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白橋
月照洞庭歸客船
王白橋

《明月前身》李夏榮/作

《大吉祥富貴昌》李夏榮/作

《何當共剪西窗燭》李夏榮/作

《藕花深處》李夏榮/作

《紙上云煙》李夏榮/作
“我們的靈魂,在城市里,也始終是一個島嶼,這樣孤獨,這樣各自蒼翠和繁盛。”每一位藝術家,更是大海中獨立存在的島嶼,演繹著各自的春夏秋冬。
夏榮兄年屆天命,那么推算起來,我和他認識的時候應該是三十多歲的光景,印藝已然相當成熟。也只能從那樣的時間來談起了。是經過朋友的介紹吧,認識了,然而并不親近。后來,另外一位朋友托我為他寫一篇篆刻的文章,看了很多他的印蛻,紅紅火火地堆在面前,才佩服和熟稔起來。
模糊的印象還記得,那時候他最為精擅的是細朱文和漢印一類的白文,也涉及吳昌碩和趙之謙一流的流派印。總體印象是干凈,刀刀有來路,有出處。這是他龐大的基礎,不免需要好好說一說。首先就要說漢印一路的白文。漢印是斑駁的,厚重蒼古的,但如果我們回歸漢印的本源,就一定知道它們首先是面目清晰姣好,在歷史的侵蝕中才走向這斑駁蒼古。或者說,漢印的好,第一意不在斑駁蒼古,而在線條簡直,穩當妥帖中暗蘊沉穩博大。夏榮兄這一路的白文,刀法簡直,線條清晰挺拔,這就在迷惑于爛銅花的作者之上多多了,他偏偏又擅長于“搖筆散珠”—在線條動態的行進中,手底沖刀搖曳,于是印石略有崩損,形成爛銅花的效果。這猶如書法中的漲墨,雖有膨脹,不失骨脈,是真正高明的學習者。順便說一句,他于吳昌碩一路的學習,其治學途徑,也與此相類,所以雖然形神畢肖,刀法的根本還在清麗明凈當中,這自然和一味霸悍的吳氏有著根本的區別,拉開了距離。

《金文集字小品》李夏榮/作

《百事如意》(右圖)李夏榮/作
他的細朱文那時已經在全國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我記得他第一回給我治書齋印,相贈二枚,一方元朱,一方帶點趙之謙風氣的流派細朱文,有一種骨子里的溫婉在,都很好。我約略初次了解了他骨子里的厚道和老派。這在以后十多年的相處中也每每得以證明,正所謂“素交把臂情逾摯,細字簪花味較多”。這里的“細字簪花”,是寫實,他精擅小楷,多漢人筆意,秀頎古淡,近年更以這種小楷題寫漢畫像、瓦當一類,其味淡而意深,是一種好手段。扯得太遠,帶住,還是繼續來說他當日的朱文印。元朱一路,貴在安靜華貴,需有一種平穩中的大氣,夏榮兄是能得之的,位置的安詳,氣格的豐滿,在他的元朱文中一直得以貫穿,是他成名初期的利器,至今不鈍。至于細朱流派印,他一直處于動態的搖曳中,線條布局,求暢達,也求內在的巧思,因為本質上的性格因素,也往往去其過于豪強的成分,取幾分秀頎,終不存程式化的習氣。
馬蒂斯說:“必須心懷大愛,能夠追求真實,并且持之以恒。這種寬宏大度和深析正是一切藝術作品產生的根源。”夏榮兄于篆刻一道,實在是殫精竭力,他治一印,所耗費的精力驚人,往往修改印稿數十次。自我認識他以來,他的精力,后來甚多轉移到秦人璽印去了,這是正確的選擇,蓋秦漢之時,是民族文化初步確立,文明噴發之時,先民的智慧,涌動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在這里,璽印高古變化的字形,看似平淡實則充滿巧思的騰挪避讓,給予夏榮更多的空間。他虔誠學習的結果,最重要的一點在于:不著痕跡。我們讀夏榮的一些朱文小璽,一眼看去,安穩妥帖,略帶些斑斕。但如果我們回顧他創作的過程,可見一線一點的安排,實在是窮盡心力。他所追求的,是古人鑄印的那種平常心態,這在巧思凸顯的今日創作中,是和一些大流觀念背道而馳的,是以自我的理解方式對古典的堅守和弘揚。
夏榮其實是擅長急就章的,我記得很多年前來晤我將歸,喝盡一杯茶,他說:我為你刻一方將軍印吧。走刀入石,頃刻而就,亦燦爛有光華。但當他近年以嚴謹的態度切入寫意印創作時,并不是這樣的態度。李可染先生曾經回憶白石老人講:我在畫上常題白石老人一揮,你別信,那是給外行看的,其實我是用寫楷書的方法畫大寫意。夏榮兄正是本著這樣的信念進入寫意印風的創作。在寫意這塊他曾經與我略談經驗:思考需縝密,一稿之成,雖百變也當求其妥帖。下刀需暢快,寫意一路,刀法當輕松暢快,有寫意的速度感和即時感,把動態的感受表達出來。他近年曾經印行寫意作品專輯,令原來熟悉他的讀者大為驚訝。這是他近年鉆研的領域,也確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游目騁懷》(右圖)李夏榮/作
走向多元、齊頭并進是大家對于夏榮篆刻藝術的一個整體印象,如此豐富的成果,當然是清勤修煉的結果,但其更深層次的原因,或在于“這個過程是,你所關注的東西正在一層層地過濾,一層層地簡化,一層層地提純。而同時,所有的事物都在開放,都在躍動,封閉和僵硬的殼被撬開,流動無處不在……這一切聽起來貌似分裂和自相矛盾,但某天你會感知”。

李夏榮簡介:
李夏榮,1964年生,字禹生,號鐵研齋主,草蟲之居主人,江蘇如東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篆刻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藝術創作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青年篆刻展評委、南通印社社長、澳門印社理事、南京印社理事、嶺南印社顧問、嶺南書畫院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