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要:隨著國家森林城市的建設發展,我縣創森工作取得了不小進步。本文敘述了我縣創森工作完成情況,森林建設情況,林業經濟建設情況及創森成效,提出我縣創森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關鍵詞:森林城市,綏中
1.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完成情況
自創森以來,我縣新增有林面積13.26萬公頃,縣域森林覆蓋率達47.97%;新增城區綠化面積152.34公頃,縣域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3.96%,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6.92平方米,街道樹冠覆蓋率達25.9%;城區喬木種植比例達61%,水岸林木綠化率達91.2%;新增道路綠化236公里,道路林木綠化率達90.4%;義務植樹盡責率達91%;分散居住型村莊林木綠化率達15.6%;有古樹名木99株,古樹群一處,古樹名木100%得到保護,其它各項指標達到國家創森標準。2015年我縣完成沿海防護林1800公頃,封山育林2400公頃,千萬畝經濟林7647公頃,青山工程閉坑礦治理18.2公頃,新增加城區綠化3公頃,新增道路綠化93.4公里。
2.森林建設情況
我縣的森林建設以《綏中縣“十二五”林業發展規劃》、《綏中縣青山工程規劃》和《葫蘆島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為主要依據,與市政府提出的生態宜居理念相結合,明確森林建設思路,建設內容包括“森林城市、森林村莊、綠色廊道、青山工程和防護林體系建設”五大工程。
2.1森林城市建設
主要是以城區為重點,建設城市特色“森林公園”、“森林小區”等,構建城市綠網、林網等。一是公園體系建設。建設濱河公園和大臺山公園,面積83.04公頃;二是森林(綠色)小區建設。創森以來,我縣積極開展“森林小區”和“園林小區”創建活動,建成綠色小區3個,面積12公頃。三是街道(道路)景觀建設。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和城區環境改造,對城區主要街道兩側行道樹進行補植補造,完善道路服務體系、提高道路服務質量,我縣的街道樹冠覆蓋率達26%以上。
2.2森林村莊建設
一是綠化示范村和模范村建設。通過“萬村千樹”“萬村萬樹”等活動,采取鄉鎮綠化、庭院綠化、圍村綠化、農田林網建設等手段,使我縣的腰嶺子村等20個村屯被評為省級綠化模范村。優美的人居生態環境,提升了全縣人的生活質量,推動了我縣各鄉鎮村屯建設步伐。創森以來全縣新增綠色村屯建設面積950公頃。二是鄉村道路綠化。結合縣委提出的環境治理三項工程,依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業開發等項目,全縣綠化鄉村道路207公里。
2.3綠色廊道建設
一是大力實施通道綠化建設,推進高速公路,國省干道,鐵路沿線及兩側山體的造林綠化,創森以來,我縣新增道路綠化里程260.8公里;二是開展河流、水庫及周邊區域綠化,突出生態功能,增加生態廊道綠量,構建優良的區域生態系統。
2.4青山工程
青山工程是省政府實施的“青山、綠水、藍天”三大生態工程之一。我縣重點實施了“小開荒”還林、超坡地還林、圍欄封育、閉坑礦生態治理等項工程。自創森以來,我縣完成“小開荒”還林8133公頃,超坡地還林933.3公頃,圍欄封育里程336公里,閉坑礦生態治理48.4公頃。使我縣的森林面積得以增加,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2.5防護林體系建設
一是沿海防護林工程,綏中縣是個沿海城市,是國家第一批沿海防護林工程建設縣,沿海防護林工程一直是我縣林業的重點工程,自創森以來,我縣共完成海防林工程15267公頃;2014年春,我縣對網戶鄉張監村沿海基干林帶地段進行改造,將原病死的樟子松純林段改造成針闊混交林,增加林分的抗逆性,改造面積60公頃。提升了縣域區域對自然環境的防御能力。二是退耕還林工程,自創森以來,我縣共完成退耕還工程22667公頃,增加了我縣的森林面積,提高了我縣的森林覆蓋率。
3.林業經濟建設情況
干鮮果經濟林一直是綏中縣的支撐產業,綏中白梨和綏中核桃是我縣的標志性特產,我縣大力推廣地方名特優品種的種植,同時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和保護。
大力推進生態旅游發展。我縣有九門口長城,三山妙峰森林公園,錐子山森林公園等生態旅游景區,依托生態旅游資源,我縣以春賞花,秋采摘等多種形式開展旅游活動,吸引省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4、創森成效
通過幾年來的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活動,我縣城鄉綠化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森林面積增加,水土流失面積減少,揚塵風沙天氣逐漸減少,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主要河流水質越來越好。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適宜的人居環境吸引了無數投資者和旅游者的眼光,紛紛來綏中進行投資、經商,旅游,帶動我縣經濟的快速增長,群眾收入也明顯提高。全縣人民的生態意識得以增強,文明理念和保護環境意識明顯增強,人人都參與環境保護,從而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5.問題
我縣的“創森”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距“創森”工作的總體目標尚有一定的差距,問題主要是:1、我縣城區綠化水平不夠高,綠化樹種結構單一,配置比例不夠合理,生態效益沒有得到充分發揮。2、創森各項投資資金較少,不能達到較好的創森效果。
6.建議
1、建議省、市創森辦科學組織相關部門進行配合,做到各司其職,保證各項工作能夠穩步推進。
2、建議省、市創森辦對現在的創森成果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鞏固措施,確保創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