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醫保政策瓶頸已成為全國大多數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發展壯大的最大障礙?!比螄鴦僬f,由于“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處于醫院和普通養老院之間的“模糊地帶”,未被納入醫療機構范疇。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老人在醫院住院產生的費用可以報銷,而在“醫養結合”養老機構接受的護理、康復、醫療等服務無法享受醫保報銷政策。因此,很多老人考慮到經濟負擔問題,還是選擇長期在三甲醫院“壓床”。
青杠老年護養中心常務副院長鄧慶給智庫研究員算了一筆賬:在青杠老年護養中心,一名失能老人每月產生的費用包括護理費3600元,床位費1800元,餐費700元,總共6100元,這些費用基本無法享受醫保報銷政策,大大加重了老人及其子女的經濟負擔。如果在醫院住院,享受同類服務產生的費用大部分可用醫保報銷,這讓許多老人不敢選擇醫養結合。
重慶合展天池老年護養中心副總經理韓冰告訴研究員,他們計劃在養老院內新建一個護理院,但如果產生的費用無法享受醫保報銷政策,護理院很可能淪為擺設。在該護養中心,78歲的羅銘等多名老人表示,如果養老院辦的護理院無法用醫保報銷,一旦生病,他們還是不得不選擇回到醫院住院。
對于“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的醫保報銷問題,重慶市社保部門的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相關政策,只有醫療機構才能納入醫保報銷范疇。目前,國家尚未將“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認定成醫療機構,因此無法享受醫保報銷政策,“重慶市級層面并沒有調整該政策的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