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強
[摘要]本文從安徽省潁上縣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結合過去多次的實踐經驗,對其水稻旱育秧栽培模式進行討論,包括種子的選擇、苗床的條件與整理、肥料的配置、種子的播撒與土地管理等內容的探究,為當地人民提供優異的種植技術與實踐數據,以供參考。
[關鍵詞]安徽省潁上縣關屯鄉 水稻旱育秧栽培模式 品質的選擇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3—0055—01
水稻旱育秧栽培模式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詳細掌控每一步驟。這種栽培技術主要利用旱育秧技術,通過水稻苗期所具備的耐旱性這一特性,在當地,選擇土壤較為肥沃而深厚的苗床進行相關技術的實踐。
1種子的選擇
安徽省潁上縣關屯鄉具有較為肥沃的土地,非常適宜進行各類農業產品的種植,而對于水稻的種植,首先需要進行種子的選擇,經過多次實踐,包括天協1號、天協6號、兩優華6號、豐兩優1號與4號水稻種植效果最為明顯。
2苗床的條件
水稻旱育秧栽培模式選擇苗床的條件應當包括肥沃而平整的土壤、接近水源且便于排水的條件、避風向陽、土質為酸性至中性的旱地等。在秧田的位置確定后,就需要進行苗床的整理,將其構建成育苗基地,不允許水旱輪作。
3苗床的修整
潁上縣關屯鄉位于沿淮地區,需要在播種開始前半個月內進行苗場的修整,時間通常在4月上旬的范圍內進行。針對已經在冬季與春季進行過培育的苗床進行翻耕耙碎,作業時,土地需保持較為干燥的條件。通常,苗床的畦面寬需保持在1.4—1.5m的范圍內,畦溝寬需保持在0.3—004m的范圍內,深150n,畦長長度不能大于15m。在苗場的標準符合要求后,檢查灌水溝是否暢通,即完成全部修整工作。
4種子催芽
種子催芽需要在播種前2—3天內進行。首先進行曬種,用以消滅病菌、增強種子發芽率。利用25%保鮮克2m L加入水中,水量為8—10kg,種子數量在4—5kg之內,旱育秧栽培模式所需要的種子需浸泡至破胸開芽,時間大約為一天左右,取出后進行播種。
5播種
在進行水稻旱育秧栽培技術中的培育適齡壯秧時,最為重要的就是確定播種期。通常播種時,溫度需保持在10—13℃之間,為最佳水稻育秧溫度。但培育出優質而高產的水稻還需要綜合多方面內容進行考慮,包括氣候、耕作技術、種子特性等內容,借此確定育秧最為合適的播種期。時間的計算方法可依照所選水稻品種獨有的生育期,并將水稻抽穗與灌漿時間控制在天氣情況最為良好的日期內即可,確保抽穗期的溫度保持在25—27℃之間,灌漿時間氣溫在22—250℃之間,防止水稻抽穗揚花期遭遇溫度在30℃以上的情況。當地水稻的最佳播種期通常處于4月底到5月初之間,秧齡在30—34天之內,水稻抽穗揚花期需要保持在8月中下旬左右。在進行播種時,每平方米土地都需利用2.5g敵克松混合1.5kg的水,進行噴霧消毒作業。確保苗床澆足底墑,可保障一播達到全苗的目的,同時,需反復澆水,使其達到外滲狀態。播種量依照先稀后補的方式進行,綜合秧齡進行考慮,常用的種子品種的播種量需保持在45—60kg/hm2,雜交稻播種量則保持在15kg/hm2,并利用以催過芽的種子依照確認好的播種量,進行均勻的播種,完成后進行壓谷作業,再加上未使用過化學肥料的細土,細土需進行過濾后方可使用,厚度保持在1.0—1.60cm,無漏籽即達到要求標準,全部播種完成后通過薄膜與稻草進行覆蓋。
6肥料的配置與播撒
在秋收后10月上旬,需要進行苗床的施肥培養,利用碎稻草、糠殼與菜子殼等含有豐富有機物30000—45000kg/hm2,腐熟的農家肥為30000kg/hm2、過磷酸鈣為750kg/hm2。上述內容需要通過分次投入的方式,累計達到15—20cm的耕作厚度,并確保土壤含有足夠的水分用于腐熟。若秋天沒有進行培養,則需要在春天進行培養,可使用冬前儲存的肥料、腐熟的糞便等,投入時間在春季播種前一個月左右,投入量根據冬季標準即可。這種方式連續進行2—3年,即可構成海綿狀含有較強營養的苗床,之后進行有機肥的投入量可不斷降低。依照水稻種類,其秧齡需要與苗床和大田具有相同的比例,比例通常情況下保持1:15—1:20即可。
7秧田管理
秧田的管理主要包括水稻播種開始至出苗結束這一期間,其主要目的是確保田地的保溫保濕,使其快速而整齊的出芽。播種結束時需要搭塑料棚使其覆蓋苗床。安徽省潁上縣關屯鄉進行晚稻育秧的過程中無需進行保溫,旱育秧田需要搭塑料棚覆蓋,確保出苗時保濕作用與出苗后防水作用,保障水稻秧苗期都處于人為的掌控之中,使其更好的在旱地條件中健康成長。下雨后需要快速排除田溝積水,不允許令雨水流進苗床之中,導致苗場水分含量過多,導致秧苗徒長。苗期時,需要確保旱育,不可進行水旱交替,確保旱秧移栽大田后可以快速生長。經過催芽后的種子通常在播種后6—7天即可完整出芽。
8總結
水稻旱育秧栽培模式所培養出的秧苗較為矮壯,根系具備很強的活性,整體抗寒性較好。插秧后具有起發快、分蘗旺盛、成穗率較好,其穗粒數量較為多飽滿,可有效提升當地水稻總產值與經濟效益,為生產者們提供更好的種植技術與致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