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寶鑫
摘 要: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與進步,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相關行業的發展。對于國土資源而言,也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文章主要針對GPS技術在國土資源中的應用進行簡要的分析與總結,通過詳細的對比得知,GPS技術有著傳統測繪技術無法比擬的優勢,其測量操作簡單,融合的信息自動化技術可以完成不同地形的測量測繪工作,對此,在國土資源中使用較為頻繁,但也存在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下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國土資源;測繪;GPS技術
1 GPS技術的基本原理和特點
GPS技術最早是由美國提出的,當時主要被應用于軍事等方面。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從而使GPS技術被應用于各個方面。從GPS技術的構成來看,主要包括衛星、監控地面和GPS客戶端等三大模塊。下面就進行詳細的分析:
1.1 衛星
從某種角度來講,衛星運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但是可有其規律可循。衛星的多少及使用周期都可以通過人為操作來加以控制。只要采取科學有效地措施就可將其衛星運行狀態記錄在可監控的范圍內,并加以定位。
1.2 監控地面的部分
衛星發射后,要利用相關技術對其進行數據監測,這部分數據主要是通過對地面監控來得以實現的。將所有衛星數據加以監測,并實時做出調整,確保衛星在離開地面后可以進行正常的操作,進而有利于測繪工作的有效進行。
1.3 GPS客戶端
這一客戶端的主要用途就是根據衛星傳輸的數據信息等來判斷用戶的所在位置,根據距離來對方位進行判定。通常情況下,4顆衛星就可以實現對某一物體或者是位移距離進行準確地測定。
1.4 位置差分技術
位置差分技術在眾多的監測技術中是最為基本的,操作程序也相對較為簡單。其組成部分就是由GPS客戶端構成,客戶端可以根據衛星的數據形成立體定位系統,進而計算出相應坐標的數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技術在監測的過程中,會受到大氣,軌道以及時鐘等因素的影響,存在著一定的誤差。因此,基站在對這些誤差進行最小化處理之后再發送到流動站,接收站在接收之后也經過一定的處理,進一步提高信息的精準度。
2 GPS技術在土地勘測工作中應用
2.1 建立測量控制網
在對土地勘探測量過程中,首先必須明確GPS靜態測量中關于測量控制網信息的規定,依據測量的實際需求來判斷高等節點,節點坐標的確立對于建立測量控制網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所以在實際測量過程中要依據實際情況采取合理方式來完成GPS操作。
2.2 計算各個坐標的參數
在實際工作中,將坐標參數和對應點進行配合,計算出相應的參數。然后根據這些參數來定位地方坐標。在這一過程中,較為重要的就是WGS84坐標。這一坐標是做好測繪工作的基礎和關鍵。同時也通過坐標參數、WGS84坐標以及方坐標等因素來進行準確地計算,并且繪制出相應的測繪圖表。
2.3 建立基站
首先,從首頁界面的鏈接進入管理界面并且創建一個配置集,將其命名為GPRS。然后配置GPRS的接口參數,選擇In-temet連接方式,跳轉后選擇siemensMC75,接著在GPRS3ntemet中的APN輸入CMNET。在實時模式中選擇參考站,對實時數據進行“RTCM18,19v2”的選擇,選擇“網絡1”的端口,選“客戶端”用戶。然后在服務器上新建一個服務器,然后對齊進行命名,配置IP地址和端口。對基站進行配置好,選擇“測量”按鈕,選擇剛才配置好的基站,等到基站開始正常工作后,按SHIFF鍵進行連接。
2.4 進行外業方面的操作
由于手工配置界址的測量點時很可能會出錯,所以采用通過計算機把地塊界址測量點的坐標信息直接導入到計算機中的方法,然后運行程序進行放樣工作,使它利用坐標信息直接進行放樣工作,這樣就減輕了常用的解析法進行放樣操作的復雜性,從而簡化了確定用地勘測邊界的工作流程,達到了提開效率的目的。
3 GPS技術在土地測量和控制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3.1 GPS技術進行土地測量時控制網點的精度和密度問題
在土地測量過程中,首先必須明確要測量區域的控制點坐標以及進行實時監控的網點精度,因為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不同的測量區域其測繪數據以及信息采集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其次對于控制網點來講,必須精確到它所控制的范圍及密度,這樣才能更好的測量出一個范圍內土地資源的使用情況。具體來講,就是要利用GPS技術按照一定規范對所測量區域進行密度及網點的確認,必要時可以設置一個圖根導線,這樣就可以方便我們針對界址點可以進行合理操作。
3.2 各個位置基準點所具有的偏差對GPS測量造成的影響
GPS基準點主要包括具體位置基準、具體方向基準和其他尺度基準等。GPS基準位置的有效確定可以通過對整個網絡平均差計算來得以實現。在GPS基準確立的過程中首先針對網絡選擇設定一個坐標值,使其作為固定不變的參考數據,然后授予其適當的權利,將網點中其他不確定的數值都通過這個固定坐標值來尋找彼此之間的差值或是不穩定數值,這也是確定GPS數據最有效的方式之一,GPS基準點確立的是否得當與這個坐標值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在選定的過程中必須考慮整體綜合因素。若果在GPS網的平均差計算當中,GPS并沒有收到任何因素的影響,那么平均差后網所具有的方向及尺度就將是相當精準的,但是由于各個具體位置的不同,所測得的實際精度也會有所不同,這樣對GPS造成的影響也是不相同的。
4 GPS技術在測量中的優缺點
4.1 高效率作業
通常情況下,基準建模就可以完成對5km半徑區域范圍內的精準測量,采用GPS技術可以減少“移動基站”對其測量的次數以及控制點的使用,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僅減少了費用的使用,還降低了勞動強度作業,提高了工作效率。
4.2 沒有誤差累積
在以往的測量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多種因素而出現數據不準確等現象。但是GPS的應用卻能滿足各種作業條件,改變了這種現狀,一定意義上提高而測量的精準度以及所能達到的高度范圍。
4.3 降低了測量作業的要求和條件
GPS作業對于視覺要求的作業效果比較低,通常情況下只要能滿足“電磁波透視”即可。外部環境變化及人員素質要求對其測量影響較小,從而提高了測量的精準度,降低了誤差的出現。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GPS作業操作起來比較簡單且作業集成化水平較高,計算能力也比常人的計算方法精準,對其被人們普遍應用于國土資源測量之中,針對特殊測量作業,不需要人為對其檢查,GPS具有自身的輔助檢查功能,可以反復糾正測量中數據誤差問題。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隨著各種新技術的層出不窮,GPS測繪技術也得到了相應地發展,且對于操作者而言,使用GPS操作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勞動時間,節約了大量的成本,更是因靈活性高且操作簡便,而被應用于各個方面,尤其是在我國國土資源測繪中更是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對其不斷加以創新,以便更好地適應時代社會的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鄭登標.淺談GPS技術在國土資源測繪中的應用[A].福建省土地學會.福建省土地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福建省土地學會,
2011:5.
[2]劉和平,吳曉帆.GPS技術在國土測繪管理中的應用[J].測繪技術裝備,2010,2:24-26.
[3]林新超.GPS測量技術在測繪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風,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