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華

【摘要】住宅日照間距系數對城市規劃、開發建設和提高城市居住舒適度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現在,全國大多數城市均已經明確提出了適合當地的住宅日照間距系數。而西昌市卻只是引用《成都市規劃管理規定》的日照間距系數,造成不少設計工作返工和引起鄰里糾紛。之所以有這些問題發生,其根本原因就是西昌市與成都市的地里位置、技術經濟條件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現從西昌市與成都市的地理位置、建筑的布置、氣候條件、城市的性質等幾個方面對住宅日照間距系數進行分析。
【關鍵詞】成都市;西昌市;住宅;日照間距系數
1、前言
住宅建筑日照間距系數,是按國家規范、當地地理位置、經濟技術等綜合確定。對于考慮住宅建筑物之間最小日照間距的具體數值,對城市規劃、開發建設和提高城市居住舒適度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現在,全國大多數城市均已經明確提出了適合當地住宅日照間距系數。而西昌市,地處大涼山,經濟建設發展相對滯后。特別是這些年住房建設迅速發展,但是住宅日照間距系數卻只是引用《成都市規劃管理規定》的日照間距系數。而沒有適合西昌市住宅建設的具體、科學、合理的日照間距系數,進而也未能在“規劃條件”中明確表示,造成不少住宅設計工作返工乃至重做,使得建設周期長度增加,還有部分地塊插建到沒有合理考慮到日照間距而引起鄰里糾紛等時有發生。之所以有這些問題發生,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直接使用了成都市的日照間距系數。事實上,西昌市與成都市的地里位置、技術經濟條件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所以,引用《成都市規劃管理規定》來規劃和設計西昌市住宅日照間距系數有很多不匹配的地方,現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和分析。
2、 西昌市與成都市的地理位置不同
2.1西昌市與成都市地理位置
西昌市經緯度位置:東經101°46′~102°
25′;北緯27°32′~28°10′。西昌市地理位置:位于四川西南部,西昌位于川西高原,在安寧河平原腹地,南北最長約20km,東西最寬約43km,幅員面積2651km2;海拔為1500~2500m。
成都市經緯度位置:經度 102°54′~104°
53′;緯度30°05′~31°26′。成都市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東西最大橫距192km,南北最大縱距166km,幅員面積12390 km2,耕地面積4320 km2;平均海拔約500m。
2.2成都市與西昌市太陽高度角和太陽方位角不同
圖一為太陽高度角和太陽方位角。應用太陽高度角計算器,對同一時刻的西昌市和成都市的太陽高度角和太陽方位角分別進行計算。
選用2015年1月1日,在太陽高度角計算器分別輸入成都市和西昌市的北緯角度、東經角度、海拔高度,通過日照間距分析軟件分別計算出相同時刻成都市和西昌市太陽高度角和太陽方位角。
根據太陽高度角計算器計算出的結果:可以看出,同一時刻,成都市和西昌市的太陽高度角和太陽方位都是不相同的,并且有的還相差比較大。根據圖一可以看出。相同的計算高度,太陽高度不同,日照間距也不同。
3、成都市和西昌市建筑的布置有所不同
以住宅建筑的長邊向陽,朝陽向正南,正午太陽照到后排房屋底層窗臺為依據來進行計算。南北方向兩棟建筑的關系常見有以下三種情況。
在實際建設中,前后排住宅建筑與正南向之間很多時候都有一定的夾角。于是按照現行法規,根據日照標準確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間距系數進行有效的控制,采用《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2002)規定。
住宅在坡地上布置,在同樣的日照要求下,由于地形坡度和坡向的不同,日照間距也會隨之改變((2)、(3))。
