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華
[中圖分類號]G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3—0010—01
加大創新開展農村文化活動有利于新農村的經濟發展。開展農村文化建設,創新農村文化活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徑,對于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和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促進新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創新開展新農村文化活動,是中國共產黨在廣大農村占領思想文化陣地的要舉措。
1新農村文化活動的基本現狀
1.1我們國家只一個人口大國,而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農村落后封閉的條件使得農民群眾的休閑娛樂活的少之又少,即便是過年過節,娛樂項目也是少的微乎其微。一部分農民群眾愛好賭博,甚至出現一些迷信活動,更甚者出現一些不健康的娛樂演出,這些不健康的文化活動應該在農村文化活動中銷聲匿跡。假如不及時徹底制止這些不健康的活動,就會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不利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不利于農民群眾的增收,不利于新農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1.2農村信息的閉塞和落后思想的根深蒂固,使一部分農民群眾不愿意接受新鮮的事物新時期先進的精神文化,因此對一部分文化活動的創新要以農民群眾的實際心理現狀為基礎,讓農民朋友喜聞樂見的文化深入到文化活動中去,只有這樣才能激發農民群眾積極的參與,才能讓群眾文化活的更大限度的發揮積極的作用。
1.3新農村的群眾文化活動現在存在活動形式單一,活動內容較為空洞的現象。鄉鎮政府存在著文化建設方面經費不足的問題,還存在著文化基礎設施匱乏和文化活動發展緩慢的問題,鄉鎮文化隊伍也不健全,由于政策原因,文化管理人員三權下放、一刀切,以前二十多人的隊伍,現在只有二到三人的編制。以前是局里直管,現在是鄉鎮管人,局里管業務,文化管理人員到局里辦事、本來是回娘家現在變成了客人,管理人員的不穩定也給新農村文化活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2新農村文化活動建設的必要性
2.1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美好家園,文化建設是其它社會要素無法取代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點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廣大農民群眾加快經濟發展,改善自然社會環境,建立起一種適合于新時期新農村建設的文化理念。逐步把這種理念深入人心,使農民群眾在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上發揮其廣泛穩定而持久的影響作用。因此新農村文化活動建設為新農村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保障。
2.2文化是凝聚向心力的重要支柱,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中,群眾文化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農村文化活動的豐富有利于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有利于提高農民的文化程度、科技知識,有利于科學種田,科學養殖,增減農民群眾的收入。
2.3當前鄉鎮文化體制不健全的問題日益加劇,文化管理隊伍人員較少少,年齡偏大,學歷偏低,文化管理人員要干計劃生育、集鎮開發等等事務,不能專職專管,也沒有時間在文化活動的創新中有所突破。
2.4優秀的文藝作品都是從群眾的生產生活中產生的,隨著社會生活方式的轉變,不少文藝瑰寶面臨著失傳的可能,如我鎮的“老子文化”、“曹操文化”。新農村建設要在文化建設方面遵循繼承中創新的原則,把傳統的精華繼承下來,不僅能豐富群眾的生活,還能對傳統文化加以保護。
3文化活動創新
3.1完善鄉鎮文化站建設,豐富農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逐步完善鄉鎮綜合文化站的軟件設施及硬件設施配套,籌建標準的電子閱覽室,規范鄉鎮圖書室,增設體育類、休閑類的活動場所,逐步滿足農民朋友的不同業余愛好,請有專長的人員講解指導,如書法、象棋、乒乓球、籃球等等。讓各種文化活動在彼此的交流中繼續發展。目前我鎮已經成立了城西書法分社,組建了鄉鎮籃球隊、乒乓球隊等等。
3.2傳承傳統文化,去其糟粕
我鎮有幾百年的歷史文化,“曹操文化”、“老子文化”都在我鎮流傳發展,目前還有一支國家級的考古隊伍在我鎮探測、發掘。我鎮的“高蹺Ⅲ、Ⅰ小車子旱船”民俗文化活動一直以來都在推陳出新中發展傳承,這些文化的傳承,對豐富我鎮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建設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3.3組建我鎮的“文化志愿者”演出劇團
協助村民自愿成立“演出劇團”,政府給一部分資金購置器材、道具、音響設備等,村民自行組織、自行管理,在農閑時下村宣傳科技知識、演出農民喜聞樂見的戲曲,如豫劇“打金枝”、“花木蘭”,亳州梆劇、亳州“二夾弦“等等劇種。讓廣大農民朋友在辛苦勞作之余能夠輕松的享受生活。
3.4利用“農家書屋”開展農村讀書月活動
利用“農家書屋”現有的各類圖書,在每年十一月份農閑時期開展“走進書屋”借書、讀書活動,村兩委干部、村全體黨員帶頭讀書,帶動村民都來讀書,通過讀書活動,獲得科學種植、科學養殖的知識或技能,讓農民朋友增產增收。使更多的村民通過閱讀獲得收益,然后產生讀閱讀的愛好和興趣。讓他們自覺的從過去的牌桌、麻將桌走向現在的書屋、書桌。有條件的村還可以拿出一部分資金,獎勵讀書月活動中的先進個人、先進家庭。先進致富帶頭人。讓村民自覺的爭先恐后的多讀書。
3.5組織中老年廣場舞隊,開展文化活動
利用集鎮、鄉村新建的文體活動廣場,號召中老年婦女參加,鎮里出資聘請輔導員,帶領大家學習“廣場舞”,學習“五禽戲”,學習“健美操,”在每天勞作之后,閑暇之時聚會在小廣場,參與自己喜好的文藝活動,活動的同時增加了交往,增進了農民的感情,增強了體質,填補了枯燥的生活。讓參加廣場舞的隊員們從內心體會到愉悅、快樂。從而帶動更多的中老年人參加文體活動,體質強健了,力量更足了,種植、養殖更有精神了,獲得的收獲也更多了,文化活動開展的也更豐富多彩了。文化創新的路子也越來越寬了。
4總之文化創新在新農村建設中舉足輕重
新農村文化活動建設是推進全面小康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改變農村落后面貌的有效途徑。在文化創新的過程中要尊重事實,極大發揮政府的主導地位,多聽農民群眾的心聲,大力發展新農村的文化事業,逐步改善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對促進農業生產發展,改善農民的生產條件有著極其重要的用途。同時可以起到移風易俗、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的作用,還有利于突破傳統文化的家族限制,增強農村發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