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韜
[摘要]景觀生態學所針對和研究的范圍較大,它是由多個不一樣的生態系統所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它是傳統園林生態學的一個自然延伸。目前,景觀生態學的理論貫穿于“海綿城市”這一熱門課題研究,成為生物生態學和人類生態學的橋梁,成為環球生態學的重要一環。
[關鍵詞]景觀生態學 生態園林 海綿城市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3—0129—01
1前言
景觀生態學主要研究的對象景觀的空間結構和形式特征對生物活動與人類活動影響的科學,它衍生于生態學。“景觀生態”這一概念,是由景觀學和生態學兩門學科的交叉以及交流從而發展。基于生態學的研究,景觀被定義為兩種形式,強調物質、能量、信息交換的是狹義形式;廣義則強調生態系統的研究,并對于景觀的空間格局、優化結構、合理利用和保護。
2
中國現階段的景觀生態學發展
近20多年以來,景觀生態學在我國得到保護和重視,我國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和層第都對景觀生態進行探討和研究,如王仰鱗提出了景觀生態分類的理論方法,肖篤寧等,現代城市的生態性,決定著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學者對在生態保護區概念和分類研究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景觀規劃的探討有所深化,對景觀生態結構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關系的研究等。而我國學者李曉文等剛則是探討了景觀多樣性與各種多樣性和各層次生物多樣性之間的相互關系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景觀規劃。
3“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研究
現代城市化速度越來越快,也由于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不斷凸顯,水資源問題一直只是全人類一個最重要的“生命威脅”,目前,針對水資源問題,人類需要一個相對完善和綜合性的方案。針對于此,“海綿城市”是一個絕佳的辦法,處理水和生態環境問題。
“海綿城市”理論的提出是針對現階段城市所出現的一系列生態問題和水資源問題,它具有“彈性”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
3.1雨水花園
雨水花園的概念,最早由美國馬里蘭州的雨洪專家在1990年提出。雨水花園作為海綿的城市的主力軍,擁有“海綿城市的“小氣孔”之稱。“雨水花園”如同海綿中的小氣孔,單個拎出來作用不大,組合在一起,就能發揮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在海綿城市中,雨水花園就是小小海綿,多個小小海綿遍布城市各個角落,最終實現海綿城市。
3.1.1雨水花園的功能性
雨水花園的主要功能在于它能模仿自然界對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的形式,它通過植物和其它形式收集和“凈化”雨水,通過植物和其它形式的綜合作用讓雨水進行“凈化”,最終讓凈化過的雨水成為地下水的補給和城市用水。是一種新型綠地形式。
3.1.2雨水花園的植物選擇
雨水花園中的植物選擇也有講究。既要能有效雨水收集和凈化系統,又要實現美觀環境,所以植物的選擇要具有去污性兼顧觀賞性。優先選用本土植物,適當搭配外來物種;根系發達、莖葉繁茂、凈化力強;耐澇抗旱,全能衛士,抗污染、抗蟲害、抗病毒,抗凍、抗熱的全能衛士。
3.2海綿城市建設的必要性
建設海綿城市,能給城市帶來許多益處。由于我國的城市發展和建設模式比較傳統,依賴于“灰色設施”來組織排放徑流雨水,設施的老化和更新過慢經常導致許多大問題。而海綿城市的方式則是強調利用植物、以及其他綠地來進行組織排放徑流雨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這一形式就是能夠像海綿一樣吸水的城市。這樣的城市,能夠最大程度地留住雨水。就目前全球的水資源問題,海綿城市是一個比較完整性的解決辦法,因此建設海綿城市系統是一個必要的。2015年4月2日,多個城市已經成為試點城市。
4景觀生態學研究展望
從80年代景觀生態學在中國的研究與運用得到發展,就我國目前情況來看,在其方法和理論的研究日趨成熟,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由于景觀生態學在我國的研究起步較晚,因此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加以改善和提高,應該注重實用性、廣泛性和集中性的研究。
景觀生態學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還存在許多需要加以解決的問題。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景觀生態學事業有一個更加高層次的提升。
5結語
當下,全球生態系統受到了嚴重的沖擊,人們的環保意識得到加強,因此,海綿城市建設的理論與技術更加受到人們的青睞,更是成為受人重視的理論。相比之下,我國現階段的海綿城市建設還處于摸索,技術和規劃應當更加注重去研究,同樣,在設計、規劃、銜接、方面的問題,我國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進行摸索,積極探索,才能更好的建設“海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