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幫平
【摘 要】項目后評價是投資建設項目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產能建設項目經濟后評價,是對已完成的產能建設項目的目的、實施效果及經濟效益進行系統客觀的分析。通過評價分析投資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否達到,找出成敗原因,總結經驗教訓,為提高未來項目的投資決策水平提出建議。文章結合X氣田產能建設的實際情況,開展經濟效益后評價,總結項目經驗與教訓,為同類油氣田產能建設決策提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氣田開發 產能建設 后評價
投資項目后評價是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主要是對照項目立項決策和設計的技術經濟要求,檢查項目目標的實現程度,分析項目實施過程的經驗和教訓,評價項目的效果、效益、作用和影響,為指導擬建項目、調整在建項目、完善已建項目提出建議。[1-2]
X氣田位于蘇里格氣田西北部,2008年初編制完成初步開發方案,設計年產能力10億方/年。截止2012年底,項目已實際運行近5年,累計產氣40.36億方。為了便于客觀的反映項目的實際運行情況及效果,依據項目經濟效益后評價原理方法[3-5],具體分析該區塊氣田產能建設項目經濟效益后評價問題。
1 項目投資和執行情況評價
1.1 投資執行情況
開發5年來,X氣田實際完成投資224042.68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90033.28萬元(鉆采投資153576.43萬元,地面投資36456.85萬元),維持運營投資34009.4萬元(鉆采投資30865.31萬元,地面投資3144.09萬元)。區塊內共完鉆計劃內320口,其中新建井296口,長慶遺留老井8口,2007年完鉆評價井16口。建成投產集氣站4座。
1.2 產能完成情況
可行性研究方案2008年~2012年設計井數380口,進尺134.1萬米,平均單井日產氣1.0萬方,建成年天然氣生產能力10億方;實際完鉆井數296口,進尺105.94萬米,平均單井日產氣1.41萬方,建成年天然氣生產能力10億方。實施方案達到設計要求。
1.3 投資控制的經驗和教訓
(1)創新采用直井+叢式井工藝技術,實現氣田高效經濟開發。為保護生態環境、節約土地、便于管理、減少投資,X氣田將叢式井作為區塊開發的主要井型。叢式井開發方式從根本上實現了投資的有效控制,順利實現了項目部的投資控制目標。
(2)優化產能建設工藝,規模建產,減少土地占用面積,集中高效開發。X氣田以叢式井開發為主,幾口井共用一套地面井口工藝流程、共用一條集氣管線、共用一條井場道路,相關工作量減少了至少1/3,極大地減少了土地占用面積,簡化了采氣工藝流程,縮短了管線及道路的實施工作量,有效減少了投資。
2 可研設計與實施方案經濟效益評價
2.1 可行性研究效益評價
根據項目可研方案,X氣田項目在預測的24年生產期內,計劃實施開發井786口,建設集氣站6座,項目總投資59.45億元,其中建設投資19.83億元, 維持運營投資39.3億元, 流動資金3268.4萬元。
經濟評價結果,方案財務內部收益率10.07%,財務凈現值676.6萬元(基準收益率取10%),稅后投資回收期8.98年,項目在財務上滿足行業要求。
2.2 實施方案效益評價
X氣田投入開發5年來,實際實施開發井296口,建設集氣站4座,實際完成投資22.40億元,其中建設投資19.00億元(鉆采投資15.35億元,地面投資3.65億元),維持運營投資3.40億元(鉆采投資3.09億元,地面投資3144.09萬元)。
經濟評價結果:方案財務內部收益率12.75%,財務凈現值3240萬元(基準收益率取12%),稅后投資回收期8.26年,項目在財務上滿足行業要求。
2.3 評價結論
X氣田經過5年的開發,取得了較好的開發效果,在少實施84口開發井的情況下,實現了建成年產天然氣10億方生產能力的計劃目標。在投資效益上,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實施方案財務凈現值3240萬元,內部收益率12.75%,投資回收期8.26年,高于行業和股份公司的規定標準。
3 總結與認識
(1)X氣田產能建設項目實施后,預計在評價期內項目總投資538139.08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90033.28萬元,維持穩產期投資339621.8萬元,流動資金8484萬元,與可研相比,項目投資減少了9%。
(2)經測算,該項目實際實施后,與可研方案相比,內部收益率由10.07%提高到了12.75,投資回收期也由8.98年減少到了8.26年。項目經濟效益指標較預測期目標有一定幅度提高,經濟效益較好,說明該項目是一個成功的項目。
(3)X氣田產能建設項目由于可研方案前期研究時間短、資料欠缺,與實際地質情況存在一定出入,對方案的實際實施帶來了一定影響。但項目管理部門根據區塊實際地質情況,及時對原方案作出調整,增加叢式井部署比例,有效減少了鉆采投資和地面投資額度,為區塊后續經營管理打下基礎。同時,叢式井開發在X氣田的成功應用也為集團公司今后同類油氣田的開發提供的有益的借鑒。
(4)目前多數油氣田企業面臨投資不足、產能建設規模萎縮的局面,加強產能建設項目后評價是實現建設項目全過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投資前期可行性研究和后評價相結合的經濟評價制度,對未來產能建設項目決策,提高投資效益,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姜偉新,張三力.投資項目后評價[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1.
[2]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油氣田開發項目后評價[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5.
[3]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計字[2005] 447號),建設項目后評價報告編制細則(試行)[S].
[4]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計字[2005] 226號),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參數(2005-2006)[S].
[5] 謝艷艷,易維容.油田開發產能建設項目經濟后評價[J].天然氣勘探與開發,2006,29(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