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邱慧君
5000萬制作&1800元票價 天后也玩直播了
1億代理費、1億直播權、5000萬制作費、票價1800元起?天后王菲開演唱會這件樂壇天大的事兒,見天兒地成為媒體報道的焦點。9月9日,王菲出席了“幻樂一場”2016演唱會發布會,宣布將于12月30日在上海舉辦“只此一場”的演唱會,并開放全球直播,還可能運用VR技術。天后先鋒依舊,首度觸網引得平臺相爭,到底是“饑荒”還是“開荒”?高價票與零門檻之間,是“撈金有方”還是“惠及八方”?未來的演唱會形式會就此產生哪些深遠影響?放眼當代歌壇,還有誰能引起如此震蕩?畢竟,她是“只此一位”的王菲。
今年六月初,網傳天后王菲時隔六年要開演唱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只開一場”“代理費1億+網絡直播權1億”“和竇靖童母女同臺”等傳聞甚囂塵上。天后和媒體們在演唱會前期玩起了慣用的“追逐戰”。
當月,有媒體在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官網上查詢到“2016王菲上海演唱會”的審批信息,申請對象是上海白玉蘭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提交時間是6月17日,坐實傳聞。那么,演唱會誰來辦?什么時候辦?如何辦?為何而辦?王菲的歌迷們和圍觀群眾都伸長了脖子。
“或將會嘗試網絡直播和網絡觀摩售票方式,也可能將運用最新的VR技術。”這一傳聞不但讓觀眾們興奮不已,更讓網絡視頻平臺商們嗅到了商機。很快,“傳高曉松和宋柯執掌的阿里星球1億拿下獨家視頻”的新聞似乎預示著塵埃落定。騰訊視頻LiveMusic音樂總監鄧林海也懷著同樣的想法:“因為另外一方出了一個非常夸張的價格,我們以為這個事情不是我們的了。”直到演唱會的主辦方陳家瑛制作團隊在媒體上予以否認后,他重燃了希望。“我火速聯系了對方,版權的同事很快就談好,過程還挺有意思,沒想到后來談的過程非常順利,一個月都沒到。”而他所提到的“有意思”,是差點因為假消息錯失了良機。
王菲在發布會上把這次的直播合作概括為“一拍即合”。對于當時各大視頻網站激烈競爭的局面,鄧林海坦言“騰訊其實出價是最低的”。為什么是騰訊?這是包括騰訊自己都在問的問題。王菲和她的經紀人陳家瑛都表示,直播是想讓更多看不到現場的歌迷分享她的音樂、她的感受,畢竟六年前開了40多場巡演的王菲也無法全然滿足她的歌迷。“除了我們的資源之外,整個對演唱會的理念比較一致,包括她的方式、想法、嘗試我們都可以做到,她希望全世界的歌迷都能看到,我們也可以做到。”鄧林海自信地告訴本刊記者,“包括線下制作、衛星傳輸、線上包裝,我們整個一套的人力配置和線上操作經驗都是足夠的,不太會跟外面的公司合作。”
為了天后王菲這場名為“幻樂一場”的演唱會,線下,她的演唱會固定班底陳家瑛制作團隊、音樂總監張亞東等都再度出馬,演唱會制作費用高達5000萬。線上,據鄧林海介紹,作為直播獨家受權方,騰訊并不參與線下票房,只會獨家享有演唱會直播線上版權的內容。在未來的四個月內,他們將提前預熱,開設專屬演唱會頻道,將演唱會準備全程拍攝紀錄片,針對紀錄片發布的內容整合出有趣的節目,“讓用戶觀看到最新的演唱會實時紀錄”。甚至網傳演唱會中的VR直播技術和特效預計會由DDPO公司提供,DDPO的總裁正是謝霆鋒。如此又被看成是一次成功的“婦唱夫隨”。
而王菲自己,雖然笑稱“不會刻意地說一定要在音樂上有多高的追求或者多遠的目標,都是隨性而為”,但對于這場演唱會,她分明有著頗高的要求。除了想出“幻樂一場”這個名字,“突出虛幻感,如夢似幻的感覺”,參與意見選歌,“會唱一些我自己想唱的歌,但是也會照顧觀眾想聽到的歌,所以曲目安排一半一半”,還發福利稱“也許會唱女兒竇靖童的歌”。
高昂的成本付出必然要期待更高一籌的回報。除了靠票房回本外,王菲演唱會掀起的直播權大戰恐怕也算“行業先鋒”了。早在今年6月,就有報道指出多家視頻網站在爭搶王菲年底演唱會的獨家直播權,其中,阿里音樂董事長高曉松甚至開出1億元高價購買直播權及版權。直到發布會前夕終于揭曉答案,騰訊視頻拔得頭籌,自稱以同期低價贏得“獨家”。即使比同行競價低,也不能否認這次直播本身的含“金”量。據參與競爭的網站工作人員透露,這次騰訊不僅給出了一個對方滿意的價格,還承諾了全球覆蓋。“當然,我覺得他們應該也是比較看重騰訊系的平臺資源優勢。”他補充說。在王菲演唱會新聞發布會當天,主持人和陳家瑛,包括王菲本人都在反復強調直播這種新玩法。本就有音樂圈風向標稱號的王菲,此舉恐怕又要掀起行業新風潮了。
