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梅
[中圖分類號]F3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3—0253—01
1基本情況
1.1畜產品生產情況。據2014年度統計,鄂前旗年屠宰出售和自食的肉豬頭數53078口、肉用牛17601頭、肉用羊568872只。肉類總產量18445噸,同比增長1.96%,其中潴肉4012噸,牛肉2783噸,羊肉11589噸。出售肉類產量16810噸,同比減少1.91%,其中:豬肉3611噸,牛肉2504噸,羊肉10545噸,禽類150噸。年奶產量8729噸,以當地供應為主。年產山羊毛518噸,綿羊毛1250噸,山羊絨240噸,牛皮11962張,綿羊皮31萬張,山羊皮259839張;絨毛皮張主要銷往寧夏靈武和河北地區。出欄育肥牛20000頭,同比增長33.3%;出欄育肥羊220000只,同比增長10%。
1.2畜產品銷售情況。鄂前旗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畜牧業旗,受飼養技術限制,牲畜總量小;受放牧傳統影響,出欄季節集中;受加工落后影響,牲畜出欄主要還是以活畜交易為主。通過三段地、城川鎮、布拉格社區及臨近的陜西白泥井、檸條梁鎮活畜交易市場銷售,其中僅三段地交易市場年交易量達60萬只羊,布拉格和城川活畜交易市場交易量為20萬只羊左右。鄂前旗已經成為寧夏畜產品市場的主要原料供應基地,由于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畜產品價格整體低糜,羊肉價格較常年同期下滑10—20%左右,山羯羊肉26-28元/斤,山母羊肉18-20元/斤,綿竭羊肉18-20元/斤,綿母羊肉14-16元/斤;活畜價格較往年同期下滑30%左右。而畜產品經營成本基本與往年持平,且略有增長。
1.3畜產品加工情況。鄂前旗共有農牧業合作社209家,正常運作的部分合作社僅局限在蒙古族傳統風干肉加工制作上,利用傳統的風干肉加工技術和當地的氣候優勢,在冬季將牛羊肉進行分割、風干后主要是在旗內銷售,少部分銷往鄂爾多斯、呼和浩特等地區。鄂前旗目前僅有一家建于80年代的屠宰場運行,僅能提供簡陋廠地,管理極差。鄂爾多斯市恒科農牧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年屠宰加工30萬只羊、10萬頭牛的肉食品加工基地處于試運營階段,而蒙力、熹里和二道川供銷合作社的屠宰加工企業,目前正處在建設階段,短時期內還不能承擔起畜產品加工流通作用。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能起到引領帶動的農畜產品加工企業數量少、實力弱,作用發揮不夠,產業鏈條延伸不足,產品加工轉化率極低、附加值不高,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對農牧民增收后勁不強。
2.2現代經營理念推進力度緩慢,沒有充分依靠鄂托克前旗獨特的生態、環境、資源優勢,沒有得到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認證,使得地方優勢特色產業沒有成為發展優勢,沒有解決農牧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
2.3相關企業、農牧業合作社與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不夠健全,缺乏農畜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使得農牧民不能及時、準確、有效的掌握產品的銷售信息,導致農牧民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出現信息不對稱、農畜產品進入市場難,運銷環節多、成本高等問題。
2.4農牧業產業項目協調帶動、引領示范作用發揮不充分,一些有項目的戶子,由于發展生產的能力、后勁不足,不能充分發揮項目的應有作用去推動現代農牧業發展,還有的戶子通過項目,實現了現代農牧業規模化經營、產業化發展,但沒有幫扶帶動周邊農牧民去發展生產。
3建議
3.1統籌謀劃,注重分析預測。旗委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結合鄂托克前旗現代農牧業發展現狀,高度重視、認真研究現代農牧業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注重綠色農牧業基地建設的同時,強化龍頭企業培育,發展市場化、標準化、品牌化農牧業;引導和支持農牧民走商品化發展模式,積極調整農牧業產業結構,加快推進綠色有機農牧業、旅游休閑農牧業、特色農牧業發展,有序推進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和市場貿易等產業融合發展;
3.2不斷培育壯大農牧業龍頭企業。圍繞肉羊、肉牛等主導產業,制訂出臺相關扶持政策,重點扶持自身能力強、誠信度高、帶動能力好的農牧業企業,建立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農牧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依托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提升附加值,提高產品的精深加工能力、轉化增值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
3.3積極培育名優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對于龍頭企業品牌開發、名牌創建等給予政策傾斜,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畜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畜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培育更多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建立健全農畜產品追溯體系,加強產品檢測檢驗,切實保護好原產地品牌聲譽;要充分依靠銀川穆斯林清真食品原料輸出地的市場區位優勢,認真研究市場需求,形成上聯市場、下聯農牧民,集加工、采購、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為一體的銷售格局,積極打通鄂托克前旗綠色有機農畜產品銷往銀川市場的渠道,不斷促進產品效益最大化,切實提高農牧民收入水平。
3.4健全信息服務體系,強化科技人才支撐。借助草原英才這一平臺,建立健全農牧業科技服務體系,加強科技創新,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和應用,強化現代農牧業的科技支撐,促進鄂托克前旗農牧業精細化耕作、規模化經營加快引進和培養一批現代農牧業科技人才,有效指導農牧民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推進現代農牧業發展,加強嘎查村本土實用人才的培養,為現代農牧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國將鮮洋蔥搗爛后混于飼料中,充分拌勻,連喂2~4天。治愈率在83%以上。洋蔥富含鈣、鐵、蛋白質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和配糖體,能殺滅或抑制多種病菌。
圓將大豆裝進熱的鮮豬苦膽中,置于陰涼處晾干。當雛雞發生白痢時,取出大豆研成細末拌在飼料里,每天喂3次,每次用1粒,效果良好。
雞白痢病在雞群的養殖過程中,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普通禽病,但由于它范圍廣,一直困擾養殖戶,因此在養雞生產和禽病防治的臨床實踐過程中,應該加大對該病的預防與防治措施,杜絕因該病造成雞的死亡,為養殖戶帶來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