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偉
【摘要】大型體育場館的消防問題是關乎大眾的重要問題,本文針對我國現行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有時無法滿足某些大型體育場館的消防設計要求的現狀,對國內外的相關規范進行對比,分析其設計理念上的差別,進而提出改進意見。
【關鍵詞】大型體育場館;消防;防火規范
大型體育場館是一種具有高達內敞空間的特殊公共建筑。它一般會在一定時間內大量聚集幾千甚至幾萬的公眾,所以如何保證這種大型體育場館的消防安全確實是一個值得人們關注的問題。
1、相關法律法規
1.1我國現行的對于體育場館防火要求的國家標準
我國現行的關于體育館的防火要求的相關規定有三本,包括《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而對于體育場設計的防火要求來說,沒有明確規定。以上三本規定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
(1) 耐火等級。體育館建筑物的耐火等級應不低于二級,這是《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里規定的。但是觀眾廳的面積大小不受相應防火等級的限制。
(2) 安全疏散。規定體育場館觀眾廳的安全出口的數目應等于或多于兩個,并且每個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數在400~700人之間,不宜超過。館內觀眾廳里疏散通道的寬度應按其通過人數每100人不小于0.6m計算,最小凈寬度不小于1.0m,邊走道應大于等于0.8m;各疏散口均應設置燈光疏散標志。
(3) 消防車道。應在超過3000個座位的體育館設置環形消防車道。設置這種消防車道是這種體育場館的占地面積大,人員多,而且較為密集,不易疏散的原因。
(4) 裝修要求。《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中對于具體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提出了具體要求。
(5) 自動滅火和室內消防給水。人員設置超過1200人的體育館應設室內消防給水,人員座位超過3000的體育館,應在觀眾廳吊頂上部、貴賓室、器材間以及運動員休息室等其他人員較密集的地方設置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6)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對于人員座位超過3000的體育館,應在觀眾廳、有可燃物的吊頂以及電信設備室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裝置。
1.2 國外的相關法規
在體育場館的消防安全方面,國外不同的國家也有不同的規定。
(1)美國。國家防火協會(NFPA)和制定國際建筑規范的國際規范機構(ICC)是美國主要的兩個建筑規范及標準組織。這兩個建筑法規組織提供了對于火災及生命安全的一般性要求,包括結構的抗火性能、建筑面積的限制以及消防通道等的規定。防火安全的要求包括人員安全疏散出口、建筑物內的消防設施以及建筑物使用的危險性等。其實美國現行的條文法規無法社用于大型體育場館,但是法律上允許用性能化設計去解決條文中無法解決的專業問題,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2)加拿大。加拿大對于體育場館的防火設計沒有具體的要求。北美的防火設計都是參照美國的生命安全規范或者參照ICC編寫的國際建筑規范中的相關條款。在設計理念上,加拿大是以性能為本。
(3)日本。日本的現行條文規范中有相對應的一些要求,但是普遍遇到的問題是,條文中的規范無法適應工程的實際需求。因此,日本也是通過類似性能化設計的方法提出綜合性的防火對策。
2、現行條文中面臨的問題
通過上述介紹,我們可以簡單了解,我國現行的關于體育館消防安全問題的法規通過在的相關法規來說,有相同也有不同。其中尤其是在設計理念上有較大差異。我國體育館的傳統設計理念極少考慮人與設備互動會產生什么樣的火災情況以及相對應的防災方法,而國外的設計理念會把人的受益、防災目標是不是能實現以及災害發生時,人們是不是能有效利用防災設施放在第一位。
我國現行的建筑防火體系是單一的條文體系,且現行的條文具有滯后性,通常無法適應現在新型建筑模型,存在一些問題。
2.1 條文落后且原則化
總體上看,我國現行的防火規范過于原則化,比較粗線條,它所依據的數據大多出于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工程數據,在設計上落后于現代,所適用的建筑設計水平也遠遠落后于現代,所以說現行的條文規范已經遠遠滯后,基本不能使用,而且在設計上有如下漏洞:
(1) 規范中將體育館定為一、二級建筑,但是對于一、二級建筑的詳細劃分卻沒有;
(2) 規范中中只涉及體育館的防火規定,對體育場卻沒有規定;
(3) 對于體育場館如何劃分防火區沒有規定。
2.2 防排煙問題
體育場館具有空間高大的特點,煙氣彌漫時不易及時排放出去,這樣就為火災發生時群眾的疏散問題提出了難題,但是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中并沒有規定,因此體育場的防排煙設計將面臨新的難題。
3 對于體育場館防火設計的建議
3.1 引入性能化設計的理念
性能化設計就是特殊的建筑防火問題,在沒有相對應條文規范的情況下,通過性能化評估計算的方法解決。在國外,條文與性能化設計想并行的現象非常常見,這樣才可以達到整體的安全效果。
3.2 火災煙氣蔓延評估與控制系統的設計
體育場館具有空間高大的特點決定了其對火災煙氣蔓延評估的重要性。相適應的火災評估可以讓人們對于火災發生時的煙氣狀況有大致的了解,一旦火災發生,人們怎么疏散,往哪里疏散,會更好解決,同時可以盡量降低人員的傷害。
3.3 采用火災早期探測系統
近幾年來,煙感式火災探測系統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各種大型場合,它可以提高早期預報能力。對于體育場館這類大空間建筑,煙氣易擴散,當煙氣彌漫到可以觸動警報的時候,可能火災已經不能控制。因此,體育場館建議采用吸氣式與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相結合的探測方法,這樣可以提前對火災的預知能力,達到更好的滅火效果。
3.4 自動滅火裝置
現有的固定位置自動滅火裝置不能滿足體育場館空間的挑高要求,因此對于觀眾席等高度大于8m的地方,建議使用智能遙控的遠距離噴射的固定水炮系統,這樣,一旦觀眾席有火災發生,相關人員可以遠距離遙控水炮對觀眾席進行滅火。
結束語:
體育館之類的大空間建筑的消防問題確實與一般的建筑的消防問題存在不同,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也為體育場館的建筑設計提出了難題,建筑設計師在設計時一定要根據不場館的不同需要進行不同的設計,多關注性能化設計以及人們對于防火設計的實際使用情況,使防火設計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趙建華. 現代安全監控技術[M]. 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
[2] 梅季魁. 王奎仁. 姚亞雄等. 體育建筑設計研究[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