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燁
【摘要】隨著國內城鎮化步伐日漸加快,城市土地資源緊張,但高樓林立、路面寬暢卻依然是社會發展的硬性需求和發展趨勢。然而經濟發展與民眾居住條件的優劣往往存在著互相制約和矛盾的對立面,固定面積的一片土地,建筑物數量增長則意味著綠化帶和植被種植面積的減少,而植被面積在一定程度上承載著改善環境、決定空氣質量的作用。近年來城市綠化面積的不足已經凸顯出其惡果,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
【關鍵詞】屋頂花園;實用性;發展前景;淺析
在對待環境問題上,傳統“先發展、再污染、最后治理”的方式已被歷史淘汰,積極尋求“邊發展、邊治理”的發展方式成為城市規劃戰略中的側重點,“屋頂綠化”由于其不存在土地成本的優勢成為了良好的選擇,同時也是城市最節約的綠化方式。向建筑要綠色、要新鮮,不但是解決國內尤其是大中城市土地消亡的補償辦法,也更是提升城市生存品質、改善環境和空氣自凈化能力的重要措施。
如果嘗試在已有建筑做屋頂草坪,這樣能有效利用屋頂進行綠化;城市公園作為群眾公共環境,也應該地上、地下、包括垂直的空間都利用上,形成一個立體的綠化系統,這種綠化系統的存在不僅是起到具體生態作用,同時也能將這種立體綠化形式對民眾起到體驗式推廣。
一、發展背景
生態文明建設已被十八大報告列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五位一體”的總布局之一。今年兩會上,治理污染仍然屬于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美麗的生態環境成為全國人民的期待。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戰略發展的需要,是我國產業升級的需要,更是提升人們生活品質的需要。
早在2015年4月22日,恰逢第46個“世界地球日”,在華南理工大學五山校區科學館啟動了以“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為主題的中國屋頂節能綠化行動暨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屋頂節能綠化公益項目;該項活動目的是為引導廣大市民樹立綠色生態文明觀念,通過發起“中國屋頂節能綠化行動”,以求用公益的力量喚起社會共建綠色屋頂的行動。
在上述背景下,“屋頂綠化”應運而生。屋頂綠化是一種充分利用土地空間和豐富景觀的綠化形式,其最大特點在于使“綠化”這一概念由傳統的平面工作轉化成立體工作。此外,“對建設占地的補償”也成為了屋頂綠化無可比擬的實用性。廣義來講,屋頂綠化不僅是指房屋頂層的綠化工程,還可以延伸至陽臺、墻體、露臺、地下車庫、天臺、立交橋等建筑物上的綠化。
二、國內屋頂花園的特征
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有幾千年的造園歷史,而蘇州園林作為其中翹楚,“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的特色曾使蘇州園林譽滿全球;屋頂花園作為特定地點的特殊園林,在工程技術上難免與傳統園林有所不同;然而對于美學和藝術的掌控,中華民族從古至今都不乏能人,從傳統的造園手法運用上,可運用一般園林造景手法,創造出優美的綠色環境。
在屋頂上造園作為一種特殊的園林形式,研究和分析屋頂花園的特征和不利因素,對于進行屋頂花園設計和營造,具有指導作用;分析結果可以使我們在設計和建造時,揚長避短,為創造出理想的“空中花園”而開動腦筋,大力創新。
在屋頂建造花園與露地造園有較大的區別,尤其是對建造環境的技術使用上:傳統的地面建造可以隨便挖個坑,隨便埋點土,而屋頂花園則必須結合建筑物的承重能力、防水能力,總之就是一切造園要素都受到支撐它的屋頂結構限制,不能隨心所欲的運用造園因素—挖湖堆山、改造地形—進行營造。
造園的基本要素為上水骨架與地形處理、園路布置、營造適體的園林建筑與小品并配置適宜當地生長的各類植物,以及各項配套的功能設施等。
三、屋頂花園的優勢簡析
1.環境效能對于居住人口生活品質的提升
隨著城市高層超高層建筑的興建,更多的人們將工作與生活在城市高空。因此,人們在工作生活之余不可避免地要經常俯視樓下的景物。觸目所及,除綠化帶外,便剩下道路、硬鋪裝場地和低層建筑物的屋頂。建筑屋頂的表面材料,常采用筒瓦、水泥瓦、水泥板磚和黑色油氈瀝青等防水卷材等。無論使用哪種屋頂材料,其高空鳥瞰景觀極差。在強烈的太陽照射下反射刺目炫光,將損害人們的視力。眾所周知,人眼觀看最舒適的顏色是綠色。在人的視野中,當綠色達到25%時,人的心情最舒暢,精神感覺最佳。屋頂花園和垂直墻面綠化,代替了不受人視覺歡迎的灰色混凝土,黑色瀝青和各類墻面。對于居身高層的人們,無論俯視大地還是仰視上空,如同置身于綠化環保的園林美景之中。
簡單來講,生活品質往往體現在人的“幸福感”,而人的“幸福感”往往又來自耳濡目染的環境對于心理的暗示。屋頂花園的根本作用與城市園林一樣,提供給居民生活環境綠色情趣的享受。特別是綠色植物在人們通過感官接觸時,給與人們心理方面的一系列享受。而這種深刻的情趣享受正滿足了身居鬧事環境中人們的這種需求,這種社會效應也逐漸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議題。
