術
1.垂直防滲措施。混凝土防滲墻存在很多的優點,主要是能夠適應不同材質的壩體,以及能夠適應復雜的工程地質條件和復雜的水文條件。當在處理壩體、壩基整體的防滲技術時,可以從壩頂建設防滲墻,一直延伸到基巖,在墻的兩側和岸防防滲設施相互連接,在墻的底部可以嵌入新鮮的巖層。如果只是對壩基的防滲技術進行處理,它的防滲上部需要和壩體的防滲體相連接,之后深入到一定的深度。需要在處理中嚴格的控制整個工程的質量,能夠達到截斷滲透水流的最終目的。對于混凝土的防滲墻的施工,需要嚴格的保證施工工程的質量,尤其需要注意兩個槽孔之間混凝土墻之間的連接問題,注重在連接部位,從孔底到孔口的每一個高度之間的連接墻厚需要設計厚度,在混凝土土墻之間需要有緊密的連接,之間不能有夾泥層。
2.水平防滲措施。一方面是排水減壓設施加固 。排水減壓設施包括:減壓井、導滲溝和水平蓋重壓滲等,首先是減壓井的加固,主要是解決井內淤塞,面臨淤積需要沖水清理,不能破壞井壁反濾層,避免失去反濾作用,防止人們向井內投小塊石,如果發現有小石塊需要及時的進行清理,加強井口保護,防止發生問題,導滲溝的加固,需要按照設計的要求,嚴格了解層間關系,防止出現導水溝淤積,如果發生淤堵情況,需要及時翻修和清理,而且導滲溝的斷面要滿足正常排除滲水的要求,不合格的話需要擴大,導滲溝還應有排水出路和縱坡,當有積水的時候要及時進行整修,這樣滲透的水才夠很快地清除,水平壓滲蓋重設施的加固,如果壓滲厚度不夠或反濾層失效要及時處理;一方面是水平鋪蓋加固。加固水平防滲鋪蓋,要嚴格的檢查地基和壩址水文地質情況,根據勘查詳細了解壩基砂礫石空間和平面的層次性質、分布情況、分布規律以及地下水動態特性等,之后根據不同的條件,將可能發生的問題,和已經形成的鋪蓋情況,對具體尺寸和范圍進行明確的確定,鋪蓋層下是否需要增加反濾層。在加固水平鋪蓋時,需要根據詳細的勘探試驗資料,做出覆蓋沖積層的地質削面圖,根據圖紙進一步了解滲 透系數、各層顆粒級配和允許滲透坡降等,通常情況下其需要滿足的條件是:第一條:鋪蓋下臥沖積層內滲透坡降,需要保持不能超過沖積層土沙內能夠的滲透坡降,保持穩定的地基滲透; 第二條:通過鋪蓋的滲透坡降,需要保持小于鋪蓋土的允許坡降,保持穩定鋪的蓋填土滲透;第三條:下游流出去的剩余水頭,不會嚴重產生滲透破壞,保持穩定鋪的蓋填土滲透;第四條:流量需要低于損失量, 使得滲流損失量最小,而以上四條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條防止接觸內部管涌好沖刷,同時需要結合下游排水減壓設施,使出逸坡降低于允許的數值。
綜上所述,水庫大壩防滲加固技術是在實踐中產生并發展起來的,所以技術的類型很多。具體選擇哪一種的技術也要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并通過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加強管理等來確保防滲加固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仲策. 廣東省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的一些常用方法[J]. 廣東水利水電,2010(4).
[2] 卓廷召. 對水庫大壩防滲加固技術的探討[J]. 沿海企業與科技,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