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偉 高騰波
[摘要]牛養殖產業的發展,顯著提高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農民群眾實現了發家致富。最近幾年,牛規模化飼養技術不斷應用發展,牛的飼養密度和數量不斷提升,這就給牛飼養管理工作帶來的巨大的挑戰,一旦飼養管理技術不到家將會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飼養管理存在的問題,會導致牛飼養應激因素增多,牛各種疾病就會趁機侵入,因此,在牛飼養過程中一定要做好牛飼養管理工作和疾病防治工作。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就牛飼養管理要點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牛常見疾病防治措施,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促進牛飼養質量提升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牛 飼養管理 疾病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3—0237—01
牛飼養過程中,做好飼養管理工作對提高飼養經濟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進入新世紀,隨著我國畜牧養殖業向著現代化方向發展,畜牧養殖逐漸實現了規模化和集約化,養殖場的動物數量不斷增多,這個時期如果飼養管理工作不到家,就會導致牛抵抗外界環境的能力下降,各種病源微生物侵入牛身體內,造成疾病流行和傳播,因此,做好牛飼養管理工作對預防各種疾病發生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
1牛飼養管理技術要點分析
1.1斷奶犢牛的飼養管理
斷奶的犢牛由于在生理上和飼養環境方面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必須做到精心照顧管理,保證其能夠盡快適應以飼料飼喂為主的飼養方式。犢牛出生三個月后,逐漸增加犢牛的采食量,控制好精飼料的投喂量,每頭犢牛每天不應該超過中2公斤。讓犢牛多采食青粗飼料,以便更好的促進其向著乳用體型發展。三個月以內犢牛每天投喂精飼料2公斤,干草1.4公斤或者青貯飼料5公斤。五個月以內投喂精飼料2公斤,優質干草2.1公斤或者青貯飼料10公斤。
1.2 12個月以內育成牛的飼養管理
12月以內的育成牛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應該做好分群工作,每組年輕的小母牛10-20頭,相同小組之間的母牛體重差別不應該超過70公斤。在日常飼喂管理過程中仔細觀察記錄母牛的采食量,因為這個時期的體重大小會影響到將來的生產能力。及時監測小母牛的身高、體重和膘情,科學合理的飼喂。保證這個時期體重增加到280-300公斤,每天投喂精飼料2-2.5公斤左右,青貯飼料10-15公斤。
1.3 13-17個月育成牛的飼養管理
出生13個月以上的牛瘤胃已經具備充分的消化功能,這個年齡段的年輕牛主要根據方便發情配種進行科學分群,這個時期牛體重變化最大不應該超過130公斤。這個階段單一投喂中高質量的粗飼料也可以滿足牛正常的生長需求。在飼養管理過程中,應該減少高能量精飼料的投喂量,因為過量的營養物質可能會導致牛膘情增加,不利于后期的配種和受孕。這個時期牛的體重達到400-420公斤。每天投喂精飼料3-3.5公斤,投喂青貯飼料15-20公斤。
1.4妊娠母牛的飼養管理
母牛第一次妊娠懷孕之后,必須記錄這一時期年輕母牛的采食量和生長速度,以便在分娩時獲得理想的體重和體況。母牛分娩前兩個月應該逐漸調整飼料計劃,將分娩后的精飼料比例作為這個時期的投喂量,為年輕母牛分娩做好充分準備。保證母牛獲取充足的干物質,這樣才能保證分娩時膘情適當。在母牛配種過程中,過瘦或者過肥的年輕母牛都不容易受孕,同時在分娩之后還容易產生生殖系統疾病。因此,一定要控制好母牛的膘情。在分娩時期,母牛的體重應該控制在500-520公斤左右,每天投喂精飼料3-3.5公斤,粗飼料15-20公斤,干草2.5-3公斤。此外,還要做好產房的保暖工作,避免應激造成犢牛出現腹瀉,提高犢牛的成活率,為母牛下一次發情奠定堅實基礎。
2做好牛常見疾病的防治工作
2.1牛常傳染性疾病的防治
牛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有結核病、布魯士桿菌和口蹄疫等疾病。防治這些疾病應該做好日常消毒清潔工作,提高牛的免疫力。首先,結核病的防治。防治結合桿菌主要需要做好定期檢疫工作。每年春秋兩季用結核病菌結合臨床診斷檢查進行檢疫,發病病牛及時隔離治療。定期消毒,每次發現陽性病牛和疑似病牛都應該進行一次全面的消毒。發現病牛之后可以選擇使用鏈霉素、異煙肼(雷米封)、對氨基米楊酸鈉治療,但是該種疾病還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治療成本較高,一般發現及時淘汰處理;其次,布魯氏桿菌病。該種疾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疾病,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物能夠根治。在日常飼養過程應該做好免疫接種工作,定期對飼養場進行清潔和消毒,避免貓科動物進入養殖場。在治療過程中可以選擇使用四環素、鏈霉素、卡那霉索、合霉素、慶大霉索、丁胺卡那霉索等進行輔助治療,一般發現患病及時淘汰處理.最后,牛口蹄疫。一旦發病,可以選擇使用食鹽水或0.1%高錳酸鉀液清洗,后涂以1%-2%明礬溶液或碘甘油,也可涂撒中藥冰硼散(冰片15克,硼砂150克,芒硝150克,共研為細末)于口腔病變處。蹄部病變可先用3%來蘇兒清洗,后涂擦龍膽紫溶液、碘甘油、青霉素軟膏等,用繃帶包扎。
2.2牛普通疾病防治
牛普通疾病主要有胃部疾病、乳腺炎等疾病。做好這些疾病的防治工作,重點是要做好飼養管理。按照牛不同的生長階段給予合適的營養物質,保證飲水和飼料干凈無污染。犢牛飼料供給應該做好定時定量,保證犢牛正常吃上乳汁。做好斷奶工作,并保證斷奶循序漸進的進行,避免造成應激。哺乳期母牛一定關注其子宮的變化,適時配種,控制好妊娠母牛的膘情,科學飼料投喂。正常擠奶,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定期檢測母牛的乳房發炎情況,如果出現炎癥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