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娟
摘要:作為優美的肢體藝術的舞蹈,不但可以對肢體協調性提高,還可以有效的提升個人氣質。在我國加強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少兒舞蹈逐漸被學校、家長以及社會所重視,少兒舞蹈對少兒整體素質的提高有幫助作用。本文以民族舞教學為例,闡述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少兒舞蹈;教學;特點;措施
一、引言
傳統的應試教育背景下家長和學生多以追求高分為目的,從而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逐漸忽視。而藝術教育是以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高素質人才為宗旨,又隨著近些年國家對素質教育的推行,許多家長開始從對學生文理科分數的重視逐漸轉變到對學生藝術類學科的重視。近些年,我國在舞蹈行業上發展也相當迅速,為許多喜歡舞蹈并想在舞蹈方面能夠有長遠發展的學生提供了很多舞蹈學習機會,通過參加專業舞蹈教學的指導和訓練很多學生完成了他們考級和進入好大學的夢想。通過學習舞蹈,不但可以使少兒學習到舞蹈的專業知識,使其身心都得到很大的進步和發展。同時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并增強自信心。但是,少兒舞蹈教學在有成功的同時也存在著不足。
二、少兒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
1.體能訓練和舞蹈技術教學不到位
學習舞蹈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和協調的能力。我國的少兒舞蹈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措施為對學生體能訓練和技術教學。少兒時期屬于身體的發育初期,身體骨骼和韌帶都沒有發育完全,因此適當的參加體能訓練對少兒的身體健康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因為體能訓練對身體的柔韌性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在進行體能訓練前可先進行身體柔韌度的訓練。在舞蹈的教學中,有些舞蹈教師因為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知識不足,學生在進行柔韌度訓練中因為保護措施不到位導致學生受傷的現象發生。輕的造成韌帶拉傷,嚴重的甚至會造成癱瘓。除此之外,在少兒舞蹈教學中使用技術進行教學效果不明顯。大部分進行舞蹈教學的機構多追求舞蹈學完后的表演,不重視舞蹈技術教學對少兒學習舞蹈的幫助作用。還有寫教師認為少兒的理解能力還不到位但是某方能力很強,所以在對少兒進行舞蹈教學時,只重視傳授學生可進行模仿的舞蹈動作,從而導致少兒對舞蹈技術的認識不深刻。
2.舞蹈教學中理論知識缺乏
如果認為舞蹈教育知識簡單的對學生進行體能和身體素質的訓練,那就太片面了。舞蹈教育首先要讓學生對舞蹈的基礎知識和概念進行了解并深入學習,這樣才能使少兒們在進行技術訓練過程中利用舞蹈理論知識進行自我調整并得到提高。目前,在我國的少兒舞蹈教學中,舞蹈教育機構教師對少兒舞蹈理論知識的傳授并不重視。一方面是因為舞蹈教師認為少兒現階段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有限,加上他們本身不是舞蹈教育的專業院校對理論知識的傳授不重視;另一方面是由于許多舞蹈教師自身的舞蹈專業素養不高,從而造成了少兒對舞蹈理論知識的缺乏。
3.對保持和培養少兒的舞蹈興趣不重視
舞蹈是一門與音樂結合的優雅的進行身體訓練的藝術課程。在舞蹈的學習過程中,少兒的藝術素質可以得到提高。但是現階段,我國對少兒舞蹈教學的研究程度不足,在保持和培養少兒對舞蹈興趣方面有些力不從心,因此使少兒舞蹈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無法提高。以民族舞教學為例,可以發現少兒在初接觸民族舞時表現出的興趣是非常大的,而且學習態度上也比較積極、自主,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舞蹈動作的了解在學習一段時間后學生們對民族舞的學習興趣明顯降低。在出現這一現象后,舞蹈教師對提升學生興趣的重要性仍得不到重視,對教學方式方法不創新、不調整,以至于導致少兒民族舞教學困難等問題出現。
三、少兒民族舞蹈教學的具體方法分析
1.多種教學方式的靈活運用。少兒大多都陽光朝氣、對新事物有較強的好奇心,且特別容易被引導。教師在對少兒進行民族舞蹈教學過程中可以重點抓住這一特點,逐步進行經驗積累,同時不斷探索其他的教學方法。采用常規教學模式以講、練結合的方式教學,雖然可以使少兒對初次接觸到的動作、知識能夠有效的記憶,但是常規的教學模式比較枯燥,少兒本身自制力比較差,很容易疲憊,因此特別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的心理。所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少兒民族舞蹈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遇到此種情況后便轉換教學模式,促使少兒學習民族舞蹈的興趣提升進而主動的去學習。
2.將文化教育和舞蹈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民族舞蹈可以看作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民族舞蹈的教學傳授的不僅僅是舞蹈技術,舞蹈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更加應該傳承給少兒學生,進而使整個民族文化得以傳承。長期而單調的舞蹈動作練習很容易使少兒感覺疲倦,此時可以適當的進行文化教育與舞蹈教學的穿插教學,比如,對少兒講述關于民族舞蹈所包含的文化寓意、內涵以及相關的傳說和故事等。文化教育和舞蹈教學的結合,不但使孩子學習到了舞蹈技術,同時還陶冶了情操、傳承了民族文化,使孩子的思想道德修養得到提高。為以后德藝雙馨舞蹈藝術家的培養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