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剛
摘要:四站林場位于黑龍江省嫩江縣,地處小興安嶺山脈西坡余脈,分布在固固河、門魯河流域,地勢東高西低,場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樹種繁多,植被豐富。四站林場林業用地面積79370公頃,森林覆蓋率62.5%,林場內以以落葉松、天然喬木樹種、亞喬木樹種等,森林經過多代演替形成了以白樺林、柞樹、椴樹為主的天然次生林。同時,還有多種珍稀野生動物、中草藥植物資源。
關鍵詞:椴樹;生長習性;苗木栽植
椴樹為椴樹科、椴樹屬的植物,也被稱為火繩樹、桐麻、葉上果等,是我國珍貴的重點保護植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經濟樹種之一。主要分布在北溫帶和亞熱帶,國內的黑龍江省、陜西、湖北、江蘇、浙江、云南、廣西、福建的等地均有分布。尤其是在黑龍江省縱貫雞西、雙鴨山兩市的完達山脈及綿亙與密山、虎林、寶清、饒河境內的穆棱河與撓力河之間的那丹哈達拉嶺,分布著最多的椴樹林。椴樹是我國的主要蜜源植物,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商品蜜基地之一,長久以來享有“國家蜜庫”的美譽。因此,椴樹的育苗、生長、營林管理直接影響著相關產業的發展。
1椴樹生長習性
椴樹屬于溫帶樹種,落葉喬木,素有“闊葉紅松”之稱。樹干高挺,樹冠大、樹姿優美,抗煙能力強,樹皮色呈灰色,喜光,耐寒,也較耐陰。根系發達,屬深根性樹種,抗毒能力強,蟲害少。適宜在土層疏松、深厚、肥沃、養分充足且相對濕潤的土壤生長,要有良好暢通的排水條件。其萌芽能力強,生長較快,喜溫涼濕潤的氣候條件,不耐煙塵,不耐鹽漬化土壤,不適宜在水濕沼澤地生長。在山坡、溪旁、谷地均可生長,但在干旱、瘠薄或沼澤化土壤和工礦污染區會出現生長不良。
椴樹具有較高的有經濟價值、食用價值、醫用價值等多種。花是優良蜜源,葉可提取芳香油;枝皮是制做繩索、麻袋、人造棉、火藥導引線等的原材料;樹葉可用來喂豬。椴樹材質白而輕軟,紋理纖細,脹縮力小不變形,為優良的用材樹種,是制造膠合板的主要用材,也是建筑上的重要用材。椴樹花曬干后當茶飲用,具有安神助眠的效果;椴樹蜜比一般蜂蜜含有更多的葡萄糖、果糖、維生素、氨基酸等,具有很好的補血、潤肺、消渴、止咳、促進細胞再生等功效,是蜂蜜中的頂級珍品,也是我國唯一確定過的特等蜂蜜。椴樹還是優良行道樹和庭園綠化樹種。
2育苗技術
2.1選種采種。在30~70年生的樹形好、生長發育迅速的壯齡樹采種,一般種子發芽率可達到80~90%。采種時削枝不宜過多過大,以免影響母樹以后的生長和采種。當種子微變黃褐色時即可采種。采種后去除果柄、苞片、雜質,陰干,日曬,貯藏,貯藏溫度不宜過高,濕度不宜過大。適宜的含水量10%~12%。
2.2選地整地。首選土壤肥沃、地勢平坦、灌排條件良好、病蟲害少、遠離污染源、PH6.0~7.0的沙壤土為宜。將選好的圃地深耕深翻,精細整地,播前施入底肥,然后淺耕細耙,整平或起壟,備播。同時,結合整地可施加適量的殺蟲藥物,以防治地下蟲害。
2.3催芽。椴樹種皮厚,不易吸水,種子含油率高,具有休眠特點,播前要進行催芽處理,否則不易發芽成苗,嚴重時甚至當年不發芽。播前15~20天用溫水浸種3天,然后撈出晾干放入0.5%高錳酸鉀水溶液浸4~5小時后撈出,晾干。將種子貯藏在濕沙層,種沙溫度不宜過高,易保持在3~5℃,每日翻動2次,當40%種子出現裂口露白時即可播種。
2.4播種。播種時既可以采用壟播,也可以采用條播方法。壟寬60cm,壟臺寬30cm,壟高15cm。覆土層不宜過厚,宜在10~15cm。播后鎮壓,澆灌。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濕潤,但避免積水。一般在播種后15~20天70~80%種子會萌芽破土。此時要注意采取措施,避免強日光灼傷幼苗,造成損失。
3管理
3.1科學管理是提高幼苗成活率的關鍵。播種后要適時澆水,使土壤保持濕潤狀態,利于種子發芽。否則易出現土壤板結,影響發芽率。同時,要及時拔除雜草,避免雜草爭搶養分、水分及傳播病蟲害。可用25%除草醚可濕性粉劑500~600克等藥劑,均勻噴施在土壤表面。噴藥后當日不能澆水,可于次日澆水。幼苗萌發破土后,要及時預防日灼和地下蟲害,以免造成缺苗斷壟現象。
3.2間苗定苗。當幼苗高10~15厘米時,要及時間苗定苗,留苗200株/米2左右,定苗后要及時澆水施肥,每次澆水不宜過多,要本著次多量少的原則。定苗2~3天后,用0.5%尿素追肥1次,以促進苗木長勢。另外,要及時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適時中耕,可明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利于根系的養分吸收和轉換。
次年不能移栽的苗木,可再留床生長1年。移栽時要挖大穴,施足底肥。移栽后要澆透水,栽植地最好遠離重污染區。入冬前要澆封凍水,封埯防寒,準備越冬。
總之,椴樹是四站林場內的主要樹種之一,育苗栽植前,充分掌握其生長習性,進行科學育苗栽植,是提高育苗成活率、栽植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從而實現更好地育苗效益、營林效益,為促進全縣林業經濟的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