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琰
南疆地處歐亞大陸腹地,是多民族聚集區,地處偏遠,經濟發展相對較落后,農業先進生產技術發展相對滯后。小麥是南疆的主要糧食作物,也是種植業的重點,以小麥粉制成的拉面、馕等是南北疆少數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品,小麥生產不僅僅關乎南疆地區糧食生產安全問題,更對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因此,應不斷探索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將各項技術環節加以落實,以實現小麥產量的逐年提高。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是一項技術性非常強的工作,必須要對其進行配套的標準化先進栽培技術,才能不斷提高小麥的品質以及產量,最終實現小麥的高產,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現總結優質小麥高產栽培實施關鍵技術,以供參考。
1 精細整地,秋深施肥
精細整地是實現小麥高產栽培的基礎。近年來,南疆農林間作小麥面積不斷增加,小麥種植難度增加,為了能夠保障小麥的優質高產,必須要保障麥田整地質量能夠達到播種的要求,即上虛下實、地塊平整以及耕層無暗坷垃;此外,要進行實時深耕,往往2~3年進行深松1次,每次深松保持在35 cm以上,根深一般要保持25 cm以上,耕地的時候必須要保持土壤的透徹性,做到上松下緊,保障根系的呼吸能力和蓄水能力;進而從根本上做到精細耕作,能夠實現一次播種保全苗[1]。
2 優選品種
為了能夠保障小麥的優質高產,必須要選擇豐產性強以及品質優良的品種,以保障小麥本身的優質性,最終實現小麥的優質高產。
3 適期適量適墑播種
科學性、合理性的播種期是決定小麥高產的關鍵因素,必須要科學、合理地確認小麥的播種期。多年來的實踐經驗表明,澤普縣小麥播種適期在10月1—15日之間,過早播種冬前生長量過大,返青期小麥長勢弱;播期過晚,冬前分蘗量少、根系少,不利于小麥高產。在進行小麥播種的時候,應選擇適宜南疆種植的高產優質小麥原種或良種作為基礎條件,目前南疆冬小麥以新冬20號種植為主,近年來新疆農科院選育出的新冬40產量情況較好,在農林間作麥田產量表現情況較好。
4 合理施肥
4.1 增施有機肥
土壤內的有機質含量能夠直接反映出土壤肥力水平的綜合指標。多年來,隨著南疆種植業發展、復種指數增加、作物產量的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逐年下降,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保障優質小麥的正常生長,必須要提高土壤內有機質的含量,可以通過適當增加有機肥用量來增加土壤內的有機質。
4.2 平衡施肥
必須保障有機肥和無機肥的平衡施用,要保障37.5 t/hm2優質有機肥的投入,適期適量施用尿素、二銨,補施硫酸鉀,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優質小麥的產量。要適當掌握好施肥量,既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否則就會出現反作用[2-3],不僅無法達到施肥效果,甚至還會出現施肥過多而導致小麥減產的現象存在。
4.3 氮肥后移
傳統種植經驗在冬小麥返青期重施返青肥,以促小麥返青后快速生長,施尿素300~ 375 kg/hm2。通過近年來的總結,南疆冬小麥尤其是農林間作冬小麥返青期應適當控施返青肥、重施拔節肥、適施穗肥,返青期追施尿素以225 kg/hm2左右為宜,旺苗時控制用量,弱苗時可適當增加用量。返青肥用量大,冬小麥地上部節間生長過長,后期莖稈易倒伏從而影響產量。拔節期追施尿素300~375 kg/hm2。揚花灌漿期結合灌水適當追施穗肥,可有效促進小麥灌漿,防止早衰及抵抗干熱風危害。
5 除草
5.1 除草劑的選擇
隨著我國農業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業行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諸多除草劑紛紛涌現出來。目前的除草劑主要可以分為單子葉除草劑以及雙子葉除草劑兩大類。其中小麥屬于單子葉禾本科植物,目前比較適合小麥的除草劑有立清以及唑草·苯磺隆等。如果麥田闊葉雜草多,可以選擇巨星、立清、闊葉清、闊極、金麥克、唑草·笨磺隆等除草劑。如果麥田禾本科雜草與闊葉雜草混合發生,應選擇禾闊雙除除草劑種類,如樂田特、彪虎、大能等。在選擇除草劑的時候,不能隨便使用,必須要結合麥田里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除草劑,保障小麥的優質高產。
