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程 何時劍 喻步賢 劉利宏

摘要:“專接本”是高等職業教育與本科自學考試有機銜接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論文以淮安信息學院為例,在分析專接本學情與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從招生、管理制度、學生管理、課程教學與考試、實踐教學和教學評估六個方面介紹專接本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索實踐,并對實踐成效進行了介紹,以期為專接本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Abstract: "Specialized subject-to-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new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for organically connecting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undergraduate self-taught examination. This paper takes Huai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example to analyze the learning and curriculum of specialized subject-to-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t introduces the exploration of new education pattern of specialized subject-to-undergraduate education from six aspects of admissions, management system, student management, course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practice teaching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result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subject-to-undergraduate education.
關鍵詞:高職;專接本;新型教育模式;自學考試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pecialized subject-to-undergraduate education;new mode of education;self-taught examination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07-0210-03
0 引言
中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自1981年誕生以來,已在高等教育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憑借國家考試權威贏得了國內外一致認可。為適應生源萎縮、社會與學生發展,江蘇從2008年開始在高職院校中試行專接本教育,開創了獨具特色的江蘇自學考試新模式。“專接本”是省考委和省教育廳在普通高校中開展的全日制在籍專科生在基本完成專科階段教育的基礎上,接讀自學考試本科教育的工作,簡稱“專接本”。它是高等職業教育與本科自學考試有機銜接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淮安信息學院(簡稱“我院”)從2009年開始先后與南京郵電大學等7所院校合作開展專接本教育,共設本科專業10個,教育效果良好,贏得了學生、家長與企業的好評。專接本發展前景光明,但也面臨著如何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服務、促進專接本健康持續發展等諸多問題。為此,本文在分析專接本學情與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對教育模式的探索實踐和成效進行介紹,以期為專接本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1 專接本學情與課程體系分析
專接本為新生事物,培養對象為一群來自不同專科專業、并兼有高職生和本科生雙重身份的特殊本科生群體,因此對專接本生源特點、課程體系等進行分析,將會促進教學質量、更好地實現專接本人才培養目標。
1.1 學生基礎知識相對薄弱且參差不齊
專接本生源主要是本校三年制高職即將進入第三學年的學生,相同或相近專業的專科生均可報名專接本學習。這種“寬進嚴出”特點決定了其生源是基礎知識相對薄弱且參差不齊,為接本學習造成一定困難:①高職院校生源總體不斷下降,錄取線逐年走低,學生素質差異較大。②高職院校生源類型豐富,招生類型有統招、對口單招、注冊入學、“3+2”等;學生來源有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普通高中畢業生等。③相同或相近專業學生選擇相同對接本科專業,因原有專業課程設置不同,學生間知識結構存在差異。
以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數控加工與模具設計”專業接本班為例,班級多數同學學習目標明確,學習積極性高,想通過專接本獲得一種資格及可持續發展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但也有個別同學對專接本認識膚淺,重視不夠,以為專接本就是混文憑,曠課逃課現象嚴重,因此每年都有個別學生中途退出、近10%的學生拿不到畢業證和學位證。另外從該班連續4年招生情況看,不到20%的學生的專科專業是“模具設計與制造”,80%以上的學生的專科專業是“數控加工技術”和“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因前期所學課程不同,學生在接本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差異較大。
