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要: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高技能應用型的貿易人才以成為各用人單位的首選,而我國高職院校所培養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在實踐能力方面明顯較弱,針對所存在的問題,就實訓實踐教學提出一些可行措施。
關鍵詞:國際經濟與貿易;實訓;仿真
一、解決校外實習不足的有效途徑
在當前形勢下,學生由學校統一安排到企業進行國際貿易的校外實習正面臨一些困難,究其原因:(1)高等職業教育著重對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養,高職院校都開設了學生頂崗實習環節,使得校外實習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2)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安排學生企業實習的行政渠道消失。(3)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更注重經濟效益,對提供頂崗實習崗位這類具有準公共產品性質的服務缺乏積極性(4)信息化時代,很多企業更加注重保護其商業秘密,很多單位擔心實習生會泄露其客戶資料等商業秘密而拒絕接受學生實習。(5)高職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是中小型外貿公司,為了加強競爭力,員工是少而精。即使愿意接納學生實訓也成不了規模效應。據調查發現,一個工廠可同時接納上百甚至更多工科學生實習,而一個外貿公司最多能接納不超過十名學生的實習。所以,校內國際貿易仿真實訓基地的建立能夠有效解決校外實習供給不足的瓶頸。
二、國際貿易仿真互動實訓基地建設原則
進行國際貿易專業仿真實訓平臺的建設,真正做到外貿實踐接軌,要堅持以下六個基本原則。
(一)實訓情境的仿真性
仿真互動實訓基地將設置出口公司、進口公司、工廠、銀行、保險公司、貨運公司、海關、商檢局、貿促會、國稅局和外匯管理局等實訓室。各實訓室從設計裝修到實訓室文化都完全仿照真實的職業情境與職業文化。學生在訓練過程中仿佛置身于實際的外貿業務環境,使學生在仿真互動訓練中體會實戰的樂趣。
(二)實訓角色的頂崗性
學生進入實訓基地進行實訓后,根據所進入的部門不同,學生將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學生如果是進入出口公司,學生則是外貿業務員,在實訓時要以外貿業務員標準來要求和規范自己。通過角色扮演,能夠引導學生之間通過互動來展開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形成職業能力。
(三)實訓過程的互動性
仿真互動實訓平臺與其他實訓平臺相比,互動性強,實訓過程強調團隊協作。實訓平臺的構建將枯燥深奧的國際貿易商務行為與日常生活的生活習慣溶為一體,既可以訓練學生的團隊精神又可以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能。國際貿易仿真互動平臺不是一個簡單的軟件,而是一個互動系統。該系統包含國際貿易各個環節,同時也包括國際貿易所涉及的各個關聯方。
(四)實訓評價的職業性
仿真互動實訓平臺對于學生實訓進行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實訓評價以相關的職業為參照,對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比如學生如果進入出口公司,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就是扮演外貿業務員的角色,由于實訓內容的真實性,對該學生的考核主要是看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是否熟悉工作內容和具備職業道德,以及實訓完成后是否能給公司帶來盈利。
(五)實訓標準的規范性
仿真互動實訓平臺在專門編著的“國際貨物貿易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操作程序文件”的指導下進行,按照文件對國際貿易的每一個操作程序都作出了標準化的操作規范;對各種主要的單證繕制引用行業規則的標準和填寫規范。同時,需要開發與實訓平臺配套的《國際貿易仿真互動實訓平臺操作手冊》,從而保障了實訓的順利實施。
(六)實訓管理的監控性
仿真互動實訓平臺應用現代項目管理方法,把每一筆外貿業務訂單看成是一個項目,在項目實施中進行目標和里程碑管理。通過項目管理,達到對項目過程的監控。采用的模式是項目啟動→計劃→執行→控制→收尾這五個過程。其中,控制過程有輸入和輸出信息,對執行中的偏差進行糾偏,并對各種付款方式的選用都設置操作過程的預警信號。
三、國際貿易仿真互動實訓基地建設實踐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的國際貿易實訓室建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特”的發展過程。經過多年的探索,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借省示范性特色專業發展契機,探索建立了國際貿易仿真互動實訓基地,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一)國際貿易仿真互動實訓基地構成
1.軟件建設。相關軟件的開發是仿真實訓教學得以開展的一個重要載體,因此學院要提供一定得資金、購買一套國際貿易仿真互動實訓平臺軟件。并組織專業教師進行培訓,掌握實訓平臺軟件的操作。
2.硬件建設。國際貿易仿真實訓基地實訓室將由5個實訓室組成一個實訓體系,每間實訓室都配備工位35位至39位。配備有電腦和投影儀等教學設備。
3.軟環境建設。軟環境的建設是在實訓室建設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和相關業務部門的辦公環境和工作情境,進行實訓室文化和環境的設計。在商品布展、交易磋商、單證制作、運輸保險、報關報檢、銀行結合、退稅等業務環節各節點設置對應的場景,并制定與企業制度相對接的實訓制度。將企業環境與學習環境融為一體,使學生在職業環境中通過模擬訓練,形成職業能力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二)國際貿易仿真互動實訓基地功能
實訓基地能夠滿足模擬廣交會、貿易談判、商務禮儀、單證制作、國際結算、國際貨運、保險、貨物報關報檢、外匯核銷等各環節的單項模擬實訓,也可以滿足進出口業務綜合實訓。
(三)國際貿易仿真互動實訓基地運行效果
經過多年的建設與使用,國際經濟與貿易仿真互動實訓基地實現了預期的功能,在技能型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依托仿真互動實訓基地,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校內實踐課程體系得以順利開展,實訓教學使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更重要的是通過校內實訓,學生的職業能力不斷提高,職業素養逐漸養成,為學生進入企業頂崗實習打下堅實基礎。通過對用人單位的回訪,一些用人單位表示這些學生上手快,且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
參考文獻:
[1]彭常清:新形勢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式的改革與創新,《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