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東亮
摘要 進行水稻機械化精量旱直穴播試驗,結果表明:水稻機械化精量旱直穴播相對于常規機插秧表現出明顯的省工、省時、節本增效效果,平均增產1 656.6 kg/hm2,節約生產成本375元/hm2,總收入提高4 638.48元/hm2,經濟產投比提高26.76%。
關鍵詞 水稻;機械化;精量穴播;效益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8-0063-01
寧夏屬于西北干旱區單季稻種植區,水稻主要分布在中衛市至石嘴山市的引黃灌區。年均降水量為190~230 mm;年平均氣溫為8~9 ℃,≥10 ℃的活動積溫3200~3 400 ℃,水稻生育期(4月下旬至9月下旬)日平均氣溫18.8~19.8 ℃,年日照時數2 800~3 100 h,無霜期140~160 d,水稻年均種植面積8萬hm2,平均單產7 500~9 000 kg/hm2,種植方式一直以插秧為主。近年來,石嘴山市平羅縣農機農藝技術人員在寧夏旱作農業理論指導下[1],借鑒兄弟縣(市)的經驗[2]及海金云、陳興國等人的研究[3-4],對水稻機械化精量旱直穴播技術進行了試驗研究,現總結如下,以期為水稻機械化播種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5—2016年在平羅縣渠口鄉紅陽村進行。試驗農田前作為小麥,土壤25 cm耕層含有機質14.8 g/kg、全氮1.27 g/kg、全磷0.48 g/kg、堿解氮61.3 mg/kg、速效磷7.82 mg/kg、全鉀2.25 g/kg。中等肥力偏上,具有代表性,適宜機械化作業[3-4]。
1.2 試驗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為寧梗43號。使用機械為2BJXF-8旱地精量穴直播機(寧夏銅峽民東農機公司)、久保田SPU-68C進式插秧機、IGQNZ-230型自動式履帶旋耕機。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2個處理,分別為機械化精量旱直穴播(A)、普通機插秧(CK)。處理A:用2BJXF-8旱地精量穴直播機進行寬窄播種,寬行30 cm,窄行10 cm,穴距10~12 cm,每穴12~15粒,4月15日激光平整農田,4月28日播種,4月30日上水;CK:用久保田SPU-68C步進式插秧機進行, 行距30 cm,株距12~14 cm,3月19日浸種,3月26日育秧,5月11日插秧。
3次重復隨機排列,小區面積0.2 hm2。各處理結合春耕一次性施農家肥60 t/hm2,耕深≥22 cm,4月上旬用1GQNZ-230型自走式履帶旋耕機旋耕15 cm,全生育期施磷酸二銨150 kg/hm2、尿素225 kg/hm2、硫酸鉀復合肥300 kg/hm2。播種與插秧用種量225 kg/hm2,其他農藝措施與田間管理均按當地要求進行。
1.4 調查方法
田間記載農機作業量、人工投入量、材耗、水稻各生育期性狀、成熟期分小區收獲地上部生物量稱重[5-6],對2種處理效益進行綜合評價。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的產量因素分析
由于精量穴播成穴成行,實行寬窄行播種,分蘗勢強、群體結構合理,抗倒伏能力強,通風透光好,光合作用增強,易發揮邊行效應,有效穗數、穗粒數、千粒重高于常規機插秧;而常規機插秧因實行等行種植,在水稻各生育期相互遮陰,給水稻光合作用、干物質積累和輸導均產生不利影響,限制了籽粒粒重的提高。測產結果表明:處理A較之CK有效穗數多19.5萬穗/hm2、千粒重增加2.1 g,增產1 656.6 kg/hm2,增幅22.3%。
2.2 不同處理的成本與效益分析
通過2年的水稻機械化精量旱直穴播與水稻常規機插秧對比試驗,分析經濟效益,結果表明,處理A因增加了激光平地環節而增加機械作業費345元/hm2,減少了育秧人工費、農膜費、水電費等物質投入720元/hm2,因而節約生產成本375元/hm2,同時生物量 (籽粒干物質)較CK提高1 656.6 kg/hm2,總收入、經濟產投比較CK分別提高4 638.48元/hm2、26.76%。因此,機械化精量旱直穴播較普通機插秧效果好。
2.3 機械化激光平地技術的作用分析
利用大中型拖拉機配套激光平地儀,以現有的每檔地(8 hm2)為單元,深翻、旋耕后進行高標準激光平整,一是高標準機械化激光平地后,克服水稻地凹凸不平,保持水層深度一致,減少水面側壓滲漏,化肥被保存在水稻的根部,分布均勻,提高了稻田的肥料利用率;二是有利于稻田封閉除草管理。水層深淺一致,農藥入池后分配均勻,封閉除草效果好;三是只需適量淺水灌溉,間歇灌溉補水及時,水面穩定、溫度一致,便可達到精準用水,全生育期只需灌水700 m3,省水50%左右;四是減少了育秧田和田埂,節約農田12%;五是有利于配套機械在田間進行各項作業,機耕使用效率達到了82.5%,播種效率提高了100%,機械收獲效率提高到85%,灌水用工僅為小地塊的30%,機械作業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同時也為實現水稻全過程機械化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7-8]。
3 結論與討論
經過2年的試驗,水稻機械化精量旱直穴播經濟效益既表現出良好的節本增效效果,又使精量穴播、激光平地等先進機械化技術得到了實際運用,機械作業效率得到了空前的
提高,為實現水稻全過程機械化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在寧夏
水稻主產區應予大力示范推廣。
4 參考文獻
[1] 徐潤邑,田恩平,杜守宇,等.寧夏旱作農業理論與實踐[J].寧夏農林科技,2013(6):4-8.
[2] 田建民.寧夏現代農業機械化重點推廣技術[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3.
[3] 海金云.水稻精量穴播機引進初探[J].農家科技,2014(9):102-103.
[4] 陳興國,梅少華,查向斌,等.水稻機械精量穴直播技術應用與示范[J].湖北農業科學,2010(5):1039-1041.
[5] 辛明金,任文濤,宋玉秋,等. 旱直播對水稻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14 (2): 175-179.
[6] 海金云,楊興榮.機械化開溝水稻精量穴旱直播技術推廣應用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 (11):70-71.
[7] 話關春.水稻機械直播技術的試驗研究[J].農機化研究,2005(2):179-180.
[8] 姜明波,翟順國,潘曉波,等.豫南稻區水稻機械化插秧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科學,2007(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