1.2 課程設置
依據專接本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在確保基本理論夠用的基礎上,注重培養與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專接本專業在面向社會開考專業考試計劃課程設置的基礎上,每個專業增設三門與專業技術領域緊密結合的實踐與應用課程,分為溝通課程、銜接課程、主干課程、實踐與應用課程等四個模塊。
以該院2013級“數控加工與模具設計”專業接本班為例,其課程設置見表1,溝通課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論和公共基礎理論,思想政治理論憑專科合格成績可免考,公共基礎課專科合格成績占40%,自考統考成績占60%。銜接課程為專業基礎課,專科合格成績占30%,自考統考成績占70%,溝通課程和銜接課程的學習使學生順利實現專科階段與本科階段課程體系的銜接和過渡,為學習主干課程奠定堅實基礎。主干課程為主要專業課,全省統考。實踐與應用課程,由主考院校負責考核,其目的是延續專科實踐技能型培養特色,突出專接本應用型人才培養特征。
2 專接本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1 深入細致做好宣傳招生工作
在宣傳方式上,我院通過邀請省考試院與主考院校領導來校做宣講、召開系部專接本招生宣傳大會、班主任深入班級等方式開展宣傳。并通過學院招生簡章、網站等載體向全校師生普及專接本相關政策,明確專接本管理員接受學生報名咨詢。
在宣傳內容上,真實宣傳江蘇教育考試院的有關政策規定,全面比較專接本與社會自考、專轉本、專升本之間的差別,深刻剖析專接本性質、優勢與潛力。實事求是地向學生闡明學位證和畢業證要求、各課程通過的難易程度及專接本文憑的社會認可度,由學生自主選擇。
在宣傳時間上,新生一入學,就將專接本作為入學教育內容之一,使學生一進校就對專接本有充分認識,從而樹立學習目標,盡早規劃未來。然后在大二、大三階段,根據工作節點再進行多次宣傳。
在政策與措施上,該院制定了多元化優惠政策和鼓勵措施,充分發揮各級各類獎助學金的助學、激勵與導向作用,吸收優秀學生報名專接本學習。
在班級生源安排上,按照專業相同或相近原則組織生源并編成獨立建制班級,保持專業連續性。
2.2 健全管理機構,明確管理職責,完善管理制度
專接本是在省考試院統一管理和指導下組織實施,實行主考院校和職業院校的雙重管理,這是專接本新教育模式的突出特點。其中主考院校是組織者,負責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設置等工作,而職業院校作為辦學主體,負責學生的教學和管理。由此可見,接本生的培養質量與所在職業院校的管理密切相關。
健全管理體制是專接本高質量、高效果的重要保證,也是規范專接本教育教學的中心環節。該院專接本實行二級管理。繼續教育學院在分管院長領導下,對我院專接本實行統一歸口管理,負責與省考試院、市自考辦、主考院校聯系,研究確定主考院校及開辦專業、簽訂聯合辦學協議等工作;學院其他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相互協調,為專接本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各二級院系作為專接本專業具體承辦單位,根據專業對口原則,負責某一專業的招生、教學等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專接本教育管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院在嚴格執行上級部門規章制度的基礎上,結合我院實際,制定了《專接本教育考核辦法》、《專接本學生管理辦法》、《專接本教育教學管理辦法》等制度,確保我院專接本開展有章可循、規范有序。
2.3 嚴格學生管理
為了讓來自不同班級與不同專業的學生盡快融入專接本學習,學生管理主要在以下方面得以加強:
①報名專接本學習的學生須事先征得家長同意,并簽定《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接本學校、學生、家長三方協議書》,明確各自權利和義務。
②將接本生納入全日制普通專科生日常教育管理,選派責任心強的老師任班主任,健全班委會、團支部等學生自管組織。同時各教學院系還明確一名專業造詣較高、協調能力較強的教師擔任專接本管理員,一方面在系主任領導下,協調處理專接本招生、教學、就業等工作;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相關政策、專業學習等咨詢服務。
③實行課堂考勤周報制。班級指定專人進行課堂考勤,班主任定期檢查出勤,對周曠課達2次的學生,班主任須清楚缺課原因,綜合其它課程考勤情況,判斷該生連續缺課內因,從而提出解決方案。并將周考勤結果報送繼教院。
④整合宿舍,固定教室。接本生來自不同專業、不同班級、不同宿舍,為便于教學與管理,依據自由組合與適當調整原則進行宿舍整合,對接本生進行集中管理。并要求接本生到指定教室上晚自習,并配任課教師輪流下班級輔導。
2.4 精心組織課程教學與考試
2.4.1 擇優安排師資,重視備課環節
課程教學始終是專接本辦學的中心任務,我院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教學質量。①安排課余時間充足、責任心強、經驗豐富、職稱高的教師任教,并保持任課教師隊伍相對穩定,從師資上保障教學質量。以“數控加工與模具設計”專業接本班為例,自該班開設至今,有20名教師參與教學活動,其中高級職稱教師13名,占65%。為調動教師積極性,激勵教師想上課、上好課,該院出臺了與課程類型、課程通過率掛鉤的優勞優酬課時費標準、教師獎勵辦法等政策支持。②抓實備課環節。首先,教學內容緊扣江蘇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課程考試大綱要求,依據大綱要求設定教學內容并組織實施,以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學效率。其次,每年定期組織教師參加由主考院校組織的教研活動或集體備課,當面與主考院校教師交流重難點內容,以獲取更多考試信息,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各教學院系內部也定期開展教學觀摩活動,研討教學方法和技巧。最后,任課教師須研透教材、考試大綱和歷年真題,準確把握考試要點與試題特點,使講課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針對性強。每周至少下一次班級輔導,對學生到課情況須嚴格考勤,并做好記錄。
