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芹
山西有一位老人和鄰居爭吵后,突然倒地昏厥,送往醫院途中去世,醫生診斷為“突發心梗猝死”。鄰居后悔不迭,老人子女憤而起訴索賠50萬。類似的故事《三國演義》中早有記載,三國時期,曹魏與蜀漢對壘于祁山之前,魏國白髯老軍師司徒王朗與蜀漢軍師丞相諸葛孔明對陣,諸葛亮義正辭嚴,抓住要害,一頓羞辱,王朗聽罷,氣滿胸膛,大叫一聲,跌死于馬下。后人有詩贊孔明:兵馬出祁山,雄才敵萬人。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
從醫學科學的角度看,因怒而亡,是完全可能的。老人在突然生氣后,特別是怒發沖冠的劇烈情緒波動之后,如果不能進行自我調節,不能釋放壓抑在心中的悶氣,很有可能導致猝然而死。
“生氣”可能會引起猝死。老年人之所以容易發生這種猝死,往往是由于他們原來就已患有各種心腦血管疾病,被“生氣”誘發,使病情加重而死 。“大怒傷肝”逆亂氣血,甚則危及生命。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人在發怒時,情緒急劇變化,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壓升高,肌肉緊張,體內血液循環急需重新調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擾,很容易誘發胃腸潰瘍、高血壓、冠心病、神經衰弱癥、精神病等疾病的發作或加劇。而且,壞情緒容易削弱機體的防御機能,破壞免疫監視系統的正常“工作”,還會為癌細胞的產生創造條件。因此有人說盛怒是癌細胞的促活劑,此話確有幾分道理。終日怒氣沖沖、咄咄逼人、爭強好勝的人,患癌癥的可能性遠遠超過正常人,更值得一提的是,暴怒對于年事已高者,猶如一枚“定時炸彈”,隨時會釀成大禍。因為不少老人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怒發沖冠的情緒波動,對他們那疲憊的心臟,很容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腦出血等,使其在盛怒之下憾然離開人間。
天有春夏秋冬之變,人有喜怒哀樂之情。憤怒的閘門一旦打開,怒潮便洶涌澎湃,傾瀉而出。這時,若不能自控,任其放縱,則每每會釀成悲劇。難怪《內經》曾指出:喜怒不節則傷肝,肝傷則病起,百病皆生于氣矣。
所以,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平時生活一定要想得開,看得開,要心胸寬廣,培養高尚的情操和忍耐心,學會用理智來控制情緒,不要大動肝火、暴跳如雷。正如《養生訣》上寫到的:氣為壽之絆腳石,心平氣和病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