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芳
摘要 介紹了慈溪市宗漢街道村級債務的現狀及特點,對債務成因進行分析,指出化解債務的難點,并提出了化解村級債務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村級債務;成因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 F2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8-0346-01
村級債務居高不下,且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成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面臨的首要問題。目前,村級債務負擔沉重,個別村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擴大建設、鋪張浪費等現象時有發生,造成村級財務收支赤字日益加大,嚴重困撓了村級集體經濟的良性發展,影響新農村建設的正常進程。因此,如何探尋化解村級債務的有效途徑,減輕村級集體經濟壓力,已成為當前農村工作的當務之急。
1 村級債務的現狀
1.1 涉及面廣,數額大
宗漢街道18個村經濟合作社中,有9個村負債,負債最高的村達988萬元,最低的村35萬元。既有興辦公益事業負債,如村落文化宮、老年活動中心的興建,又有村集體經濟經營性負債,如村標準廠房、外口公寓的建設。
1.2 債務構成復雜
有銀行等金融部門借(貸)款,有向企業(個人)借款,有向民間借(貸)款,有基本建設尾欠的工程款,有應付給村民的土地征用補償款,有尾欠街道辦事處的各項上交款項。
1.3 利息成本高
由于村級借貸款額度逐漸累積,村社向銀行等金融部門貸款難,只好向企業、個人借款,借款利率高于銀行同期基準貸款利率。
1.4 債務逐年增加
雖然近幾年也花力氣化解村級債務,并得到一定成效,但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每年產生新債務,債務數額持續攀升。
2 債務成因分析
2.1 發展集體經濟產生負債
為培植穩固的集體經濟來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投資興建標準廠房、外口公寓、農貿市場等,由于村經濟合作社資金不足,只能靠借貸取得項目建設資金。如宗漢街道怡園村興建標準廠房,6幢標準廠房招投標金額2 300萬元,投資金額比較大,目前已完工2幢,如果其余4幢要動工,就要向銀行貸款,解決資金缺口。
2.2 超前建設造成負債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推進,農民迫切要求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和村容村貌,環境保潔,綠化、美化、亮化工程,生活污水處理等,農村的基礎設施及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但有不少村沒有財力,在政績沖動之下,不顧村級現實,靠舉債搞項目、搞建設,給村級集體經濟帶來了沉重的包袱。
2.3 收不抵支增加負債
2015年度,宗漢街道各村總收入5 367.23萬元,總支出8 534.43萬元,收支相抵-3 167.20萬元。街道18個村經濟合作社中,收支盈余5個村,收支盈虧13個村。收支盈虧的13個村中,一些村是因為在搞大的工程項目,開支比較大,因此收支赤字。如宗漢街道周塘西村,2015年總收入324.89萬元,總支出1 611.04萬元,收支相抵-1 286.15萬元,主要是因為該村正在建造外口公寓,僅在建工程一項就開支1 396.29萬元;個別村不搞建設也產生赤字,主要是收入來源少,支出又剛性,赤字不可避免。這樣年復一年,收不抵支加重村級負擔,掏空村級集體經濟,從而產生隱性負債。
2.4 工作不實引起負債
村干部工作不實,不愿做群眾工作,該收的款項怕難收而不收。少數農民群眾權利義務觀念淡薄,拖欠、逃避合理的上繳款項。近年來村級事務的增多,慈善捐款、人身意外保險等,地方出現需向農戶收取的款項、募集的捐款,一概由村支付,造成債務的“雪球”越滾越大,這種管理上的錯位也是導致村級負債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2.5 管理缺位產生債務
一些村超越能力組織村干部(黨員)、社員代表外出旅游。一些村沒有雄厚的村級集體經濟實力,超前搞福利,給村里的老人按標準、按時發放老年補貼,給全村村民的農村合作醫療按年齡、不同等次進行補助,福利重復發放。雖然各種惠農政策的實施,增加了農民收入,提高了農民生活水平,但是也加重了村級集體經濟負擔,形成村級債務。
3 化解債務難點
3.1 減債途徑減少
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減債措施和辦法越來越少。以前采取的盤活資產償債,一些村基本上是能轉讓的集體資產都已轉讓了,能出租的都已出租了,現在要靠盤活資產、資源償債的空間十分有限。
3.2 化債缺乏資金來源
大多數村集體經濟發展困難,缺乏經濟增長因素,償債能力差,由于村級收入來源減少,導致開支缺口增大。
3.3 干部償債意識不強
由于近幾年村干部變動頻繁,債務中有些是過去的,現任村干部對前任遺留的問題和債務采取不管不問、推諉的態度。有的村干部只顧眼前,為應急,什么債都敢借,什么錢都敢用,至于能否償還,沒有過多考慮,對債務缺乏償還打算[1]。
3.4 財務管理制度沒有得到很好地執行
一些村干部廉潔自律意識不強,執行制度自覺性不高,在經濟上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加之村財務監督小組未能真正發揮作用,村級財務運轉不能得到有效監督,導致支出不規范,隨意性大,不當支出、違規支出時有發生,給村級集體經濟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失[2]。
4 對策
4.1 控制非生產性開支
根據文件《關于加強村級非生產性開支監督管理的意見》浙(農經發〔2014〕9號)精神,制定街道文件,對村干部報酬補貼、辦公會務費、交通差旅費、招待費、外出學習考察、報刊訂閱以及捐助贊助等各項費用進行規定,使村級開支有章可偱,約束開支,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4.2 量力而行搞建設
各村在搞建設前,要對本村的資產負債、收支情況進行分析,判斷本村是否有足夠的償債能力,資金回報率高低,村經濟合作社確需舉債興辦公益事業,必須經社員(代表)會議討論決定。
4.3 壓縮福利費開支
對農村合作醫療、老年社員補助各村要量力而行。2015年,宗漢街道各村提取應付福利費共計3 234.57萬元,福利費開支2 964.18萬元。雖然街道各村總的福利費開支小于提取金額,但是街道18個村經濟合作社中,有8個村的福利費開支大于提取數。建議各村福利費開支,應以村社收益分配福利費提取金額為標準,使福利費開支有所節制,不給村級集體經濟拖后腿。
4.4 落實一事一議獎補政策
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獎補政策是一項群策群力的惠民政策。自2011年實施以來,宗漢街道已經申報11個一事一議項目,主要是道路、橋梁、居家養老中心、文化公園等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工程,爭取上級補助資金達545萬元。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實施,極大地緩解了村級集體資金運行壓力,改善了村級生產生活環境[3-4]。
4.5 增強還債能力
加大對村級組織的轉移支付力度,支持和鼓勵村經濟合作社盤活集體資源,鞏固集體經濟,增強村級集體造血功能。
4.6 償還債務
開展村級債務情況清理摸底,分析村級債務形成原因,分門別類,制定村級化債計劃,逐步化解村級債務。對一些村有實物、房產等抵擋的,還債能力較強;對一些沒有物產,集體經濟又很薄弱的村,還債就很困難,因此要嚴格控制因興辦公益事業而舉債的規模。
5 參考文獻
[1] 張海陽,宋洪遠.村級組織債務問題研究[J].管理世界,2004(9):97-107.
[2] 陳東平,褚保金.我國村級債務成因辨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4(2):40-43.
[3] 王潤雷,李云成.全國村級債務形成的幾個階段及成因[J].中國農業會計,2004(4):32-35.
[4] 賀雪峰,王習明.村級債務的成因與危害:湖北J市調查[J].管理世界,2002(3):8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