2.4.2 合理安排開課時間
接本生第一學年需同時上專科課程和專接本課程,因此在教學安排上,為不擾亂專科階段正常教學秩序,專接本第一學年的教學活動主要安排在晚自習和周末。同時因專接本考試時間為每年4月和10月,為使學生趕上10月份的考試,每年安排新生于5月份開課,并利用暑假、國慶假期補課,切實提高課程通過率。
2.4.3 認真對待考試
專接本考試是對教學與管理各項工作的一次綜合檢驗,是專接本辦學的重要環節。為此,提前公布每學期考試日程,使學生清楚學期考試科目和考試時間。準考證、考試通知書統一由班主任到繼教院領取,學生親自到班主任處領取簽收。考前專門召開動員大會,強調考試紀律與注意事項,并對考試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溫馨提醒和指導。遇到與接本考試沖突的情況,提前部署,妥善安排,盡量不影響接本考試。
2.5 強化實踐教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2.5.1 加強課程實踐教學
相對社會自考而言,專接本明顯強化了實踐教學。以我院“數控加工與模具設計”專業為例,由表1可知,銜接課程均含一定的實踐學時,教學中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采用教學做合一方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即時結合;主干課程為專業核心學位課程,配課程設計作為其實踐教學,每個課程設計用一到兩周時間進行集中學習,指導工作由我院任課教師具體負責,主考院校教師全程參與指導。
2.5.2 充分利用優質教育資源,強化技能訓練
為實現專接本應用性、實用性、職業性人才培養目標,充分發揮主考院校優質教育資源為專接本服務的功能,強化接本生專業知識綜合運用及實踐能力,實行“雙證”畢業模式,即相關職業資格證加本科畢業證。比如我院“數控加工與模具設計”專業的MOLDFLOW塑料成型CAE實踐課程,統一組織學生去南京工程學院集中學習一周,主要學習應用MOLDFLOW軟件進行塑料成型CAE數值模擬,考試合格可取得職業資格證。
2.5.3 嚴抓畢業設計質量
首先,選擇責任心強、經驗豐富、職稱高的專業教師組成指導教師團隊,全程負責畢業設計指導。學生畢業設計指導教師采用雙導師制,主考院校與高職院校聯合指導,以高職院校教師指導為主;其次,選擇良好課題,確保工作量飽滿,難度適中,有一定深度和廣度,報送主考院校指導教師審核同意后方可開題;第三,強化畢業設計過程監控,由主考院校教師牽頭進行中期檢查,指導教師和學生均須認真、如實、及時填寫過程記錄,答辯時由主考院校指導教師任答辯組長統一把關;最后,成立畢業設計領導小組,加強畢業設計的組織、實施、指導、督促和總結,強化過程管理,切實保證畢業設計質量。
2.6 加強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
教學質量是專接本的生命線,建立健全教學督導體系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有效舉措。該院專接本采取省級督導、主考院校督導、院級督導和教學院系督導的四級教學督導機制。首先,省考試院對我院專接本教育教學諸環節開展檢查評估;其次,主考院校對我院專接本進行檢查,如考試巡查、畢業設計中期檢查等;再者,專接本納入我院日常教學管理,統一執行我院教學檢查制度、聽課制度、教學質量評估制度;最后,教學院系也建立專門督導機構,形成反饋和糾偏機制,強化教學質量監督,采取隨機聽課、教學檢查等形式,定期開展教學質量督導工作。
3 專接本新型教育模式的實踐成效
①專接本教學質量顯著提升,課程通過率、一次畢業率、一次學位授予率等關鍵指標增長明顯,在學生和家長中的認可度和影響力逐年提升,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根據對“數控加工與模具設計”專業接本班的統計,各課程平均通過率達83%左右,一次畢業率由2012年的56.67%提升到2014年的88%,班級學生數由2010年的24人增加到2014年的51人。目前該院在籍專接本學生已超800人。
②專接本學生經過高職三年和本科兩年的培養,奠定了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技能,在不斷學習與強化實踐中練就了較強的創新和競爭能力,并在省級和國家級職業技能大賽中嶄露頭角。2012年、2013年從“數控加工與模具設計”專業接本班各選3名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設計制作機器人,并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學生組“中科”杯機器人技術應用賽中分別榮獲團體二等獎、一等獎。2013年再選5名專接本學生參加“凱達”杯全國職業院校模具技能大賽,榮獲學生組“注塑模CAD/CAE與主要零件加工”一等獎、“冷沖拉延模CAD/CAE”三等獎。
③根據該院2012屆和2013屆“數控加工與模具設計”專業共55名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跟蹤調查,相比高職生,接本生就業質量與就業率明顯提高,專業對口率達81.24%,在薪資、未來發展等方面與普通本科畢業生大致相同。
4 結語
專接本是高等職業教育與本科自學考試有機銜接的產物,是自學考試謀求自身發展、促進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社會終身教育體系有效構建的重要舉措。雖是新生事物,卻展現出了強大生命力,讓我們看到了美好前景。當然還存在諸多問題,仍需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不斷總結和創新,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健康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劉任熊.基于“專接本”的自學考試人才培養模式創新[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9(2):158-160.
[2]嵇正波,符學龍,周忠旺.江蘇自學考試“專接本”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80-83.
[3]施虹.高職院校“專接本”工作的研究與探索[J].學周刊, 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