其實,演唱會直播并不是孤例,但“只開一場”的全球直播概念算是大膽嘗鮮了。發布會上的王菲更像是在為直播打廣告:“我們想嘗試一下直播的演唱方式,所以只開一場,讓全世界的歌迷都可以在家里欣賞到演唱會,還運用了比較先進的VR技術,在家也可以身臨其境。”但隨后又切換回隨性天后的模式,“只是嘗試,將來還會不會有巡回演唱會也不一定,以后的事沒想太多,開完這場再說。”王菲還是那樣,即便再次演唱會已是暌違6年,她依然如初,這也是這場演唱會的價值之一——情懷。時隔多年只開一場,表面看有“饑餓營銷”的架勢,里子打的是“情懷牌”,這種被大眾營造出的高消費期待正是“直播權”大戰的動因。
直播的概念很早就有,但真正引起轟動的是兩年前汪峰的鳥巢演唱會,樂視網獨家直播。“其實還有一個兩個半小時的紀錄片,到現在還沒播。”著名樂評人董鵬向本刊記者透露當時演唱會直播的一些細節。獨家播放,觀看定價為30元,會員25元,最終網絡付費收看7.5萬次,獲利超過200萬。相較于線下票房來說只是一個零頭,但對于直播嘗試者來說,已經是跨越性的一步。同年,騰訊視頻大刀闊斧加入演唱會直播陣營,還推出歐美知名歌手演唱會直播。“看直播跟紀錄片有什么區別,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氣氛叫什么演唱會!”有網友對直播本身嗤之以鼻,也有人覺得這是搶不到票的最后選擇。但“全球只此一場”的演唱會,似乎在告訴你“票是搶不到的,還是在家看直播吧”。“這次演唱會一定會引起行業風暴,而且大家會思考演唱會的新模式,其實歐美歌手的演唱會也有直播,但國內歌手尤其是王菲這個重量級比他們更吸金。”媒體人蘭博秋認為,本就處于金字塔塔尖的歌手們與重金購買直播權的“金主”是雙贏的,特立獨行的天后王菲在音樂圈內本來就是現象級歌手,即使在半隱退的情況下,也能獲得高關注度,更別提演唱會能帶來的商業價值了。歌手的價值能讓直播平臺很快通過招商廣告等渠道回本,但是,除了招商,后期的盈利模式還未知,或許付費觀看與票房能實現聯動。
也有媒體人直指不管直播權大戰如何,最終都是王菲“躺贏”,或許演唱會還沒開始,她已經收回成本。至于是圈錢新套路還是行業新模式?網友也在對戰。不過,敢于做此嘗試,能引起如此對戰,縱觀娛樂圈,估計也只有天后王菲了。
王菲演唱會門票還沒正式開售,購物網站已經叫價2000元起。雖然陳家瑛在發布會上公布票價是1800元起,7800元封頂,其中1800元的門票占全場近半位置。但有限的票量擋不住黃牛無限的熱情,當年某韓國團體演唱會原價1480元的票被黃牛飆到近40000元,所以王菲這場“獨一無二”的演唱會如果搶不到票,估計真得天價買黃牛票了。所以,演唱會主辦方應該改善搶票機制,盡量避免黃牛哄抬票價,保證歌迷權益。
2010年至2012年,王菲開了46場個人巡回演唱會,此后四年,幾乎沒有任何的個人演出,僅參與幾次好友的電影主題曲演唱。今年6月傳出各種演唱會傳言,終得證實,網友如同迎來狂歡,即使不是王菲死忠粉的人都投來期待的目光。“王菲演唱會再度起航,在一個沒有天后的時代里,我們只有借上一代的天后來取暖。而華語樂壇下一代的天后又在哪里?在一切尚未明朗之前,王菲的演唱會只要掌握好時間的刻度,就還會火下去。”樂評人愛地人覺得王菲演唱會火得“有理由”。經濟學人士評論王菲團隊此舉與“蘋果式營銷”如出一轍,樂評人大地也認為,拋開音樂光環,“現在不都是人傻錢多速來,和蘋果一樣,罵得兇但是大家一樣會買。”有網友說“這場紀念青春與愛的狂熱盛事,價格不重要,要的是滿足感。”也有人覺得,“王菲的真粉大部分都已經達到中產,幾千塊買一回情懷不算什么?”樂評人內陸飛魚認為王菲與看客的關系更多是“愿打”和“愿挨”:“價格嘛,有逼格,可接受。”
本刊記者采訪了多位工作在行業一線的唱片公司工作人員,她們對王菲演唱會票價的話題態度總結起來就是“因為她是王菲”。宣傳偉文聽說王菲演唱會制作費票價雙高后表示震驚“我們這邊低太多……”負責陳偉霆演唱會宣傳的賽賽第一反應是“黃牛又要賺了!”但制作方面,陳偉霆演唱會單舞美一項也要8位數,所以5000萬制作似乎也沒那么夸張。至于票價,之所以成為大家的關注點,董鵬覺得,“‘話題大于票價,票價只是話題的‘引爆點。王菲是現象級,具備唯一性,也是話題人物。”同時他認為高票價并不會就此成為風潮,“雖然我們在文化消費占日常收入的比例有所提升,但不會花那么多錢來買一張門票。”他對天后演唱會也有自己的期待,“希望做成全球概念的演唱會,從各方面各個細節。”
自嘲“比以前胖了很多,可能上年紀的問題”的天后,把獨此一場的演唱會刻滿了“王菲”的烙印。而這深刻的天后印記正是票價和直播權大戰的決定因素,這種品牌帶來的商業價值成為了焦點,當然,這也將延伸到演唱會后大眾對票房和線上盈虧的持續關注。沒辦演唱會的日子里,即使隨性唱一首電影主題曲,也能輕松刷破播放量紀錄,同行業能否有人超越王菲的“高”能路線尚未可知。作為華語歌壇標志性人物,王菲創造的這種模式不會沉沒,此后或將在音樂圈殺出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