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柏
摘要:本文從韓國光復后,跆拳道的發展演變史入手,梳理跆拳道近現代發展的時代背景,解析近現代跆拳道發展歷程。
關鍵詞:跆拳道;興起;時代背景
一、第一至二共和國時代(光復-1962年)
1945年8月15日韓國光復,總共36年日本侵略時期結束。韓國開始建立明主國家,經濟、社會、政治、文化開始獨立發展。1948年7月17日韓國政府設立了文教部,主管教育、科學、技術、藝術、文化和體育。1948年8月15日韓國政府正式成立,11月4日,韓國體育組織開始與政府機構相關聯并受政府管理。
光復后五年間,通過體育人們的努力,開創獨特的體育文化時,韓國戰爭硝煙驟起,各種競技場所、設備、體育基礎遭受破壞。1964年前跆拳道步入五大道館的時代(青道館、武德館、演武館、創武館、松武館)。
1944年至1950年初開設的跆拳道館是跆拳道運動推廣的開始,當時的跆拳道規則是和日本的空手道幾乎沒有差異的,因為受到空手道規則的影響,所以比賽遵循點到為止(寸止方式),到了1950年跆拳道教練們開始著手跆拳道本土化改造,但是只改變了外形,事實上和空手道并無很大差異。
二、第三至第四共和國時代(1963~1980)
1961年5月16日,軍事政變,1962年9月12日按照憲法進行了國民投票,第三任共和政府上臺。此時體育振興政策開始變得可視化。
1982年大韓跆水道協會加入大韓體育會,當時的跆拳道競技規則于1962年11月3日制定,同年就進行了比賽規定的實驗,此時的國民生活水平和福利政策不足,選手用薄布親自制作道服,而且擊打方式、規定與現代跆拳道比賽方式完全不同。
20世紀70年代初的韓國國內跆拳道局勢是統合派系。中央道場國際院建立,技術和理論整備、統一,試圖改善跆拳道比賽規則,解決國內跆拳道存在的問題,同時探索世界化發展。1973年5月25日舉行第一屆世界跆拳道錦標賽。20世紀70年代初的跆拳道比賽模樣與1960年進軍世界的跆拳道不同,出現了多種變化,跆拳道的外表確立了新的面貌。
跆拳道通過比賽最重要的變化是,手技術中心轉變為踢腿技術中心,型或鍛煉為主的修煉方式變為人與人進行修煉較量,在這樣練習方法的轉換、變化中,腿法技術取得了長足發展,并出現了以腿法為主的發展方向。
1964年跆拳道被列入韓國全國運動會的正式項目,是轉換、轉變的不斷發展時期,過程當中逐漸產生了大量矛盾。金云龍提出流派之間的勢力競爭。在日本修煉的一代和韓國修煉的一代產生了頻繁的摩擦,雙方關于跆拳道競技化方向的設定意見差距巨大,在與日本空手道的競爭中,韓國跆拳道的技術特性出現。
1966年,在漢城正式成立了第一個國際組織一國際跆拳道聯盟(ITF),崔泓熙將軍被選為總裁。1972年由于與韓國總統政見不合,崔將軍離開韓國流亡加拿大,ITF總部遷移到加拿大的多倫多。此時韓國政府需要建立一個新的以韓國為中心的跆拳道國際組織,于是世界跆拳道聯合會(WTF),1973年5月在漢城首爾成立,金云成當選為主席。
1974年6月第2屆海外派遣師范選拔大賽舉行。第2、第3屆世界跆拳道錦標賽的舉辦,在努力完善、統一比賽規則的同時,向海外派遣師范推廣、傳播跆拳道,推進世界化進程。1975年10月在第9屆國際競技聯盟(GAIF)中,跆拳道成為新加入了會員,為跆拳道在國際舞臺上擴大勢力,奠定了基礎。
三、第五至第六共和國時代(1981-1992年)
在第5共和國成立時期,政府為積極推進體育,樹立政策而努力。1980年7月17日,國際奧委會(ioc)世界跆拳道聯盟正式批準,成為跆拳道世界化推廣、發展的踏板。
1987年創立了跆拳道學會,1988年11月跆拳道宗主國召開第1次學術發表會,提出的科學理論,為跆拳道世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另外,為紀念跆拳道世界奧運會示范項目,并成為奧運會正式項目,跆拳道教育用錄像,制造了韓語和英語版的宣傳教學資料。為國內外跆拳道普及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跆拳道用具的科學化急流勇進,墊子、頭部護具、身體護具等選手們的保護裝備義務性地開發了。
大韓柔道大學(現龍仁大學)和慶熙大學跆拳道系,跆拳道專業的設立推進了教育化進程。1987年創立的跆拳道協會成立,跆拳道加深科學理論和深奧的哲學的結合,提出了合理的世界級跆拳道的指導方法,衍生出公認的的規則和安全保護措施、裝備。世界共同進行跆拳道的力學、生理學、心理學等的分析,研究跆拳道運動功能效果及心理效果。
四、文明、國民、李明博政府時代(1993-2008年)
1994年9月4日,第103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總會上一致通過跆拳道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隨著對跆拳道關心的日益提高,1999年國防部提出跆拳道和健身操結合的跆拳道搏擊操進入,陸、海、空軍官兵普及,至2000年1月開始正式實施。
2000年代,隨著跆拳道進入世界比賽項目,因此國內的的裁判判罰公正性上開始出現風波。全國體育大會上獲得獎牌的地區人數增加,最終選拔國家隊2001年大賽判定造假嫌疑等被揭穿,大韓跆拳道協會通過透明的過程及嶄新的人事調整,執行部干部及主要人事重組,制定法律、道德約束、進行臨時選手選拔制度。人事編制偏重于志向(打破血緣、地緣),辭職處理及通報正式面向社會發布。為了跆拳道比賽的公正性,裁判的判罰進一步科學化、系統化運行。
2004年跆拳道公園在全羅北道茂朱郡建立,成為了世界跆拳道的中心。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獲得2金、2銅。大韓跆拳道協會借助文大成獲得奧運會跆拳道項目金牌的影響,大力宣傳、推廣韓國跆拳道,并展開營銷。
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獲得了13枚金牌中的4枚。完成了包攬4個級別金牌的壯舉。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開始使用電子護具、錄像審議,申訴。
時至今日韓國跆拳道有關各級部門,仍在積極的研究、創新跆拳道規則、技法與習練方式,各種跆拳道活動也在不斷開發,以完善跆拳道運動的各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