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芳
[摘要]中國是個人口大國,而且也是農業大國,農民在推進現代化農業大建設的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同時農民也被視為弱勢群體,所以提高農民各方面的素質問題是更好的解決“三農”問題的可信問題,這些都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本文介紹了新興職業農民的概念,并且根據香格里拉的發展狀況,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提出了相關的措施。
[關鍵詞]培育新興職業農民
[中圖分類號]G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3—0002—01
據了解,近幾年來,我市農科局不斷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與培訓力度,政府也加大了相關政策,可以看出發展現代化農業的關鍵就是推進新興職業農民的培育,努力提高廣大老百姓的科學文化素質,文章就市培育新型農民問題做一些探討。
1新型職業農民的概念與分類
從古到今,西方的學術界稱呼中國農民一直都用傳統農民,而不是職業農民。美國人類學家沃爾夫提出的經典定義中說傳統農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持生計,他們的身份有別于市民;而職業農民與傳統農民有很大的差異性,他們會盡力進入市場,將農業當作是一種產業,并且充分利用所有的條件和一切可能的選擇使收入更多。實際上,沃爾夫對傳統農民和職業農民的定義指出了兩者之間的本質區別。在社會學意義上,傳統農民象征著身份農民,它主要強調的是一種等級秩序;而職業農民更偏向于經濟學意義上的理性人,它是在農業產業化至現代化過程中產生的,是一種新的職業類型。目前,農業主管部門提出了新型職業農民的概念,是指在農業一、二、三產業中自由選擇充分就業,從事專業的農業生產、農業經營或者農業服務等工作,對于各行業都有較高的生產技能,并且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職業化農民的收入普遍高于當地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在農業現代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重起著重大的作用。
根據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農業生產現狀及其發展趨勢來分類,新興職業農民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生產經營型農民。這類職業農民主要是專業大戶、農村合作社等帶頭人。他們是以農業為職業,并且占有一定的資源,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和資金投入能力,其主要的收入來源于農業勞動力。二是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這類職業農民主要是農業工人、農業雇主等人。在新型生產經營主體中從事穩定的農業勞動作業,并且從中獲得收入,農業勞動力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三是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這類職業農民主要是農村經紀人、農機服務人員、農村信息員等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他們的收入來源于直接從事農業產前、產中及產后服務,具有一定能力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
2我市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現狀
近幾年來,我市大力發展具有高原特色的農業產業及農業經濟,進一步調整該市農村產業結構,圍繞市委“鞏固蠶桑產業、擴大核桃種植、大力發展青稞煙草產業、因地制宜發展葡萄產業和發展以高原牦牛、藏香豬、尼西雞、中藥材等為主的種養殖業”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思路,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以高原壩區重點發展青稞、馬鈴薯、春油菜、反季蔬菜、瑪咖、藥材等特色種植和以牦牛、藏香豬、尼西雞等特色畜禽養殖業,引入帶動和發展了一批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高原特色農業產業。但是由于只重視種植規模,忽視農產品的銷售,造成了農產品的銷路不暢,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并沒有明顯的增加。所以在2015年11月的中旬到12月初期,該市建立了兩個新型職業農民農產品電子商務培訓班,通過培訓,學員掌握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概念,同時為今后廣大學員開展農產品的網上銷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我市提出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大科技農業的投入力度,壯大農業產業的結構主體,提高我市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及在農業產業中的競爭力。而現代農業發展的實質是改造傳統農業的過程,主要的措施是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及現代化的物質裝備,與傳統農業相比,職業農業的發展主要是依靠科技的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因此,應該要多形式的開展農民培訓,重點培養對象是具有職業技能、科技素質、有經營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逐步提高農民的自我發展能力和素質,大力培養新興職業農民,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和建設的重要因素。
3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策略
培育新興職業農民是一項基礎性、長期性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關系著“三農”問題的解決,一定要結合實際做好各項工作,并且要勇于嘗試、積極探索途徑和方法。要認真落實和實施國家長期發展規劃和黨中央一號文件的綱領,采用科學的方法研究制定并嚴格的實施“十二五”以致到2020年的農民教育培訓規劃,采用有效的措施,建立并完善新興職業農民的教育培訓制度,并不斷的創新。由于現代農業發展需要新興職業農民,所以要全力加大對職業農民的培育,培養大批有知識、有素質、懂技術、勇于創新的新興職業農民,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
新興職業農民培訓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作,培養對象的選擇和培養措施等多方面的內容都影響著這一工作的完成進度,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認真貫徹和落實國家長期制定的政策和中央的一號文件的措施,還需要地方政府管理部門、教育培訓機構和廣大農民齊心協力的合作。要在培養思路、培養模式和保障措施上等發揚創新的精神,腳踏實地地推進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還要在政策上具有連貫性,保證這項系統工作能夠持續穩定的發展,更要注意認真總結當前培訓工作的經驗,改善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點,加強對科學技術以及農業技能的學習,大膽的創新,只有這樣,新興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才能順利、穩定的進行,從而取得更好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