2.屋頂花園的環境功能
建造屋頂花園的環境的主要效能在于增加城市的綠化面積,而調節氣候、涵養水分、防風固沙是植被系統的三大主要作用,這三種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改善城鎮生態環境,對于空氣質量的提高、環節全球溫室效應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建筑屋頂構造做法一般分為坡屋頂和平屋頂兩大類。雨水流經坡屋頂時幾乎全部通過屋面流入地下排水管道。平屋頂有80%的雨水排入地下管網。而屋頂花園中植物對雨水的截留和蒸發作用,以及具有較大吸水能力的人工種植土對雨水的吸收作用,使屋頂花園的雨水排放量明顯減少,一般只有30%雨水通過屋頂花園排水系統排入地下管網。屋頂花園中截流的70%雨水,將在雨后的一段時間,儲存在屋頂上,并逐漸地通過蒸發和植物蒸騰擴散到大氣中去,從而改善城市的空氣與生態環境。
在國外,利用建筑物的屋頂、天臺、陽臺、檐口和墻面綠化的實例很多,均取得極佳的生態效益和功能效果。屋頂花園的效果還起到協調建筑物與周圍環境的聯系,使自熱植物與人工建筑物有機結合和相互延續,保護和美化環境景觀,并產生特有效果,從而增加了人與自然的緊密度,保持建筑物和周圍環境的協調。
3.屋頂花園的隔熱和保溫效能
屋頂花園夏季隔熱和保護防水層作用,房屋結構構造為保證建筑室內冬暖夏涼,在屋頂結構樓板上,一般需要做保溫隔熱層。在屋頂結構樓板上,一般需要做保溫隔熱層應設置在屋頂防水層之下。各類卷材和粘結材料通常暴露在大氣中,夏季經受日光暴曬,冬季冰雪侵蝕。由于溫度變化使卷材經常處于熱脹冷縮的狀態。日久天長,屋頂防水層遭到破裂造成屋頂漏水,這是建筑界多年未能徹底解決的技術難題。近年來雖然防水材料先后出現了幾十種的各類產品,但仍均需更長的時間驗證其性能。屋頂花園的建造,為保護外露的防水層、防止屋頂漏水,開辟了新的途徑。
四、屋頂花園建造中所需注意的問題
在上一節的簡述里,屋頂花園不但能綠化美化環境、隔熱降溫、防塵降噪,還能改善局部小氣候。但由于屋頂花園建造環境的特殊性,對于施工技術要求還是很高。一旦建設不好,也會帶來不小的隱患,如可能導致屋頂漏水,給日后屋頂防水維修帶來不便等。因此,如何建設好屋頂花園,筆者認為掌握好以下兩個要素是關鍵所在。
1.做好防水和排水工程是關鍵
早在2006年,南京市政府就對位于珠江路的未來城六層樓建筑樓頂鋪建了“空中花園”。完工之初,儼然成為了珠江路上的一道獨特風景線。然而好景不長,幾個月后的一場暴雨,未來城頂樓的多個房屋就出現了嚴重的滲水現象,無奈之下只能將耗資幾百萬的樓頂綠化全部扒掉。事實上,并非所有的樓頂都適合搞樓頂綠化。后經相關部門調研發現,南京一些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老舊小區,多是磚混結構,屋頂是水泥預制板鋪的,不僅承重差,而且有滲漏,未來城樓宇就屬于此類建筑。如盲目地搞屋頂綠化加重屋頂負荷,還存在引發屋頂塌陷的隱患。因此能否建設屋頂花園的先決條件就是:房屋屋頂能滿足屋頂花園系統的防水和排水要求。
2.選取輕質建材和土壤作保障
由于我們的綠化建設是在房屋的屋頂進行,因此屋頂綠化的設計及施工必須嚴格參照屋頂建筑結構設計標準。目前我國現行屋頂建筑結構荷載標準值依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2006)取定為:250-350Kg/m2,并且由于屋面不同部位承載力也不同:如墻、梁、柱等部位的承載力相對較大。屋頂花園的設計及施工必須嚴格以建筑商提供的建筑結構荷載標準值為依據,合理布置屋頂綠化的景觀景點,比如將亭、廊、花壇、水池、假山等重量較大的景點設計布置在承重結構或跨度較小的位置上。
(1)選用輕質土。因為種植介質是屋面栽培植物生長的基礎,只有滿足自重輕、不板結、保水保肥、有基本的固根能力、適宜植物生長等性能才能選用。近年來,已經出現了一些專業公司開始生產屋頂花園輕質土,通常成分是將種植土、泥炭土、蛭石、珍珠巖和經過發酵處理的動物糞便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比重大大低于普通土壤。
(2)選用輕質建材??梢杂幂p質陶粒代替濾水的石子,木質結構代替鋼材或砌體,仿石材料代替石材,地被草坪代替大喬木大灌木??傊谶x擇材料時,只要能滿足設計要求,必須做到能輕則輕。
結語:
相信通過社會需求的發展,以及建筑設計從業人員的不斷實踐與嘗試,必將會逐漸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的屋頂花園建設規范,為我國的屋頂花園建設與推廣應用打下堅實基礎,為我國城鎮化進程提供新的保障
空中花園的美景將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進入普通居民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它為建造花園首都、花園城市、花園國家開辟了新途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空中花園”不會再是失落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