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綺冰
摘要 分析了美香占2號品種特性,介紹其高產栽培技術,包括選種、育秧、移栽、肥水管理以及病蟲草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對提高水稻產量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 水稻;美香占2號;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8-0036-01
羅定地處北緯22°,屬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日照長,最適宜水稻種植。美香占2號是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選用美國種Lemont/豐澳占三次輪回雜交培育成的常規優質秈稻新品種。近年來,羅定市通過引進該品種試驗與示范,并加以推廣種植,截至目前,美香占2號累計推廣面積超過2萬hm2。
1 品種特性
1.1 生育期
感溫型常規稻品種美香占2號早造平均全生育期為123~125 d,晚造平均全生育期為113~115 d。
1.2 播插期
早造應在3月10日前,晚造應在每年7月15日前播種;早造在4月10日前,晚造在8月5日前插秧。
1.3 抗性
美香占2號中感稻瘟病、白葉枯病等。栽培前期偏施氮肥,生長過旺,葉瘟出現較為嚴重,如果種植密度過高,紋枯病則較為嚴重;美香占2號屬中稈品種,植株高度為90~110 cm,莖稈富有彈性,表現出較強的抗倒伏性狀。
1.4 米質表現
美香占2號具有香味、口感好、商品性好的特點,整精米率最高可達67%,粒長6.62 mm,晚造米質達國標和省標優質2級,早造米質米粒易產生爆腰現象。
1.5 產量表現
美香占2號2003年、2004年晚造參加廣東省區試,平均產量分別為5 309.10、5 643.15 kg/hm2,但在羅定市試點表現突出,平均產量分別為6 790.5、7 023.0 kg/hm2;近年來,經羅定市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對該品種的栽培實踐總結,利用有機栽培總產量為5 250~6 000 kg/hm2,一般栽培產量為6 750~ 7 500 kg/hm2,高產栽培技術栽培產量可達8 250~9 000 kg/hm2。
2 高產栽培技術
2.1 精選種子,適時播種
水稻要高產,精選種子是關鍵,播種前應精選種子并晾曬1~2 d,并用種子消毒劑進行浸種和消毒。早造定在3月5—10日,晚造7月10—15日播種,秧田播種量為150~180 kg/hm2。
2.2 培育壯秧
為培育帶蘗壯秧,提高秧苗素質,秧田要施足基肥,一般秧田,施過磷酸鈣300~375 kg/hm2,或施45%復合肥225~300 kg/hm2作基肥。在秧苗二葉一心期可施腐熟人糞尿加少量磷鉀肥作斷奶肥。在秧苗四葉一心期,施45%復合肥150~225 kg/hm2作促蘗肥。移栽前7~9 d,施尿素120~150 kg/hm2作送嫁肥。此外,還要做好秧田病蟲草的管理,移栽前2~3 d應施好送嫁藥,可用阿維菌素1 500 mL/hm2加枯草芽孢桿菌180 g/hm2對水900 kg/hm2均勻噴霧。
2.3 移栽
實行機械化耕作,兩犁兩耙,要達到平、爛、凈的整田質量標準,插植時,采用單苗栽插,插植密度為30萬~33萬穗/hm2。
2.4 肥水管理
采取“前促、中控、后補”的施肥技術。前期,施有機肥7 500 kg/hm2加過磷酸鈣450 kg/hm2作基肥;中期,移栽后3~5 d,用除草劑芐異丙草胺900 g/hm2拌尿素90 kg/hm2均勻撒施作回青肥;移栽后30~35 d,施36%配方肥作穗肥;后期,視禾苗生長情況適當補施肥料:如葉色偏黃,可用磷酸二氫鉀6 kg/hm2加氨基酸腐植酸均勻噴霧。水稻生長期間應進行科學管水。前期,以淺水插秧,移植后以薄水促分蘗;中期(插后約25 d),從苗數達到夠苗的80%時,應采取多露輕曬的方式露曬田,促進根系深扎,防止倒伏,有效控制無效分蘗的產生;后期,當抽穗揚花時應灌回淺水,收獲前7 d灌跑馬水,切忌過早斷水,以防止谷粒充實不飽而影響產量。
2.5 病蟲草害防治
前期,結合第1次追肥用芐異丙草胺900 g/hm2拌肥撒施來除草。分蘗盛期,用井岡霉素3 750 g/hm2對水1 125 kg/hm2噴施防治紋枯病。中期,為防治紋枯病和稻飛虱,用井岡霉素3 750 mL/hm2加噻嗪酮900 g/hm2對水1 125 kg/hm2噴施;防治稻縱卷葉螟、白葉枯病和細菌性條斑病,用2%阿維菌素1 500 mL/hm2加25%噻菌酮1 500 mL/hm2對水1 125 kg/hm2噴霧。后期(破口期、齊穗期),抽穗后,可用阿維菌素1 500 g/hm2加毒死蜱1 500 g/hm2加噻嗪酮1 050 g/hm2加井岡霉素3 750 g/hm2對水1 125 kg/hm2噴施,防治稻飛虱[3-4]。
2.6 適時收割
當稻谷成熟時,選擇晴天,及時收割、晾曬。
3 參考文獻
[1] 楊于平,侯開雄,飛從志,等.優質秈稻新品種美香占2號及配套栽培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12(11):18.
[2] 賴力森,梁中堯,張錦波,等.綠色食品“聚龍”牌大米之水稻栽培技術[J] .廣東農業科學,2006(6):17-18.
[3] 周少川,李宏,黃道強,等.水稻優良食味核心種質美香占2號及其衍生系統理想模式研究[J]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8,10(6):64-71.
[4] 袁隆平. 水稻強化栽培體系[J].雜交水稻,2001(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