根據以上三個圖可以清楚地看到,當住宅建筑平行等高線布置,向陽坡地,坡度越陡,日照間距可以越小;反之,越大。住宅為了能爭取日照,減少建筑間距,節約土地,成都市可以將建筑斜交或垂直于等高線布置。原因是成都市是平原,30km范圍內相對高差在50m左右的,住宅這樣布置既節約用地,又沒有對工程量和地形造成大的影響。但在西昌市,地形以中山為主,占全市總面積的78.9%,高山占1.1%、低山分別占3.4%。對于坡度較大的地方不能考慮。因為坡度大了,斜交或垂直于等高線布置,不僅建設的土方工程量太大,還會嚴重擾動地形,影響地形的不安全,還會出入更不方便。
4、氣候條件不同
成都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年的平均氣味約18℃。四季分明,雨水好、全年總日照時數約1100h。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濕,故成都平原無論氣溫、水溫和土溫均較低,熱量條件較之四川盆地其他地區稍為遜色。
西昌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為溫和B區,冬暖夏涼, 西昌年均溫度為17.2℃,四季如春,氣溫年差較小,日差濕度低,全年總日照時數約2400h,風速較大。地形以中山為主,是四川省第二大河谷平原。具有冬暖夏涼、四季如春,光熱資源豐富等特點。白天紫外線強,白天和晚上溫差大;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比同緯度的平原來說具有夏季涼爽,冬季溫暖,年溫差小的特點。
在節約用地的前提下,要滿足冬季能爭取較多的日照,夏季避免過多的日照,并有利于自然通風的要求。從長期實踐經驗來看,南向是全國各地區都較為適宜的建筑朝向。但在建筑設計時,建筑朝向受各方面條件的制約,不可能都采用南向。這就應結合各種設計條件,因地制宜地確定合理建筑朝向的范圍,以滿足生活的要求。
從成都市和西昌市的氣候、風玫瑰圖可以看出,對成都市來說,由于地勢平坦,能根據氣候、風向要盡可能的減少東西向陽光對建筑物的照射,建筑盡量布置在主導風東北方向,日照間距系數根據規范盡量考慮乘以小于1.0的系數。而西昌市,地形坡度較大,主導風方向是南北方向布置住宅,很多地方都很困難,甚至無法布置,大多住宅布置為東西向。按建設部制定的標準,房子室內空間的高度應不低于2.4m,各樓棟之間的距離不小于樓房高度乘以0.7的系數,如果小于這個距離,就會影響室內的采光、通風和居民之間的生活等。
綜上所述,在不同氣候環境下,對房地產整體規劃,包括朝向、通風和視覺上都有不同要求,因此不同氣候環境日照間距也不相同。
5、西昌市和成都市的城市的性質不同
西昌市和成都市兩個城市的重要性不同。成都市是個省會城市,國家新一線城市,而西昌市只是一個縣級城市。城市的性質不同,住宅的土地價格也不相同,土地價格直接影響住宅開發建設的成本;城市的性質不同,人居環境與人的需求不同、經濟技術條件不同、城市的總體規劃要求就不同,確定住宅建筑日照標準也不同。
成都市大城市人口集中,因此城市用地緊張的矛盾比西昌這種小城市要大,這是一個普遍性規律。由此,成都市和西昌市的日照標準,西昌市能城市能達到的成都市要達到就很難。
結語:
決定住宅建筑日照標準的主要因素,一是所處地理緯度及其氣候特征,二是所處城市的規模大小。日照標準的確定,以綜合考慮地理緯度與建筑氣候區劃和城市規模(大城市與小城兩大因素為基礎,考慮實際與可能,即以分地區分標準為基本原則,同時,在建筑日照標準的計量辦法上也力求提高科學性、合理性。因此西昌直接引用成都是的日照系數1.1是不太合理的,要改變過去的統一日照間距系數法,即改變過去不同朝向的住宅均采用與南向住宅相同的日照間距系數的傳統方法,采用以日照時數為標準,按不同方位布置的住宅折算成不同日照間距系數的辦法,根據實際地理環境、氣候和城市的重要性,綜合考慮日照間距系數,這樣既合理可行,又有利于促進住宅建筑布置多樣化。
參考文獻:
[1]李英等.住宅規劃日照間距系數問題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09,8:8
[2]華西艷.一年中各節氣太陽的高度角對日照分析的作用,才智,2012,29:56
[3]劉騰.基于日照環境的居住區優化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3
基金項目:涼山州重點項目:西昌市住宅日照間距系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