5.2 除草劑的應用
為了能夠發揮除草劑的最大作用,必須要選擇最佳的時段和溫度進行葉面噴施,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溫度必須要控制在10 ℃以上。從小麥苗情方面來講,必須要在小麥幼苗時就進行除草,在小麥2~3片真葉或者雜草為2~3片葉的時候為最佳使用時間。同時,必須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和標準控制除草劑的用量,避免除草劑濃度過高或者過低的情況發生、以免造成藥害或達不到除草效果。噴施除草劑要均勻噴霧,防止漏噴、復噴,在小麥拔節前1周必須停止用藥[4]。
6 防治病蟲害
6.1 條銹病
導致小麥條銹病出現的原因有很多,并且小麥條銹病在我國廣泛存在,該病會導致小麥苗的葉子長斑以及出現粉堆。為了能夠有效解決條銹病帶來的危害,可采用0.3%粉銹寧進行拌種浸種,在發病初期噴施粉銹寧或三唑酮控制。
6.2 麥蚜
目前我國小麥比較常見的蟲害就是麥蚜,給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帶來巨大危害。麥蚜不僅傳播小麥病害,還會以小麥為食物,對小麥生產造成極大的危害。因此,必須要加強相關措施做好麥蚜的防治工作。可加強麥蚜發生情況動態監測,在麥蚜發生初期通過物理防治、化學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綜合防治方法及時進行麥蚜的防治,從根本上保障小麥優質高產[5-6]。
此外,應注意的是在冬小麥病蟲害發生期用藥可與小麥葉面肥配合施用,在防病防蟲同時進行根外補肥,促小麥健壯生長。
7 適時收獲
收獲是栽培小麥的最后一個環節,南疆一年兩季種植,過早收獲影響小麥品質,過晚收獲影響下茬作物種植,因此小麥收獲的時間短,必須嚴格控制收獲時間,以增加小麥的產量及質量,有效降低損失率。一旦小麥的秸稈和麥穗呈現黃色,含水量低于18%的時候,即進入收獲時節,葉片干枯、麥穗低垂即可進行收割。在進行收割的時候必須要結合天氣情況進行搶收,如果遇到大雨天氣必須要及時收割,否則就會導致麥穗被大雨沖擊[7-9]。
8 結語
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質量日益提高,優質小麥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物質基礎,必須要不斷提高優質小麥的栽培技術,以提高小麥的產量,為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做出貢獻。
9 參考文獻
[1]王昱潔.淺談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J].農家之友(理論版), 2010(9):18.
[2] 霍治邦.影響西瓜F_1代種子數量的遺傳因素初探[C]//紀念全國西瓜甜瓜科研與生產協作50周年暨第12次全國西瓜甜瓜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北京:[出版者不詳],2009.
[3] 陳仲軍.淺談五味子作用功效及栽培技術[C]//第二屆中國林業學術大會:S4人工林培育理論與技術論文集. 北京:[出版者不詳],2009.
[4] 王曼莉.淺談臨猗縣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 2015(9):117.
[5] 范竹波.淺談小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J].科學之友:中旬, 2009(2):156.
[6] 楊偉剛,李秋昌.淺談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J].農民致富之友, 2013(10):138.
[7] 黃天榮,吳新云,高永紅,等.南疆冬小麥品質育種及改良方向研究[J].新疆農業科學,2002(4):225-226.
[8] 張棟海,王翼川,李克福,等.南疆滴灌冬小麥高產栽培技術[J].新疆農墾科技,2015(3):16-17.
[9] 王翼川,李克福.南疆麥區小麥栽培機制的轉變[J].新疆農業科學,2003(5):27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