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哲楠 梁英 孫國臣
[摘要]昌圖縣2011-2015年連續5年開展了玉米螟綠色防控技術,該文介紹玉米螟發生情況技術措施及效果調查等方面的內容,為玉米螟綠色防控技術的繼續實施提供參考。
[關鍵詞]玉米螟 綠色防控 白僵菌 赤眼蜂
[中圖分類號]S 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3—0062—01
玉米是我縣主栽作物,近年種植面積在360萬畝左右,2011-2015年玉米平均產量45億斤左右,占全縣糧食產量的85%以上。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戰略部署,進一步支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強化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生物防控能力建設,最大程度的降低病蟲災害給農業生產帶來的損失,確保全縣糧食穩產、增產和質量安全,確立了以綠色防控為主線的防治玉米螟策略,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1玉米螟發生情況
玉米螟是我縣玉米生產中的主要害蟲,給我縣玉米生產造成嚴重損失,據不完全統計,玉米螟一般年份造成產量損失7%,損失玉米3.15億斤,嚴重發生年份造成產量損失20%以上,損失玉米9億斤,已對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2技術措施
以保障玉米生產安全及產品質量為核心,以玉米螟生物防治技術為支撐,結合我縣實際情況,針對1代玉米螟,我縣采取菌、蜂結合技術,即田外白僵菌封垛控制越冬代玉米螟成蟲,田間釋放赤眼蜂防治1代玉米螟技術模式。2011-2015年全縣39個鎮(場采取整健制、全覆蓋推進玉米螟綠色防控技術,5年項目實施區域面積共計1801.6萬畝。
2.1田外白僵菌封垛技術防治越冬代玉米螟技術
2.1.1白僵菌封垛時間。昌圖縣處于玉米螟發生的2代區,越冬幼蟲一般在5月下旬開始化蛹。玉米螟幼蟲的發育起點溫度是12.4℃,化蛹的起點溫度是14.2℃,保證在玉米螟化蛹前15-20天完成全縣封垛任務。根據近五年的氣象預報顯示,全縣封垛時間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2.1.2白僵菌封垛方法。稱取白僵菌粉(每克含孢子量100億以上)0.5公斤,兌水50公斤。菌液配制時,先將菌粉加入5公斤水充分攪拌,制成母液,再加入45公斤水配制成標準菌液。噴施時,按每垛12.5公斤菌液,每平方米一點進行噴霧,噴霧取點方法是根據越冬幼蟲醒蟄生從稈內爬出尋水,由垛上向垛下、由垛內向垛外的活動規律,噴霧時秸稈垛中、下部取點密度適當加大。噴霧深度以30-50厘米為宜,最后再將整個秸稈垛外部噴施一遍。
為保證防治效果,封垛時秸稈垛要噴勻、噴透,做到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垛。由于白僵菌對家蠶、柞蠶染病力強,蠶區切勿使用。由于人體接觸白僵菌粉過多,會產生過敏性反應,施用時注意皮膚保護,如帶上口罩、手套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2.2田間人工釋放赤眼蜂防治1代玉米螟技術
2.2.1釋放赤眼蜂時間。當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達15-30%時,后推10天左右為玉米螟田間落卯始期,結合玉米螟落卵量調查,當累計百株卵量達1-2塊時,或黑光燈同時誘到雄、雌蛾2天后為第一次放蜂適期。根據我縣過去五年的測報統計,第一次放蜂時間為6月中下旬,第二次放蜂時間與第一次間隔約6-7天。
2.2.2釋放赤眼蜂數量。每次放蜂數量為每畝1萬頭,分2次投放,放蜂總量為每畝2萬頭。
2.2.3放蜂點的選擇。從地邊數15壟即為第一個放蜂壟,然后再往里走15步即為第一個放蜂點,每隔30壟為一放蜂壟,每走30步為一放蜂點。按成年人正常身高計算,每步約50-60公分。
2.2.4別至蜂卡方法。在放蜂點,選取一株長勢較好的玉米,將植株的中上部葉片向下卷成圓筒狀,用木質牙簽(切勿使用大頭針和竹制牙簽)將卯面朝外的蜂卡別在圓筒內,以防止被風刮掉和被露水沖淋。
3效果調查
3.1白僵菌封垛效果調查
封垛后20-30天,對項目實施區域進行白僵菌封垛效果調查,五年平均白僵菌封垛僵蟲率達65%以上,防治效果顯著。
3.2田間釋放赤眼蜂效果調查
在秋收前15-20天,對項目實施區域進行防效調查及田間測產,五年平均釋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總體防效達70%以上,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2011-2015年平均每畝挽回玉米產量損失83.4斤,全縣共計挽回玉米產量損失約15億斤,挽回經濟損失約15億元,共計減少化學殺蟲劑182.5噸以上(有效含量)。同時通過玉米螟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應用,顛覆了傳統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利益的病蟲害防治模式,農民的環保意識增強了,玉米的商品等級有了保障,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4經驗總結
4.1領導高度重視,建立健全制度
為保證項目順利實施,突出政府主導作用,強化屬地管理和行政推動,縣政府把玉米螟綠色防控工作納入到農業農村重點工作中,各級領導干部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任務,積極配合縣農發局和植保站的工作,縣、鎮(場)和村之間層層簽訂責任書,建立嚴格的責任制,一級抓一級,級級抓落實,保證人員到位,保證防控資金及時、足額到位。
4.2全縣積極動員,保證經費到位
玉米螟綠色防控項目本著“誰受益誰出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則,采取農戶自籌為主、政府補貼為輔的方式,積極籌集防螟資金,保證政府統一采購防螟所用蜂卡和白僵菌粉的資金及時到位。
4.3加大宣培力度,增強全民認識
一方面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包括玉米螟綠色防控的相關知識,另一方面結合陽光工程培訓及3.15農資打假活動,向農民發放宣傳資料,讓全縣廣大農民家喻戶曉,為病蟲害防控工作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并通過開展宣傳培訓班,積極帶動全縣農民都參加到玉米螟綠色防控工作中來,把防控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
4.4改進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在白僵菌封垛過程中,由以往的背負式小型噴霧器改為由改裝的大型機動車進行噴霧,大大提高了封垛效率和質量。改良白僵菌的生產工藝,改變顆粒劑為更先進的溶解性更好的可濕性粉劑,不僅節省了時間,還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
4.5組織專業隊伍,確保防螟效果
以村組為單位,組建專業化統防統治隊伍,按照玉米螟綠色防控技術操作規程,做到“六統一”,即統一組織,統一技術,統一時間,統一物資,統一操作,統一驗收,有效解決了一家一戶分散防螟效果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