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摘要]我鎮是個農業大鎮,5年前,由于農村人口大量流出務工,耕地拋荒近七分之一,隨著國家土地流轉獎補政策的出臺,糧食價格調整以及農業各項補貼,原來送給人都不要的土地也變成了香饃饃,不但本地部分耕田能手流轉了部分土地,外來的許多種糧大戶也來我鎮流轉了大量土地,農業生產面貌大為改觀。
[關鍵詞]百神廟鎮 土地流轉 調研報告 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 Q016)03—0020—01
我鎮在流轉過程中也積極嘗試土地流轉的各種形式,實現土地的合法、規范流轉,用好用活有限的土地資源,促進全鎮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根據上級要求,我們農經站對全鎮土地流轉進行了認真的調查。
1基本情況
百神廟鎮位于舒城縣東鄉,屬半崗半圩地形,面積72平方公里,轄18個村,314個村民組,戶數12549戶,農業人口43606人,勞力23752人,耕地面積42500.5畝,崗區適林面積5500畝,水面7800畝,2009年以來共流轉耕地26922.76畝,崗區適林土地4325畝,水面2820畝,分別占總面積的63%、78%、36%。
2我鎮具體工作措施及經驗
2.1成立了百神廟鎮土地流轉工作領導組,土地承包管理糾紛、調解、仲裁工作領導組,由分管領導任組長,紀檢、財政、農經、司法所等單位負責人員,辦公室設在鎮農經站,確定了專門人員負責土地流轉的日常事務以及檔案管理、材料申報、統計調研等工作,配備了微機、打印機及檔案柜。
2.2通過廣播、各種會議特別是座談會的形式宣傳有關農村土地流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讓農民朋友了解土地流轉的意義和程序,努力提高農民土地流轉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主動按照平等協商,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進行流轉土地。
2.3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注重合法、規范操作,特別重視土地流轉的第一個環節,也就是《土地流轉委托書》的簽訂,2013年我鎮統一印制了15000份《土地流轉委托書》,要求各村在流轉中做到自愿、真實簽訂,保證土地流轉的合法性。
2.4在土地流轉過程注重時間性,在每年秋收后,是土地流轉的最好時間,鎮政府要求各村認真做好流轉土地的登記工作,各部門積極配合大戶做好流轉各個程序。在土地流轉規范較大的時候派駐工作組進村駐點工作。2009年金橋公司,2012年我鎮在大唐公司分別在我鎮流轉2000多畝、1000多畝崗地時候,派駐10多個干部連續工作一個多月做群眾工作,并在開發過程中每天吃住在工地,協調解決各種問題。
2.5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我鎮注重和農業發展規劃、農村居住環境相結合,在東西部崗區建立油茶基地、風景苗木基地、蔬菜生產基地等,中部圩畈區建立糧食生產區,結合國家的政策,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2009年以來,投資萬方以上當家塘169口,新修機耕路156千米,水利設施392處,平整土地7680畝,徹底改變了到處是荒山野嶺,遍地是拋荒耕地的現象,改善了我鎮農業生產環境,美化了農村的居住環境。
2.6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我鎮積極實現土地流轉的各種形式,確定以土地租賃為主,轉包、互換、入股、代耕等其他形式為輔。
2.7在土地流轉中加強對流轉主體和組織建設,教育流轉主體遵紀守法組織生產和經營,教育他們不要對損害國家的、集體的、其他農戶的利益,特別是申報惠農資金實事求是,不騙取、套取國家資金。我鎮紀檢、財政、農經等各部門也以定期或抽查形式對流轉土地面積、惠農資金發放進行檢查。同時在有條件的企業和和合作社如香澤農民專業合作社、明公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建立了黨支部,加強黨的領導,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我鎮土地流轉工作取得的成效
3.1土地流轉緩解了農村勞動力不足問題。對我鎮18個村,我們從統計表中抽查調研了兩個村六個村民組,其中白衣庵村藕塘組人口120人,耕地面積189畝。60歲以上人口27人,外出5人,耕種土地5人并且都種了20畝以上。18周歲以下16人,外出11人。18周歲-60周歲80人左右,耕種土地8人,其中2人耕種土地10畝以上,其余人口外出。百神廟村邵莊組人口240人,耕地面積220畝。60周歲以上52人,外出15人,耕種土地13人。18周歲以下人口61人,只有18人在家讀書,其余外出。18-60歲127人,耕種土地12人,其余外出。邵莊組所有耕種土地人口均只耕種了一點口糧田,其余土地流轉給大戶。以上調查情況說明農村人口勞力大量外出,耕種土地大部分是老齡人口和婦女,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年輕一代在家耕田的更少,對以后年代的大多數人來說,家中田畝也只是個數字,不知道位于哪里也不知道如何種田。隨著老齡人口死亡,越來越多的田畝將無人耕種,在這種情況下,將土地流轉到大戶或者農業企業手中尤為重要,解決了我鎮農業發展過程中重要的勞力因素。
