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祥
【摘要】如何體現地域文化的特征是旅游區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而旅游服務中心作為一個重要的景區入口形象門,如何因地制宜地進行因地制宜的規劃和建筑設計,體現了地域特色,已成為討論的熱點問題之一。南岳區衡陽旅游服務中心通過程序,從交通組織模式的規模、等級和功能定位,規劃和設計過程進行了討論如何地理特點和工程實踐相結合,在區域規劃和建筑設計的探索研究景區游客中心的實踐。
【關鍵詞】祥云;地域性;南岳衡山
在全球化趨勢的今天,在風景名勝區的開發和建設的過程中,但有相當一部分的“一方”的誤解,出現了缺乏區域性。然而,它不同于其他風景區的獨特的景觀和文化,是風景區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可以說,該地區是風景區建設的靈魂,在規劃和設計的相應的配送中心的響應。
旅游集散中心作為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組織模式和規模、檔次和功能要求都由于不同的地理特征,研究對象有其自身的特點,也成為區域規劃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本文從衡陽南岳區旅游集散中心的計劃,在綜合分析這些問題,在對研究區域旅游中心的設計實踐。
1、區位分析
南岳區位于湖南省中部偏東南,湘江之西北的湘中丘陵山區,衡陽市區之北側。北至湖南省省會長沙136千米,南至衡陽市區50千米,東至衡山縣城15千米,西至邵陽市170千米。
2、項目概況
南岳衡山是著名的宗教文化圣地,環山有各類宗教建筑200多處。衡山除了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外,還擁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和神話傳說,千百年來影響了無數的歷史文化名人,形成了極其厚重的文脈。
基地位于南岳城市西入口,金月湖公園以南,緊鄰衡山路高架橋和黃金大道。現狀為大面積的閑置空地,周邊自然景觀資源較豐富。
3、規劃定位
根據設計要求,基于符合地域文化特點的開發理念,將規劃藍圖勾畫成:以南岳衡山文化為基礎 ,打造以“生態停車、便捷換乘、文化展示、特色商業、休閑觀光”為亮點,以多功能現代旅游服務及交通換乘目標的綜合旅游交通服務樞紐,將規劃區域打造成代表南岳旅游形象的——南岳西大門,城市會客廳。
4、空間規劃分析
規劃結構為“一軸、三區,一中心”。
一軸:沿河強化功能主軸線,串起旅游集散、服務、商業、綠地等功能,并延伸至金月湖公園;
三區:旅游集散服務區、中心客運站區、綠地景觀功能區。(其中A地塊為中心客運站區,按二級客運站標準打造, C地塊建設成集水利、文化、旅游、休閑、實用為一體的綜合風光帶)。
一中心:旅游集散服務中心,作為南岳城景區的旅游外延服務中心,配套游客換乘、購票、咨詢、醫療等功能。
5、交通分析
旅游集散中心不同于一般建筑用地,作為建筑的一種功能,交通是其本質和內在要求。因此,研究旅游配送中心的區域性特征,首先,在交通組織中進行分析和研究,是旅游中心規劃設計的核心。交通水平區域特征的兩個方面包括公共交通組織和人流組織。
車行交通組織分析:道路交通在通過合理組織,做到人車分流設置,場地車行出入口共設置有四個,其中東南角出入口為緊急疏散口。場地停車區域分為上下兩層,利用現狀地形設置半地下架空層作為小汽車停車區,地上停車區域設置有發到達車位區,大巴停車區,中小巴停車區,維修檢修區,旅游專線換乘區,公交車換乘區,出租車臨時停靠區。
人行流線分析:1、游客從發到達車位區下車后,可直接進入游客集散服務中心大樓;2、從汽車客運站過來人流,可通過半地下架空停車區域設置的陽光走廊,直接進入集散服務中心大樓負一層;3、從東邊城區過來的人流,可通過游客集散中心大樓東廣場區域,有選擇性進入游客集散中心大樓各功能區間;4旅游專線換乘區游客,可從大樓北向口直接進入大樓一層。
6、建筑方案分析
作為南岳入口的旅游名片,建筑充分發掘展現南岳的地域文化特色,建筑設計理念來源于南岳自然奇觀“衡山云海”以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祥云”,設計概念為“七彩祥云,吉祥如意”。結合“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建筑造型采用“山形同構”的手法,立面輪廓線取自于傳統祥云圖案的神韻,造型取意衡山云霧意境,打造“山隱云霧間,云繞山川前”的縹緲仙境氛圍。
建筑主體分成主樓和副樓。主樓建筑以大空間為主,服務往來集散的游客,不僅提高了工作及辦事效率,又便于功能的合理分區。副樓可根據實際需求,既可以作為展示或旅行社集中接待區,也可以作為對外功能商業區,主副樓之間有連廊進行連接,使建筑成為一個整體。
主樓建筑地上一層為游客集散換乘空間,設置有三個大廳,中間主大廳布置有南岳大沙盤展示區,售票區,醫療、治安和綜合服務區,大廳夾層為綜合辦公區。南北向大廳為游客集散綜合大廳,大廳內布置有游客休息區,旅行社接待,部分游客自選商品區等。 地下部分為商業及展示空間。建筑內部設有通高中庭,并有多部手扶梯連通上下兩層。
結語:
區域特色是風景區建設的靈魂,這也體現在相應的旅游集散地的規劃設計中,在規劃設計中如何體現地域性,首先應深入挖掘其交通、規模和功能需求的導向、綜合分析,并在建筑空間的設計、地理環境、地域文化等方面,形成獨特的地域建筑或地域文化符號。南岳區旅游服務中心正是基于以上的思考探索,對風景名勝區的規劃與設計的啟示未來的看法。
參考文獻:
[1]張華賓.風景旅游區游人中心建筑設計[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5.
[2]楊旸.風景區游客服務中心換乘空間設計研究[D].湖南大學,2009.
[3]朱瑩.建筑的地域性表達初探[J].陜西建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