3.2土地流轉有助于解決農村的拋荒田畝,有利于改造中低產田畝,有利于解決部分農田水利基本設施,改善農村的生產環境生活環境。我鎮原來有近6000畝拋荒田畝,雜草叢生,但隨著國家政策調整,土地流轉的出現,土地拋荒得到全面解決,拋荒田畝又重新種上了莊稼,增加了糧食和經濟作物總產,增加了農村經濟總量。農村出現土地流轉的時間并不長,以前都是自發流轉,真正大規模流轉在2009年及以后,所以大部分種田大戶和企業還在發展中,對農業基礎設施投入還參差不齊,通過調查發現,土地流轉對農村面貌的改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鎮東西部崗區的苗木和蔬菜發展,利用機械將整平土地,栽上美觀整齊的苗木,建起潔白結實的鋼構大棚,不但增加了經濟效益,也美化了居住環境。中部的糧食主產區,大戶和合作社投入了部分資金在交通不便的地方修建了機耕路,在水路不暢的地段清淤了溝渠、修建了一些小型水路設施,對生產條件不好的地方投入機械,改造了部分中低產耕地,使農村生產環境得到改善。
3.3土地流轉有助于農業生產的機械化、集約化、商品化,有助于新的技術和新的種植模式的推廣和應用。大面積土地流轉到種田大戶和農業企業手中,從耕種到收割,從澆灌到施肥.以及農藥的使用,運輸和倉儲都大規模的使用了農業機械。農業機械在和土地的集中又帶來了集約化,最后大量的產出帶了商品化,商品化的要求又促使流轉土地采用新的技術新的品種生產更加優良的產品,更加優良的產品便形成了更加知名的品牌商標。例如我鎮香澤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注冊了“徽香澤”商標,購置了4臺12噸大型糧食烘干機,2輛10噸散裝糧食運輸車,培訓社員200多人次。金橋公司投入500萬元新建兩座溫控大棚,培育名貴樹苗。明公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投入資金建成現代化污水處理設備等。
3.4土地流轉促進了農業生產模式的改變,增加了農業的產出,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我鎮原來是兩稻一油的生產模式,由于生產周期短,稻谷質量差,銷售價格低,隨著土地流轉,大部分流轉土地采取一稻一麥的生產模式,生產的水稻和小麥質量高,口感好,銷售旺盛。增加了糧食總產,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我鎮水稻產量24890噸,較2008年增加8%,銷售收入6521萬元,較2008年增加12%。小麥8470噸,較2008年增加92%,另外蔬菜、肉類、水產、苗木也有大幅度增加。對廣大農戶來說,土地租金和分紅大幅度增加了家庭收入,流轉主體日常生產用工解決了部分農業富余勞力的就業。同時也有更多了農民成為了流轉主體,直接從流轉的收益。
4土地流轉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4.1土地流轉時一項法律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也是一項扎扎實實為人民服務的工作。部分干部特別是村干部對土地流轉工作認識不足,工作不認真,不扎實。在《土地流轉委托書》簽訂時流于形式,在農戶不在家時甚至代簽。在流轉主體產生矛盾時不及時調解,相互推諉甚至推到上級。在矛盾調解掌握政策不全,缺少相關法律知識,解決不了矛盾。建議上級對廣大干部多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和為民服務本領。
4.2鄉鎮負責土地流轉工作人員少、任務大、經費少,建議加強鄉鎮土地流轉監督管理、糾紛調解、仲裁力量,做到規范化、法律化操作。
4.3有些流轉主體流轉大量土地,分給一些種田能手耕種,自己享受國家惠農資金甚至向種田能手收取部分費用。建議對流轉主體的資格進行詳細調查,對上面所說的情況可以采取合作社方式進行,同時加強合作社的注冊審批審查,加強合作社的財務監督,對合作社的盈余分配加強監督,確保每一個合作社成員能夠公平、公正享受合作社受益。
4.4有些流轉主體申報惠農資金時候存在騙取、套取國家資金,建議出臺一套嚴格檢查制度,并且在申報時給予鄉鎮審核監督部門充足的時間,確保申報的準確、合法、規范。同時,由鎮財政部門或者農經部門統計收取流轉土地租金或者分紅,直接打入流轉農戶的惠農資金銀行卡,并以發放花名冊統計流轉土地面積,保證上報面積真實性。
4.5 500畝以下的流轉主體享受不到獎扶政策,這雖然減少了工作量,但也打消了部分流轉主體的積極性。建議只要是流轉戶都應給予獎扶,同時加強審核責任,確保真實。
5總結
總之,土地流轉在農村工作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不但為國家、為集體、為流轉主體、為廣大農民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土地流轉不應該是一個兩個部門的工作,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通過全社會、各部門的支取和監督,土地流轉在農業發展和農村經濟中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